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第2/2页)

见母亲没明白,李元娘索性直说了,“娘觉得,钟姐姐做我嫂子如何?”

侯夫人脑子转过来了,“今日你把人带到府里,打的便是这个主意?”

李元娘点头,“哥哥也到了成家的年纪了,钟姐姐性子温和安静,贤名在外,定然能担得起世子妃的名头。”

侯夫人迟疑,“旁的不说,单是钟家这门第……”

“钟家门第的确比李家差些,但钟姐姐的父亲在刑部干了大半辈子,人情总还是有些的,指不定还能帮哥哥一把。”李元娘分析得头头是道。

她自然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其一,钟夫人同她婆婆姐妹感情颇深,若是她能撮合兄长和钟宛静,婆婆定然对她另眼相看。其二,钟宛静除了容貌上略逊一筹,其它方面并不差。正室看德,妾室才看貌,反正哥哥有薛梨那样貌美的通房,并不吃亏。其三,哥哥总是要娶嫂子的,娶一个同她关系好的,对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李元娘小算盘打得颇精明,又替钟宛静说了一箩筐的好话,直说得侯夫人都有些意动了。

但心动归心动,侯夫人对儿子的婚事还是很慎重的,不敢随便答应,只是道,“你哥哥那刑部忙,正是朝上走的时候。婚事也不急在一时,待我问过你哥哥再说。”

李元娘也知道母亲不可能轻易答应,哥哥是侯府世子,他的亲事,牵扯的太多了,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定下来的。

她也不泄气,柔声道,“我都听娘的。我也是担心哥哥,他身边总没个照顾他的,就一个通房,也不顶事。又见钟姐姐性子颇好,才起了牵桥搭线的心思。成不成,自然还得娘您来拿主意。”

侯夫人听罢,只觉得心里熨帖,拍着她的手,感慨道,“比从前懂事了。”

李元娘抱住母亲的胳膊,作小女儿撒娇姿态,道,“那是当然,女儿长大了么。”

李元娘到底是外嫁女,又正逢年节,上门的长辈颇多,她一个新媳妇儿也不好在娘家久留,用了午膳,坐到下午,便坐着邵家的马车回去了。

侯夫人送走女儿,靠在软塌上,一个穿着青色袄子的丫鬟拿着小锤,轻轻替她捶着腿。

林嬷嬷走了进来,端进来一盏燕窝,几粒红枣儿煮得软烂。

侯夫人坐起来,接了燕窝,林嬷嬷便在一旁道,“世子真是孝顺,有什么好东西,从来都是往夫人您这儿送的。这燕窝,还是世子上回从青州带回来的。奴婢瞧着,是比咱们府里往日进的那些燕窝好,色泽通透得多。”

侯夫人这把年纪了,一门心思扑在儿女身上,听了这话自然是心情愉悦,不禁笑起来。

蓦地,侯夫人问林嬷嬷,“今日元娘带回来的那钟家姑娘,你可瞧见了,觉着她性子如何?”

林嬷嬷一怔,心里顿时明白了点什么,面上却立马带了笑,“奴婢瞧着,那位小姐倒是个和气人,人也十分大气。”

“我瞧着也还不错。”侯夫人点头,又略带一丝遗憾,“就是相貌上短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