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冷血的救世(第2/2页)

既为母星中的坚守者而感到悲痛,同时却又暗带侥幸心理。

这样,先哲的“出生点”肯定就在外面了吧?

当然了,现在的结局表明侥幸心理都扯淡。

陈锋还真就是一个人孤零零的降临在地球上,并以莫大的意志支撑着自己到处捡垃圾,再捡到小福,才能顺利脱困。

话回原点,也就是在2633年,提前两百年出发,一直在往猎户臂的边缘前进,执行科考任务的远航先驱探索者们在猎户臂里的某处发现了一个十分特殊的星系。

该行星系的特殊之处很多。

它并非孤立的行星系。

组成它的恒星与行星群落,除围绕银心的公转之外,还有第二重呈椭圆形轨道的小范围公转。

其第二重小范围公转围绕的星体不是恒星,而是一个质量巨大的物理黑洞。

第二重公转的周期是十八万年。

包含恒星、八个大行星、无数小行星、彗星、碎裂星带、星云组成的行星系统,整个又都成了这巨大黑洞的“卫星”。

重要的不是黑洞,而是行星系统。

正如福莱德斯之前测出来的结果那样,该恒星与太阳的质量几乎一模一样,亮度与辐射种类也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这还不是最蹊跷的,更神奇的是它的行星系统布局与太阳系呈高度相似,八颗主要卫星从里到外的排列与太阳系内的水金地火木土天海也完全一致。

行星结构、质量、材质……各方面参数,全都一样!

甚至连被踢出九大行星行列的冥王星也是!

外层的柯伊伯小行星带和奥尔特星云也是!

只是由于黑洞引力与自身公转的离心力导致该星系小星体围绕恒星公转的第三重公转轨道都呈椭圆形。

但这不重要,越靠里的行星公转轨道越圆,与地球质量同样高度相似的第三行星也是纯天然的蔚蓝色!

遥感测试该星球上的大气组成与地球同样一模一样。

自转速度也一样,自转轴心与黄道面的切角也一样!

同样有春夏秋冬四个气候。

这表明该星球上绝对有生物,生态环境甚至与地球有得一拼。

除了围绕物理黑洞公转之外,那个星系简直是太阳系的孪生兄弟。

这简直是宇宙奇迹!

在二十一世纪时,人类天文学已经发展了几百年,也发射了很多太空望远镜和建造了很多高阶探测设备,甚至能计算出距离银河系16.3万光年外的大麦哲伦星云中的R136a1恒星的质量。

但当时的天文学家们并未在“近在咫尺”的猎户臂内发现这个拥有“另一个地球”的星系。

原因很简单,从公元1000年到2800年间,它刚好在巨大物理黑洞的背面。

黑洞的体积本身并不大,但其释放的背景辐射干扰,以及光吸收效应的笼罩范围却不小,对奇迹星系形成了完美的遮挡。

并且在奇迹星系、黑洞与太阳系之间,又很巧妙的密集堆叠着数千个恒星离散分布在小范围直线附近。

恒星光芒与黑洞辐射组成了完美遮挡,以21世纪人类的天文学探测能力,几乎不可能发现。

甚至到了2633年,也是先驱探索者走得够远,脱离了遮挡角度,才刚好看见它。

当然,由于黑洞的特性,巨大黑洞将持续缓慢吸收外部游离的宇宙粒子和暗物质、暗能量等宇宙物质与能量,导致自身质量不断增大,进而逐渐膨胀。

奇迹星系的第二重公转速度将会逐渐加快,轨道变小,必将如同扔进水槽里的玻璃珠那般,在宇宙中画出个蚊香线,最后被黑洞所吞噬。

但经过计算,这至少还要十亿年的功夫,可能对宇宙而言是一瞬,但人类却能在上面生根发芽无数代。

这看似脆弱的星体的“短暂”寿命,对人类就是永恒的安宁。

于是,第二代领航舰队成员们,果断再次更改行程,向着这星系直扑而去,并在2731年抵达,开始快速改造这被命名为太阳之影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