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章 刘协之计,欲除董卓(第2/2页)

他完完全全地在释放着自己的将士们的战斗力和野性。

所以如果刘协想要让刘备出兵的话,那除非真的有十足的把握可以证明他能够策反吕布,否则刘备并不看好刘协。

而为了一个未知的状态跟董卓发生正面的冲突,刘备并不是很愿意。

因为之前在诸侯之战结束之后,刘备就跟陈琛聊到过天下大势的问题,而陈琛告诉刘备,像董卓那种缺乏经营人才的军队为核心的势力,能够盛极一时,但是却很难长久,因为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

刘备深表同感。

思索了片刻,刘备根据刘协所提出来的计划,详细地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疑问和建议,希望他能够解决掉这些问题之后,再来找自己,到时候自己一定会不吝啬兵力,去帮助他的。

“来人,将两位先生找来。”

这个时候刘备还想听一听陈琛和荀攸的意见。

他们两人倒是没有什么好忙的,这段时间他们根本没跟人动手,倒是袁绍自己跟公孙瓒又摩擦来摩擦去的,而他们也还在等待刘虞对于刘备的劝降信的回复。

所以也用不到他们两个去规划什么。

黑山军都已经成功地被送到了青州了,并且其中混杂了不少自己并州军的人,反正一切都按照原定的轨迹正常地进行了下去,大家除了按照正常的工作量完成掉每天的任务量以外,也就没有什么好干的。

所以正在外面喝茶看天空数着鸿雁的陈琛和荀攸很快就被人请进了刘备的书房之中。

他们倒是不知道刘备突然喊他们干嘛。

理论上来说应该是刘虞对劝降信有反应了,可是刘虞如果愿意投降的话,那直接公布接受就行了。

那如果要是没有接受投降的话,那也可以直接公布,然后直接开始制定作战计划。

为何要这么悄无声息地喊自己两人过来先商量?

当他们到了书房之中,接过了刘备递过来的密信,才知道了此行所为何事,荀攸倒是没有怎么关注长安的动向,因为在他的想法之中,长安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并不会有人对他们出兵,也不会对外出兵。

那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一个这段时间相对稳定的地区,跟如今的北境动荡截然相反。

倒是没想到刘协这个小家伙竟然准备要动手了。

那如果是内部出现问题的话,那长安也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拓展目标。

而陈琛倒是没有意外,以他对历史的了解,哪怕现在的情况是这个样子的,刘协这个小家伙一定不会轻易放弃的。

想想他之前在董卓手下会搞事情,在曹操手下也会搞事情,虽然最终都是没有搞成,但是这种一搞就是几十年的坚韧和勇气,倒是挺让人佩服的。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做到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并且还一直保住了自己的命,坚持到被废的。

所以要说长安会平静,陈琛一百个不信。

最起码,刘辩能够从长安逃出来,并且一直跑到了袁绍手底下,虽然是有自己这方的人在推波助澜和操作,但是你要说长安那看似平稳的湖面之下没有暗流涌动,陈琛真就一百个不信。

虽然说从经验上来看,陈琛明白董卓还真就被刘协、王允他们成功地除掉了。

但是这一次陈琛却并不打算接受经验给自己带来的结论。

他总觉得,按照阎仁传递回来给自己的信息结合起来看,这一次的美人计和连环计,并没有那么简单,他并不是一个彻底的经验主义者,陈琛从来都不会完全相信自己的经验,经验也只不过是他用来参考的一个资料而已。

这一次。

陈琛觉得刘协可能没有办法成功。

为什么?

因为一个最关键的人。

吕布。

这一次吕布跟董卓的矛盾并没有原来的那么大,并且吕布也没有认谁作义父,而是一出来就是董卓的女婿了。

而这一点如果遵循经验主义的话,吕布这个人的性格,对于老丈人是极为维护的,对自家的义父们反倒是两面三刀。

所以从董卓现在这个身份看来的话,吕布很可能就不会动手。

再者。

这一世董卓并没有对貂蝉下手,虽然说刘协他们已经在筹划着如何让董卓和貂蝉发生关系,但是陈琛并不看好他们。

因为这个时候董卓并不是在洛阳的董卓了。

在洛阳之时的董卓最为膨胀,而如今董卓的西凉军的实力或许跟刘备的并州军持平。

有强敌在外的情况下,要像之前那般轻松地干他想干的事情,肯定不太可能。

董卓狗了一辈子了,怎么会让自己栽倒在这个时候,人总是容易在没有对手的时候松懈下来,而在意想不到的方面被人击溃。

但是当强敌在侧的时候,他们反而会越加有斗志和冷静。

所以陈琛推断,这个时候的董卓之所以让西凉军开始分权,要么就是在准备进行军队权力的过渡,还有政权的过渡。

要么就是他打算效仿春秋战国的形式,催生军阀,将西凉军分化成各个军阀,随后自己作为最高的领导者,让这里成为真正的纷乱之地,让其他势力不能轻易地踏足此地。

不过陈琛觉得。

董卓怕不是想要将西凉军交给吕布吧?

不会吧?

如果吕布真的成功地继承了西凉军的话,那可就有点难办了。

陈琛觉得,必须想个办法来破坏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