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无形强势(第2/2页)

他们对陈锋的野心终于窥见了冰山一角。

“事情暂时这样定下来。这份PPT欧总你可以带回去,让欧禾集团的技术人员召开关门会议进行估值。假定其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能在二十年内达到,以这个为标准来权衡价值。我们下一步的合作与股权划分,都将参照我这部分技术入股的价值来判断,赖恩的贡献比例也将考虑进去。我自己心中是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思路的,希望欧总你那边可别让我失望啊。”

时间不早,陈锋先让欧国华回去。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陈锋大部分时间都在董事长办公室后面的小会议室里给赖恩讲课。

欧国华则全力以赴的推进着估值,可越估他越有点头疼。

如果单纯的以潜在价值来衡量,根本无法估量。

在之前双方的股份配比中,欧国华先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也拿到不小的股份配比,是因为陈锋看中欧禾集团现有的资源。

但这种好事只能有一次,如今陈锋再追加进来的十二项核心技术,就得亲兄弟明算账了。

并且前面的九项技术和现在的十二项技术结合在一起后,形成的产业链整合效应,技术的价值又将会呈几何级数增长。

最后欧国华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如果希望陈锋把这些技术拿进星锋研究院,恐怕陈锋一分钱不用出,欧禾集团的控股比例都得持续下滑。

欧国华再三权衡,决定主动让步。

五天之后,赖恩这边刚听完讲解,双方重新签订了一份新的合约。

欧禾集团追加投资十二亿,但陈锋的控股上升至65%,欧禾集团股份下滑至31%,赖恩的股份变更为4%。

一切都显得顺理成章。

欧国华挣扎过,也很有魄力,但依然无法摆脱股权占比下滑的命运。

这就是掌握着绝对技术优势带来的好处。

双方签署合约,一切步入正轨。

陈锋又将注意力放回到星峰娱乐的事情上。

消化之前的库存,给新弄出来的歌安排买主,与Q音酷歌等平台协调,准备钟蕾、欧俊朗和秦璐新专辑的预热宣传,筹备星锋光影工作室与星峰游戏。

同时,他也开始亲自出马找人沟通剧本的事。

状况又不一样了,除了之前完成的梗概剧情剧本之外,他这次手里还捏着十余部完善的剧本,直接能开拍。

他想试试看。

事情倒没他预想的那么简单。

他在音乐圈地位尊崇,但在电影圈的影响力仅限于别人希望他写配乐和主题曲的程度。

别人都是演而优则唱,唱而优则演,像他这样写歌写得好,一言不合又写剧本,并且还要亲自投资的事情还是少。

陈锋倒也不急,只是问来玩玩,且走着看。

他在公司里安排下翻译,准备让人翻译了剧本,直接给詹姆斯·迪亚兹弄过去一份英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