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风波(第2/2页)

在《地球要塞》热度持续走高的同时,《生于淤泥》也丝毫不弱。在微博前十话题中,也能够占据一两个席位。哪怕在推特、脸书上,也偶尔能够见到《生于淤泥》的名字。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两部电影是同一个导演的作品,很多人在看完《3》之后,搜一搜影评立刻前往《生于淤泥》。

《生于淤泥》作为一部文艺片的票房居然还能不断上涨!它的票房曲线,让一些专门预测票房的业内人士都十分为难。

老实说,《生于淤泥》单独上映,全球票房能达到6000万美刀就已经算奇迹了,而现在破亿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儿。

这就是两部电影同时上映的好处,这也是任何一部文艺电影都不曾拥有的梦幻联动,其他文艺片都羡慕哭了,他们又何尝不希望自己的电影也有这样的待遇。

其实现在《生于淤泥》的票房成绩已经不能用单纯的文艺片去衡量,但观众、媒体可不管这些,他们只管用上各中充满噱头的标题。

“《生于淤泥》,票房纪录的缔造者!”

“拥有商业票房的战绩,《生于淤泥》到底有什么魅力?”

“票房奇迹背后的男人——秦砚!”

“刘大力,一个让心心生怜惜的角色。”

全球都在猜测《生于淤泥》会写下什么样的奇迹,当然最激动的还是华国的影迷和观众。无数的称赞声,几乎要把秦砚和《生于淤泥》推上神坛。

就在所有剧组成员都准备开庆功宴的时候,他们突然收到了来自于秦砚的短信——

“不要对外讨论《生于淤泥》,最近低调一些。”

本来还洋洋得意,觉得自己也成为亿元先生/女士的演员们,立刻禁声。哪怕是之前预约的采访和活动,大家也以很谦逊的态度出现。

问到《生于淤泥》的票房表现,一律把主要原因推到《地球要塞3》带来的观众流量;认为《生于淤泥》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和其他很多华语电影比起来依旧有明显的差距……

哪怕如此谨慎与谦逊,还是有人断章取义。

“秦砚导演笃定《生于淤泥》将创下票房纪录”

秦砚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心中已经有所猜测了,这是明显的捧杀啊!果不其然,在《生于淤泥》讨论度最高的时候,网上出现了大量攻击言论。

首先最明显的是有很多人对于刘大力所的存在,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这完全是秦砚可以编造的故事。

“我现在算是知道《生于淤泥》为什么能够获得康城电影节的奖项了,这完全就是在摸黑华国电影的华国人的形象。”

“我也觉得。我对秦砚导演实在是太失望了,以前看他的电影还觉得他是在为华国人争光,但是现在发现他所有的电影都有着明显的价值取向。”

“《守门人》开始他就开始在抹黑华国的司法,很明显就是在迎合西方的主流媒体。”

“别说《守门人》了,我现在看《大笑江湖》都有些不是滋味。所有人都知道武侠是我们华国特有的文化,结果秦砚所描绘的江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啊?完全没有的侠肝义胆,只有阴谋算计,最后还强调拜金主义。”

“你们这么说未免也有一些有失偏颇吧,秦砚又不是刻意在讲这些内容,更何况在《地球要塞》里,秦砚不也是一直在进行努力展现我们国家的形象吗?”

“别说《地球要塞》,根本就没有看到华文化在哪里。算是秦砚拍的电影,不要忘了无论是电影发售还是小说原著,都是别人灯塔国的公司。

这些声音甚嚣尘上,而且这些言论七真三假,的确可以让很多不明就里的观众产生疑惑。

《生于淤泥》的确是曾经历史的痛楚,可是哪一个国家没有过弯路?所谓“以史为鉴”不应该是一句虚话,一味的粉饰太平只会让人失去警惕与敬畏之心。

而这也是秦砚拍《生于淤泥》的一大原因,在别有用心的人口中却成为了秦砚拿着国家历史去谄媚西方审美。

或许这些言论并不会直接对两部电影的票房造成多大的影响,但这些可是立场与原则问题,如果秦砚一旦被扣上一些奇怪的帽子,华砚后续的电影拍摄都会有很大麻烦。

除了内容之外,他们又找到了新的攻击方式。

“说实话,我是真的不明白,为什么《生于淤泥》这部电影能够获得康城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有任何深层的主题吗?”

“他的确想要表达一些问题,秦砚完全根本没有剖析到最核心的问题。这明明就是一个国家和社会政策的问题,他拍电影想表达什么呢?”

“拍了电影还不是给他赚钱。我看秦砚现在就是在卖噱头,用农民工的痛苦来拍电影,吸引大家的关注度,其本质就是在赚钱罢了。”

“老百姓到底有多痛苦他不关心,他只关心能不能给他攒名声、赚钱。”

网上这些言论真的很可笑,当他们挑不出电影缺点的时候,就开始从电影制作人的私德去批判。

本就是无中生有的问题,在春秋笔法之下看上去又似乎像那么一回事儿。

很多路人对于真相如何并不关心,他们只想对秦砚进行审判。

人类一向热衷于造神,同时又热衷于将神从云端上拉下来,狠狠踩在脚下。

秦砚从身后抱着谢北杨,这几天为了避风头,二人难得在家里好好休息了一番。秦砚低声说道:

“不要老是去看这些评论,他们只不过自己手里没有一头牛罢了。”

谢北杨原本以为自己能够很淡定的看待网友们对于《生于淤泥》的评价,事实上这是谢北杨从业以来最重要的一部电影,同时也是他付出最多、最自信的一部,他怎么可能毫不在意。

“别担心,我们不是早就做好准备吗?不要忘记我们拍这部电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