第45章(第2/2页)

“蔡琰?”刘协微微一愣,将手中的小旗子插在沙盘高山之上,低声道:“叫她进来吧。”

蔡琰垂首,缓步上前。

刘协仍坐在沙盘之后,见她越发瘦了,猜想大约是这几日为蔡邕担惊受怕的缘故,便笑道:“先生瘦了,教朕的姐姐辛苦吧?”

蔡琰忙道:“长公主殿下聪慧率真,臣毫不辛劳。”

刘协微微点头,道:“你要见朕,所为何事?”

蔡琰道:“日前托赖陛下援手,营救家父。臣未能当面致谢,心中不安。今日前来,面谢陛下。”

刘协道:“伯喈(蔡邕字)乃是国之栋梁,朕救他是因为他值得。你不必放在心上。”他看着蔡琰,笑道:“最近可又得了佳作?朕很喜欢先生的诗作。”

蔡琰心中一跳。她与皇帝交往其实不多,但是却很明白皇帝与长公主虽然血脉相通,性情却大不相同。长公主看似精明,实则糊涂,有些大大咧咧,不怎么在意细节。皇帝却恰恰相反,年岁虽小,然而滴水不漏,叫人无法解读。她梦中所得的诗作,长公主殿下会认为是她虚构的故事,皇帝却未必。皇帝大约会以为那诗中所写,乃是她推演的天下大势。

“陛下看过臣所作的《悲愤诗》,”蔡琰轻声道:“臣斗胆,请陛下果决处置凉州军。”

刘协捻着手中小旗,笑道:“这些事都由司徒王允决断。”

蔡琰道:“陛下既然能让司徒大人改变心意,救出家父。便能再让他改变心意,处置凉州军。”

刘协熟视她良久。

蔡琰,蔡昭姬,也即是后世所称的蔡文姬,此时还很年轻,素服素面,形容消瘦,此刻跪坐在他面前,与他隔着巨大的沙盘,虽然垂首,然而脊背挺直,透着一股独属于女性的韧性。

“你会看沙盘吗?”刘协忽然开口。

蔡琰一愣,缓缓抬首,迟疑道:“臣……不会。”

“来,朕教你。”刘协微微一笑,伸手指向那错综复杂的沙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