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第2/2页)

刘虞作为一方父母官,能力是优等的。

袁绍的野心是很大的。他不甘于只是做讨伐董卓的总盟主。他想要拥立之功,要做皇帝之下第一人。

曹昂低声道:“时局如此,忠贞之士,各有难言之痛,然而此痛,又怎能及得上陛下万一。”

刘协转而问道:“你们自北边回来,途径洛阳,看董卓人马可有动向?”

曹昂道:“末将回来之时,见董卓帐下士卒,在洛阳城周边劫掠,无人敢拦。听董承将军说,董卓不日便要将洛阳城中的粮草金银都运回长安城来。”他顿了顿,又道:“听说连先帝陵寝之中的宝物,他们也不曾放过。”

刘协眸中闪过一丝怒意。

曹昂又道:“陛下,可要末将给父亲回信?”

刘协道:“朕来给他写回信。刘虞之事,不足为虑。”

如果没有记错,刘虞后来死在了公孙瓒的手上。

而公孙瓒,正是卢植曾经的学生。

刘协道:“你长途奔波而至,也累了。咱们这便歇下。明日祭祀太一神,你跟淳于阳一同,随朕往甘泉宫去。记得派人,请朕的老师卢子干也一同前来。”

翌日晚间,乃是正月十五,夜空中一轮明月,尚未完全圆满。

皇帝摆驾甘泉宫泰畤。

卢植作为帝师,也接受了共同祭祀的荣耀。

刘协望着手中的明灯,笑道:“从前武帝祭祀太一神,有人说是因道家讲究三官下降之日,天官好乐,地官好人,水官好灯,所以纵乐张灯。后来又有人说是明帝时,提倡佛法,学摩喝陀国做法,是日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燃灯表佛。不知道几代之下,后人说起朕今日祭祀,是因为什么。”

刘协这番话,非但熟知武帝、明帝时的事情,而是能由今思古,转而想到后人思今,这等思维方式,几乎超出了一个十二岁孩子该有的能力。

好在卢植早已习惯自己这皇帝学生谈吐不同寻常人。

卢植与小皇帝相处近两年来,既是师生君臣,又因年龄,隐然有父子之感,交谈之时,却又常有知己之意。卢植听小皇帝闲话而谈,便也应道:“据说明帝时,佛教与道教斗法,有烧经像无损而发光之奇事,却也不知真伪。”

刘协望着手中明灯,一笑道:“道法咱们早已熟知。倒是佛经里说,‘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能解芸芸众生之烦恼。朕今日请师父同来祭祀燃灯,也想求一盏明灯,解朕之烦恼,也即解众生之烦恼。”

卢植一愣,道:“陛下所求,为何等样明灯?”

刘协望着他,手托明灯,光耀满面,微笑道:“只求老师一封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