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世界编号:4(第2/3页)

野仲眼前一亮,“我知道怎么办了。”他说着摘下了夕颜花往空中一抛,催动神力复苏夕颜花的记忆。夕颜花能记住什么呢?不过是枝叶摇动,但这就足够了。时间缓缓倒退,一直向东飘的夕颜花突然向南摇摆,紧接着枝叶挺直向上。

“游光,你说对了,那玩意果然是在夕颜花的上面。在山林里成妖后,它向南方去了。”

野仲说完向南寻迹而去。

路途迢迢,星斗指北,半个月后郑照一行人看到了京城的巍峨城墙。皇宫的琉璃瓦片闪动着白光,红墙如同胭脂涂抹。一个身穿绯色罗袍的太监迎上来,在车外躬身道:“请各位贵人的安,奴才童喜,奉陛下的旨意请大皇子入宫小叙。”

董仁闻言看向张倩,张倩便笑着说道:“去吧。”他点了下头,掀起车帘看向外面。

汉白玉铺就疏龙磴道,千株御柳拂烟,旌旗飞舞。

童喜瞄了一眼这位未曾谋面的皇子,只见他头发乌黑,眼睛炯炯有神,身材高大,看起来结实有力,全然是早年圣上的风采,便恭顺的低下头,伸手引路,“殿下,请随咱家来。”

皇宫内到处都是金鳞金甲的飞龙,董仁跟着童喜走进了长明宫,看着那个男人,身影依稀与记忆中的阿爹对应上。

五十一岁的皇帝头戴卷云冠,穿着件遍地金的袍衫,腰束金玉大带,已经略显浑浊的眼睛却深不见底。他看着董仁走进来,一句话都没说,整个长明宫也鸦雀无声,太监们躬着背,连大气都不敢喘。

进来之前,董仁胸中填满了各种怨愤,想要质问阿爹,此时他却只感到一阵紧张,真切明白了天威难测的压迫。自那队将士找到他,他就知道那个曾经趴在地上让他骑大马的阿爹成了皇帝。虽然他想过阿爹当了皇帝该是什么样子,但没有一次是现在这个样子。

青烟从三足香炉中飘出,董仁屈膝而跪,不敢抬头。

“你原来嘴巴都合不上,天天喊爹爹,怎么今天就哑了,不喊爹爹了?”皇帝示意童喜将他扶了起来,“那往边儿坐稳了,这么久没见了,让朕好好看看你。别低头啊,又不是调皮捣蛋犯了错,朕要打你屁股,你心虚什么?”

一句话说得董仁笑出了声,长明殿里的气氛顿时缓和下来。太监们也都暗自松了口气,认真呼吸着。

“当年离开的时候,你还不没我腰高呢。”皇帝又感叹了一句。

董仁这时再看他,才发现他嘴角眼角都有了细密的皱纹,动作也显得迟缓,已经有了老人相。

“阿爹,近年来可好?”

“阿爹都成了皇帝当然好啊,哪里敢有人敢让阿爹不好!”皇帝哈哈大笑了两声,又停住笑声,垂下嘴角略带感叹说道:“你啊,还是来第一个问阿爹近些年来过得好不好的。自然从我当日董家村离开,当了府兵,没训练上几日,汾阳军就攻进府城。阿爹连刀都没刀摸到,转眼间就被收编了,从官兵变成叛军。后来一路被裹挟着往前冲,有一次大战,阿爹跟在大家跑,没头没脑的乱砍,不知道怎么就砍到一个大功,当了个百长。”

“从那以后啊,阿爹突然就开始有了目标,怎么把手底下兄弟带出去的就怎么带回来。不知不觉间,阿爹就成了汾阳军四大将之一,这是日子反倒没有以前好过了。仁儿,这些年留你一个在董家村过活,是阿爹的错,阿爹对不起你。一开始是阿爹没本事,后来阿爹有了本事,却又开始害怕,害怕那些敌匪用你来威胁我。如今天下已定,朝纲肃清,这才敢接你回来。”

他说完仰了一下身子,似乎眼眶里有泪。

童喜是见皇帝伤心,便笑着说道:“方才大殿下还在路上的时候,奴才就在想呢,总归万岁爷能有人说说过去的事情了。”

皇帝听到这话脸色当即冷了下来,看向面前奴颜媚骨的太监,“童喜,你先出去吧。”

童喜是长明宫总管太监,跟了皇帝一年有余,不仅差使办得十分利落,更是擅长察言观色。他浑身一抖,知道自己因为揣度圣意讨了嫌,连忙应声道:“奴才这就滚。”

总管太监一走,长明宫内的小太监又屏住呼吸,针落可闻。

皇帝看向董仁说道:“仁儿,你别怨我。”

董仁在路上想了好多话,现在却说不出口,但想说那么多的话,只不过是想要一句解释,现在父亲给了他解释,不管真假,他都心满意足了,笑着道:“爹,我知道,我明白,我不怨你。”

“这么多年,你怨我也是应该的。”皇帝摆了摆手,又关切的问道,“听说你成亲了,是哪家的姑娘,容貌性子可好?”

董仁笑了笑,说道:“儿子觉得她哪里都好……”

“陛下。”董仁话说到一半,童喜战战兢兢地又回来了,喜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皇后娘娘请爷去商量永昌公主的婚事。”

皇后?董仁微微一愣,意识到父亲已经再娶,还有了其他子女。他笑了笑,当然会有皇后,恐怕还会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毕竟一个皇帝怎么会做鳏夫?

皇帝面色不善,只说道:“谁允许你进来的?”

童喜提起袍角“扑通”一声跪下,只是叩头谢罪,满宫的太监再次吓得面如土色,浑身战栗。皇帝心情好,他们就能松快会儿。皇帝心情不好,他们呼吸声稍大了些都会惹烦,被人拖出去打上一顿板子。

“行了,起来吧。”皇上说道。

童喜闻言从地上爬了起来,低下头,眼睛却是抬着的,“奴才去备辇?”

皇帝没有回答他,只看向董仁,“阿爹有事,先离开一会儿,晚上你母后准备了家宴,你几个弟弟也都再,正好见一见。”

董仁点头,“好的。”

皇帝站起身,边向外走边说道:“摆驾长安殿。”

“是!”童喜连声答应跟在皇帝身后。

临出门,皇帝停住脚步,回头看了眼童喜,“你别跟着去了,带皇儿熟悉一下,今后就要住进来了。”

“是……”童喜遵命。

等皇帝离开后,童喜堆笑上前,对董仁说道:“大殿下,咱家这就带您在宫里走走。”

董仁斟酌了一下称呼,起身说道:“那就有劳童公公。”

“那就先从太和殿开始吧,殿下这边请。”童喜笑着引路,“这太和殿前朝只用来举行举行重大典礼,圣上认为空着不用挺劳民伤财的,便早晨在此听政,六部官员称此为早朝。”

董仁认真听着童喜的解说,等到皇宫各殿能走的都走过一遍,他将前朝后宫的事情都听了个大半。

当今皇后曾是汾阳王的干女儿,深得汾阳王喜爱,寡居三年后由汾阳王做主,嫁给了董贵,也就是他父亲。后来汾阳王乘船渡江时出现意外,落水而亡,她站出来帮丈夫收拢各部。如今天下平定,她自然成为皇后,膝下有一子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