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三更合一】 乡试放榜……(第4/5页)

有些男人有独特的癖好,尤爱风情万种的女人,对雏儿倒嫌弃的很。

几个男人相视一眼,暗忖盛言楚背地里竟玩这么野……

盛言楚刚仰头喝了半盏桂花酿,闻言呛到喉咙,连连摆手摇头道:“几位兄长别再说了,你那侄女还是赶紧找个正经人嫁了吧,并非我嫌弃,而是盛某有难言之隐。义父早早就定了我的嫡子,若我赶在嫡子前生个庶子,义父脸面不好看……婚嫁之事,诸位休要再提……”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几人只好遗憾的放弃。

前来祝贺的举人走后,静绥书院的人均喝得酩酊大醉,有忏悔落榜哀痛欲绝的,有喜极潸然落泪的…总之,梨园戏台下乱糟糟一团。

盛言楚拎着酒壶挑了个清净的桌子坐下,台上戏子还在唱,今夜桌上倒得并不是什么顶烈的酒水,而是陈年桂花酿,酒味香甜,但里边掺了女儿红,后劲十足。

乡试结束后,北边的寒流经过葳蕤山将冷风吹了过来,入了夜,临朔郡渐渐起了凉意,晚风习习,喝了好几壶桂花酿的盛言楚别说醉倒,是越喝越清明。

台上戏子唱得是一出《张氏书生状元记》,盛言楚抻着下巴凝望着高台,听到戏子言‘张状元弃糟糠妻欲娶公主’时,盛言楚嘁了声。

今晚谢天恩他之所以不愿上台水袖一曲,除了膈应梦姨娘这等伶人的存在,还有便是他不太喜欢民间盛传的戏词。

大部分戏折子都是落榜书生为了养家糊口而写,什么‘妾弄青梅’‘阮女求夫’,此等剧情多数都是书生们的臆想,拿嘉和朝来说,有功名之人绝大部分都不会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抛弃糟糠之妻去娶皇家公主 。

一来名声不好听,二来驸马没有实权,一旦尚了公主,那状元就算白考了,再有一点,公主也不是傻子,好好的权势之子不嫁,偏要嫁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农家状元郎作甚?

可别说什么一见钟情,公主大多养在后宫,或是居在公主府,闲杂人等根本无暇近距离看到公主,也不会有公主闲到去看新科进士游街,在公主的心里,一个状元郎算不得什么,长得再英俊也不配做皇家的东床娇婿。

盛允南见盛言楚看戏看得眉头紧皱,赶紧拿了银子给梨园的老板:“让她们都下去歇息吧。”

梨园的老板颠了颠银子,贼笑道:“盛老爷可是困了?”

盛允南被老板的眼神盯得头皮发满,只听那老板凑过来小声道:“今夜勾栏院那边灯火彻夜通明,盛老爷既不得空去那边,要不要小人给盛老爷挑两个伶俐的丫头服侍?”

“不用不用。”天真的盛允南以为是真的服侍,迭声道:“叔有我看着就行。”

梨园老板乐得胸腔发震:“小兄弟可是误会了?小人说得是让园里的姑娘伺候盛老爷入睡,这两天夜里发冷,被子容易冻脚。”

盛允南恍然大悟,登时两颊生红,盛言楚不收通房的事盛允南知道,但露水姻缘……

“叔,你要吗?”

“要什么?”盛言楚抿了口酒。

“就…”盛允南挠挠头,难为情道:“就是哪个……”

盛言楚一头雾水,这时,梨园老板擅自带着两个刚卸完妆的小姑娘走了过来。

盛言楚立马醒悟,没等躬着身子的老板开口,盛言楚将手中的酒杯重重往桌上一掷,厉声对盛允南道:“让你付个银子,你招惹人家姑娘作甚?你撂得烂摊子你自己处理!”

说完,盛言楚起身就往外边走,连看都没看那两个小姑娘一眼。

盛允南懵了,梨园老板则叹了口气,适才盛允言婉拒收通房时,梨园老板不是不知情,本以为盛言楚喜欢野花,没想到野花也上不了台面。

那一晚回去后,盛允南为此遭了盛言楚好一番责骂。

-

九月初三,郡守府的人终于正正经经的和盛言楚说上了话。

来人是卫敬的贴身小厮,小厮着一身喜庆的红服,见到盛言楚后笑着跪倒:“大人已经在府中设了‘同乡饮酒’,只等公子过去开鹿鸣宴呢!”

说着将手中的托盘奉上,盛允南接过一看,惊呼道:“叔,是举人袍。”

盛言楚双手敞开,由着盛允南将举人袍套在身上,他如今个子拔高不少,这举人袍是按着成年男人的身段裁剪的,他穿上后一点都不显长,挺合适。

换了举人袍从客栈里出来,盛言楚少不得又要扬起八齿微笑跟凑热闹的老百姓拱手还礼,街上两侧挤满了人,见盛言楚和几个举人行至,唢呐手忙晃着脑袋仰头高高吹起,锣鼓紧跟着敲敲打打。

盛言楚一路笑,脸都快笑僵了。

笙歌鼎沸中,欢闹的气氛竟丝毫不逊色于京城进士游街。

举人袍子每个举人都有,但规格不一样,解元到亚魁,一律红色配金线腰带,其余的举人则是青色布袍配黑色腰带,走在路上时,老百姓能一眼认出谁考得好。

走在最前边的盛言楚一身艳丽长袍衬得容貌格外儒雅俊美,一时间不知乱了多少姑娘的芳心。

进郡守府前,盛言楚打头阵接过门口小厮手中的烈酒,对着天地各敬了一杯,酒毕,他方领着众举人走西侧门进到郡守府。

东侧门进的是武举人,科举会考究读书人的相貌,但武举人不挑,故而走过来的武举人没有一个能让人看得上眼,但今年的武举人魄力比前些年高,长相凶狠又不苟言笑,因此姑娘们便是不喜这样的莽汉却也不敢对武举人投来嫌弃的眼神。

文在前武在后,待两队人马进了郡守府后,主持鹿鸣宴的卫敬带着几位京官落座上首。

盛言楚身为解元,单独开了一个小桌给他。

刚出炉的举人们两两对坐后,卫敬大手一挥:“传膳。”

话音一落,一行打扮俏皮的婢女端着各色盘子穿梭在举人堆里,斟酒夹菜后婢女方轻巧离席。

卫敬举起杯子,盛言楚连忙起身,其余举人们见状也纷纷站起来对着上座的京官饮了一杯。

鹿鸣宴要奏《鹿鸣》,第一杯酒当是开嗓。

放下酒杯后,底下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声:“这里是文举人的鹿鸣宴,那些粗鲁莽人怎会在此?”

一石激起千层浪,大抵是被路上的唢呐和锣鼓震晕了头,或是刚才那杯酒壮了胆,一人开口后,立马有喜文厌武的举人洋洋洒洒的道:“皇上为东道主,我等才子举人为宴席座上宾,天子觅才方有鹿鸣宴,那些不相干的武人来此作甚?”

“文有鹿鸣,武有鹰扬,岂能乱了套?”

“正是呢!”有人不屑一笑,阴阳怪气道:“鹰扬宴上人少寂寥,几位武举人莫非等不及大人过去主持所以偷偷跑这里来蹭吃蹭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