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3》(中)(第2/3页)

这些在战斗面前总是想着要逃跑的人,真正面对死亡威胁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哪怕被改造成为硅基生命体也愿意。

还好之前“沈楚楠”那件事让他们意识到了,如果真的改造成硅基生命,等“母亲”的意识降临地球,恐怕根本不需要战斗,便会被直接被“母亲”控制。

看到这儿的时候,现场观众心里都为之一痛,因为他们没有想到秦砚居然这么过分,这种时候还把“沈楚楠”拿出来回忆一波,真的是杀人诛心。

更过分的是秦砚,居然在回放“沈楚楠”死亡之前对于段潮阳所说的话。让很多人都回忆起了“沈楚楠”这个为了地球、人类而奉献出一生的疯狂科学家。

很多人在看到这一幕之后,立刻就下定决心,等会一定要去看另外一部由谢北杨主演的电影。

不过孔修明很清楚,秦砚设计这个桥段,并不是单纯为了给《生于淤泥》引流观众量。而是因为小说原著中便有大量对于“沈楚楠”的描述,“沈楚楠”虽然是配角,但他却贯穿了整个故事脉络。

所有人都以为这仅仅是人类内部的纷争,接下来会继续描写两个派别的明争暗斗。谁也没有想到,段潮阳和艾丽莎在要塞之中,居然遭到了袭击!

刚刚还是文戏,剧情突然转变,再次变得紧张刺激!

居然是几十个晶体机器人突然出现!目标不是破坏要塞,而是全力击杀段潮阳。

段潮阳侥幸逃生后,地球联盟立刻启动最高级别的紧急状态。

因为这代表硅基生命的部队已经越来越靠近地球,向对一直沉睡在地球上的硅基生命发动了战争信号,重新苏醒执行任务。

现在在硅基生命的判断之中,段潮阳无疑是威胁力最大的人类。

因为他对于硅基生命最为了解,唯一一个有外太空战斗经验的人类,现在的模拟战争中,也是最为成功的指挥者。

与其等待段潮阳继续成长下去,不如现在就将段潮阳抹杀于摇篮之中。只要段潮阳一死,地球防卫力量不足为虑。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感叹到硅基生命的可怕。

虽然看起来缺乏个体意识,但是他们却会为了一个目的而不择手段。既然知道战争已经没有办法避免,他们全体想方设法的杀死段潮阳,哪怕是自杀式袭击也没有任何的犹豫。

然而相反之下人类这边的反应,就更加有趣了。

硅基生命的出现,让战争将近的消息也传了出来。于是立刻有人开始指责是段潮阳他们招惹来了硅基生命。

更让人感觉到神奇的是,居然有人开始在各个要塞中,进行抗议游行。

“惩罚战犯!争取和平!”

“为什么硅基生命几十、几百年都没有侵略地球,现在突然要掀起战争。一定是你们的错误!段潮阳你们偷走了芯片,硅基生命才开始反击的!”

一群人表示自己不想要战争,不想要和硅基生命你死我活。他们相处的解决办法就是赶快把段潮阳这些战争犯罪者给交出去,让硅基生命赦免对于地球的惩罚。

与此同时在看到硅基生命的强大、永恒之后,还出现了一些对于硅基生命疯狂崇拜的人类。

他们认为硅基生命才是更高级的生命形态,是人类进化的方向。

而且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泄露出地球联盟掌握了完整硅基躯体转换的技术,民间同时出现大量不知从何而来的科学技术,完成一定程度上的转变。

如果不是缺乏设备和材料,恐怕真的会有不少的人类转变成为硅基生命。

这些人类渴求接受硅基生命的指引,成为永恒的生命。

与此同时各处要塞也出现了各种起义军,说这一切都是地球联盟无能的结果。要求组建新的秩序政府;各种暴徒组织也相继出现,开始□□烧,追求最后的随心所欲;宗教组织更是层出不穷,有认为是神罚的,有认为是世界末日的,有祈求神灵饶恕……

几分钟的镜头里,把人类历史全部囊括。如果熟悉世界历史的话,可以从中看到各种宗教的影子、历史上人类面对灾难的反应。

这一段剧情是秦砚自己添加,秦砚或许没有经历过那么多历史,但秦砚喜欢看书,从书中去窥见人类的过去与未来。

“毕竟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

而且谢北杨也给秦砚提供了很多帮助,写这些具体剧情、画分镜的时候,两个人会在一起商量。

当初初稿完成后,秦砚便拿着剧本去拜访了一些历史、战争、社会学的学者。人类真实的历史,远比想象更加离奇与精彩。

在拍摄的时候,秦砚选择使用一种半俯视的视角。

观众的情绪仿佛被抽离一般,以一个上帝的视角在看待这地球上的骚乱,如果要形容的话,就好比某个名为《动物世界》的纪录片,看着动物之间的本性、厮杀,能够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去看待一切。

其实原著小说就已经把战争前人类的心态描写得特别准确,没有高唱赞歌,也没有偏激诋毁,人性本来就足够复杂。

这也是当初《地球要塞》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的一个原因。

小说虽然在讲两种生命形态之间的战斗,但是从头到尾贝塞尔都没有去强调人类就一定能够战胜硅基生命。

相反,它把人类在面对死亡面对战争时候的恐惧、背叛、逃离、小聪明写得淋漓尽致。

正是这种真实感与无力感,才让读者深陷其中。

这一段剧情特别重要,看了会让读者一边骂娘,一边又觉得这才是真实的人类社会。

虽然很多作者都期待着秦砚导演能够把小说都精髓拍出来,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秦砚居然做得如此之好,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除了内容、剧情上的困难外,这一段画面的拍摄难度也不低。

无论是暴动、抗议、游行,还是宗教仪式,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群众演员。

人数够多,才能够展现出恢弘、混乱、具有史诗感的场面。可使用群众演员有一个很困难的点,一旦这些群演表演呆滞,立刻会让观众出戏。

而且别看群演单个价格便宜,但群演数量一旦上去,按天算的片酬有时比主演还高。

偏偏还不能像训练专业演员一样训练他们,几个小时内教几十、上百号人的群体表演,哪怕是秦砚也做不到。

所以大量群演戏份一直是电影拍摄中的难题,然而刚才的拍摄丝毫没让人感觉做作,原因很简单,秦砚拍这些场面真的砸了钱。

宗教仪式,秦砚便请宗教团队举行祈祷;游行,秦砚找了一些NGO的组织游行……

有的画面,一遍不过就拍第二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