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宇宙文明论(第2/2页)

整个银河系内,已经得到又或是即将拥有跨星系航行能力的文明都会被复眼者清除。

只是他以前只知道有,却没想到小小的猎户臂内竟会有这么多其他智慧生命。

这些次级文明的发展水平悬殊极大,以卡尔达舍夫等级来生硬的划分,最低的仅有0.0001级,比人类原始社会有得一拼,最高的则差不多已到0.5级,譬如格拉斯人。

这些文明的发展速度都极慢,那个0.0001级的弱渣文明拥有智慧起码已经超过千万年,但在千万年的繁衍生息与发展中,却只是从0.00001提升到了0.0001。

按照人类的推算,这弱渣文明哪怕再发展个一亿年,也撑死0.01级。

至于其他已经发展到0.5级左右的文明,也进入了相似的怪圈,陷入科技停止的处境,仿佛迎头撞上一堵无形的墙。

停滞时间长的,有数十万年,短的也有数百年。

以人类对文明的理解,再经过符合逻辑的推算,得出结论。

甚至无需复眼者采取任何行动,这些无法打破桎梏冲出星系的文明,终将走向同一个结局——因为自身可利用资源与能量的枯竭,不可逆的衰落,直至在绝望中灭亡。

猎户臂内现存的多达上千万个文明遗址,就是他们曾经存在,但又消失在时间长河中的证明。

在某些环境较为优渥的行星上,甚至出现了多达几十代的,分别代表不同文明种族曾经存在的遗迹。

这意味着,这颗恒星的规则与在这规则下能孕育生命的行星,经历了少则几千万年,多则几十亿年的努力,也没能培养出可以代表该星系登临宇宙空间的“代言人”。

按照数学分析结果,科学家们认为猎户臂内在这几十亿年间,至少诞生过数千万个文明,但这些文明都尘归尘,土归土,悄无声息的出现,又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一代文明彻底覆灭后,他们对行星的改造,以及留下的生命痕迹,又变成了下一代截然不同的物种悄然孕育的营养土壤。

人类科学家对这些文明进行了深度分析,总结出一个最大的可能。

这些文明的生理结构只能支撑他们对宇宙的探索完成到这个程度,再更深一层次的东西,他们的智慧无法理解。

譬如人类很容易就能掌握的常温超导技术、微波输电技术、超耐久超高转化率太阳能电池板技术、可控核聚变、低损耗介质引擎技术等等。

这些曾经努力过的文明,全都被可能是属于自身意识结构上的缺陷,也可能是属于外部环境的无形高墙牢牢挡在了门外。

这堵叹息之墙,是不同生理结构的智慧生命的“上限”,代表了宇宙的某种残酷规则。

假定人类没能在新能源上找到突破,直到耗尽地球上的化石燃料资源,也没能得到稳定可控且足够供应全文明需要的无限能源,那人类的处境也危险了。

即便还有风能、水能、潮汐能这些可循环能源也没用,能源产出一旦跟不上社会需要,资源必定愈加短缺,那必定带来争夺资源的残酷战争,那么大家多半同归于尽了。

人类怕是也一样逃不脱与这些消亡文明同样的命运。

人类曾以为自己在宇宙中很孤单。

现在看来完全是无知带来的错觉,只是以前看不到,互相无法接触而已。

就像极致的唯心主义哲学中说,“看不到的,便不存在”。

人类的孤单感,正建立在极度唯心的理念上。

在某个阶段内,这是真理。

但在另一个阶段时,它不攻自破。

只有当自己站到某个高度后,才能看到浩瀚无穷的宇宙之玄妙。

宇宙竞争一直存在,并且极度残酷激烈。

每一个能跳出跨恒星距离桎梏,走出母星的种族,都是宇宙的幸运儿。

当然,迎接这些幸运儿的都将是悲惨的命运。

所有种族都必然倒在复眼者的屠刀之下。

百万年来,无一幸免。

复眼者平时完全不重视低端次级文明,就像人类从不在乎自己家门外的某个蚂蚁蚁穴。

这窝蚂蚁到底是发展壮大还是遭到了灭顶之灾后悄然消失,没人在乎。

但当这蚂蚁发生了变异,个头变大,毒性增强,甚至可能伤害人类时,人类将会果断抄起火焰喷射器,给这窝蚂蚁吃个饱。

除次级文明之外,晨风帝国疆域内还有两千余万个在某些层面多多少少都有些参考价值的特殊宇宙规则的行星系。

人类已经破解了很多,研究了很多,但敢说了解到足够深度的,也没到10%。

这些知识中的很多都是陈锋百年苦读的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