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你可不可以再给我一次机会……(第2/3页)

音晚伏在石桌上手猛然紧绷。

萧煜见她没有立即反驳,眸中燃起一点期冀,若萤火之光,幽幽亮着,语气越发温柔:“我已与陈桓他们说好了,待这件事情一了,他们便会带着伯暄回归乡野,再不涉朝政。我会立星星为太子,我再不会让你们受一丁点委屈,你……可不可以再给我一次机会?”

沉寂了一会儿,音晚弯了弯唇角。正当萧煜以为希望降临时,听到了音晚平若沉水的声音飘过来。

“听上去是挺不错的。”她紧盯着萧煜,道:“若当初我没有离开未央宫,没有让你体味到失去的痛苦,也没有今天将要得而复失的恐惧,你会这样吗?”

“你对星星很好,可你有没有想过,这里面又夹杂了几分愧疚,又有几分想要挽留的故意讨好?”

“他是你的儿子,难道这些好不是一开始便是他应得的吗?若你一开始便能对他这样好,我们会走到今天吗?”

萧煜不说话,他低下了头,心底甚是清透,都是他活该,自作孽半点怨不得旁人。

看着他这副模样,音晚突然觉得怪没意思的。翻旧账没意思,指责萧煜更没意思,她明白得很,有那么一瞬间她其实是动了心的,她想过和萧煜回去,让星星在一个父母双全、富贵安逸的环境里长大,可是她怕。

她没有了十几岁时的痴心勇气,不敢再走一回回头路,她惧怕这条路走到底候着她的仍旧不是一个好结局。

到那时她又该怎么办?比从前多了一个孩子,更没有第二个耶勒来救她。

她历尽艰辛生出来的羽翼,可以让她不必依靠任何人活下来的本领,怎舍得亲手折断?

这才是她心中难消的痼疾,那般色厉内荏地提小星星,不过是借口,夹杂着她对萧煜难以放下的执念与怨恨。

她当然怨他,曾经有多么爱他,这份怨恨便有多么深刻。

音晚透彻且绝望地发现,这个世上真正能牵动她的深度悲欢,让她陷入两难之境自我撕扯的至始至终都只有萧煜。

她可以风轻云淡地面对生命中的任何人,唯独无法与他如此。颇为感慨摇头,心道情之一字,可真是害人。

音晚道:“我们还是不提这件事了罢。”

萧煜觉得她的语气又不像方才那么尖锐了,好像转眼之间气就消了,他生怕再惹她生气,不敢久留,便起身要告辞。

他看了看寝殿,盈薄的茜纱透出昏黄烛光,正是万家灯火温馨相伴的时刻。他走得极不甘心,却又不敢指望音晚会开口留他,慢吞吞的,脚步格外沉重。

音晚站在原地目送着他离去,杳长的回廊,层层铺叠的藤蔓树影,月光慢镀其上,落下幽沉影翳。

**

二月二,龙抬头。

千年古刹白马寺早就禁绝香客,寺门外帝王仪仗浮延数里,五锦华盖连缀如云,安静而肃穆地拥簇着通往寺院正门的大道。

韦春则一早得了伯暄的信,买通寺内沙弥带人潜了进来。

他开始不太相信伯暄。

虽然宫禁森严,但还是有零星碎语传了出来,皇帝将康平郡王羁押在了行宫,不许他外出,可后来又莫名其妙地要来白马寺上香,这看上去像极了一个圈套。

伯暄给出的解释:“父皇怕是要处置我了,心里难安,在处置我之前想来祭拜我的生父,告慰泉下亡灵。”

韦春则盯着伯暄看了许久,他面上的那几分怨恨与惶恐铺陈得极为生动,他开始犹疑,觉得这小废物不像是能演出这么好戏的样子。

后来,韦春则又打听出来萧煜曾派人秘密回长安,自昭德太子陵寝里取来了陪祭之物,想供奉在白马寺中。而且,他来寺中特意叫了雪郡主作陪。

一切看上去都那么自然,韦春则慢慢觉得这事有那么点味了。

他不想和萧煜正面冲突,更不想将自己置于险境,但又太想看这出父子反目相杀的好戏。而且萧伯暄那小废物说了,此事悖伦大逆,韦春则已经把他拉进来,不能自己置身事外,至少得露个面帮衬他一把,若有幸博来荣华富贵,两人一起享便是。

韦春则含笑应着,心里悠悠道:昭德太子一世英明啊,可真是让人看得怪不落忍。

他有底牌,手里掌控着那对母子的生死,早就设计好了退路,不管萧伯暄有没有本事成事,至多两个时辰便归,若他回不去,底下人就会把人头送到谢府门前。

桐安巷九曲八折绕得很,易守难攻,是他精心选择的巢穴,而且即便回不去,他与那边也有独特的联络方式,瞧上去万无一失。

韦春则站在耳房里,隔窗遥遥看向正堂,宫服素裙锦绣成堆,根本看不清天子真容。

不过无妨,等待会儿打起来,就什么都清楚了。

萧煜将四哥生前玉冠奉在香案,跪于蒲团上,手握香烛连拜了三拜,将香烛贡上。

主持深谙帝意,准备贡设衣冠冢,常年香火敬奉,佛音不绝。

本以为会博得龙颜大悦,谁知萧煜只是淡淡一笑,让他退下了。

他让所有人都退下,只留了伯暄和雪儿在身后。

“朕曾经堵着一口气,经受了非人的苦难折磨,就想着替四哥和朕自己讨一个公道。朕甚至还想过,若有朝一日登临帝位,必令天下缟素哀昭德之丧,必大修史册巨典言昭德之贤,要狠狠地出一口气,解了心中的遗憾。”

雪儿和伯暄安静跪在他身后,都没言语。

萧煜摇了摇头,释然道:“但遗憾就是遗憾,只要人死不能复生,遗憾总归是在的,消解不了,天子也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啊。”

“大修史册被百官驳回了,天下缟素也是不成的,毕竟朕还活着。”萧煜心中释然,渐品出些趣味,少年时那点子顽皮讨人嫌的性情又回来了,吓唬雪儿和伯暄:“不如让四哥再等个几年,等朕死了之后,你们给你们的父亲上柱香,告诉他,这天下缟素也是给他的,我们兄弟一场,自应该死后哀荣同享。”

雪儿倒还算沉稳,伯暄本就心虚,吓得险些向前扑倒,雪儿忙搀住他,轻声道:“弟弟不要怕,叔父与我们开玩笑呢。”

伯暄借着雪儿的力勉强跪稳,痴痴看向她。

他知道了自己的身世,自然也知道身侧是自己的亲姐姐,想起从前的小心眼和疏离,不禁有些懊丧。

雪儿从来没有与他计较过,冲他微微一笑:“我们也给父亲上柱香吧,告诉他,我们活得很好,还会继续好下去。只要活着,天地之大,总有合适一个人的容身之处,不是在这里,便是在别处,你说对不对?”

望着姐姐恬静温甜的笑靥,伯暄心中一暖,连日来惶惶不安消减了大半,他乖乖地跟着雪儿上前奉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