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判断(第2/5页)

没错,他就是秦导的超级影迷。否则他也不会分析得头头是道。

“我才不管,反正起码我觉得看完《守门人》很值得,这和它符不符合商业片、文艺片的标准有什么关系呢?”

本来今天是一个甜蜜的周末,原计划看完电影再享受一个浪漫的夜晚。但现在刁梦婷根本不想在外面吃饭,也不想逛街,立刻拉着杜学文打车回家。

刁梦婷的任性不仅没让杜学文头疼,反而觉得有这样的女朋友实在太好了。

人生何其有幸,才能有一个趣味相投的对象呢?

果不其然,“怪味豆”对于守门人的影评出现了两极的分化。

有的豆友们认为《守门人》是一部相当经典的电影,它采用了悬疑电影的制作手法。

虽然在案件的侦破难度上有一定的弱化,毕竟案件的推理难度就像杜宏儒所说:“一个案件,越是想要它天衣无缝,越要让作案手法普通,没有任何门槛,直接让警方无法锁定嫌疑人范围。”

这也导致了最后《守门人》的推理结果并没有多大的反转与惊喜,会给人一种“哦,原来就是一个简单的杀人放毒杀人的案件而已”的感觉,观众所期待精密、诡异的杀人手法完全没有。

但是《守门人》的有点更加明显,比如演员们演技得到了一致的认可。

卫高杰和冯天鸣两个老演员就不用多说了,他们俩作为《守门人》中挑大梁的占主角,奉献出了一场巅峰的对决。

杜宏儒的前期表演,没有让任何人怀疑他是凶手,他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法医。

但是回过头来看,又可以看到杜宏儒有很多的表演细节。

电影一开始的鉴定中心,在高思远离开前,杜宏儒很寻常的对高思远说:“被害人是个女孩,她也是受害人,你们要考虑到她的情绪。”

一开始,观众们会下意识认为杜宏儒只是因为知道这是一个侵犯案,随口表达的关心。

但是在知道了杜宏儒是凶手后,他们则开始怀疑杜宏儒是否早就私下联系过,甚至亲自接触过张甜甜。

已经有豆友进行二刷,他发现杜宏儒说话那一瞬间,后背肌肉有微微的颤抖,似乎对于女孩的痛苦感同身受,这就是前后对照的细节。

至于高思远的表演也不遑多让。在《守门人》中,绝大部分的他是一个严苛的法律践行者。

因为法律规定,高思远敢于和自己的领导叫板,哪怕领导以革职作为威胁,他也不曾退缩。

当初看到这儿的时候,观众还为高思远的反抗而喝彩。毕竟谁在生活中没遇到过各种不准守规则的人?

然而高思远的“坚守”换一个背景就成为了观众眼中的不知变通。

也正是高思远从一而终的态度,才让最后高思远决定逮捕杜宏儒的时候,没让影院的观众们当场破口大骂。

起码,观众们都认可高思远是一个坚守自己信念的人。

可是看上去坚不可摧的高思远,在杨启明揭穿他曾经过往的时候,高思远又在镜头中展现出了脆弱的一面……

这两个二、三十年的老戏骨,在配角位置上磨练了那么久,他们的演技也还在观众的预料之中。

最让他们惊讶的还是奚芊芊在《守门人》中的表现。

没有办法,“张甜甜”这个角色和奚芊芊在现实中的形象差别实在太大了。

为了彰显出“张甜甜”在遭受侵犯前后变化,秦砚在电影之中安排了一些回忆的片段。

仅仅是几个镜头,便足以看到一个女人凋谢的过程。

虽然现在还没有枪版电影的出现,但是已经有观众把预告片中那个绝望的张甜甜,和奚芊芊之前的角色照片进行对比。

奚芊芊的身材变化肉眼可见。以前的奚芊芊虽然苗条,但是也算是正常的体重,但在《守门人》之中已经有一点病态的消瘦了。

因为奚芊芊为了《守门人》,在拍摄期间内减重8斤,已经远远超过她体重的5%了!这个医学上人体短时间内体重变化的健康区间。

哪怕不讨论演技,奚芊芊的付出与努力都是无可置疑的。更不要说奚芊芊本身的天赋与实力。

现在已经没有任何一个人会质疑奚芊芊的演技,也没有人再称呼她是花瓶了。

相比之下,“杨启明”虽然没有那么的突出,但也算是中规中矩,起码在《守门人》中,他的表演并不会拉低整体水平。

当然这和谢北杨的角色定位有关,一部电影不可能每一个角色都是主角。编剧和导演必须要分清楚主次。

这些都是正面的评论,但对于《守门人》不满意的观众也不在少数。

其中最主要的批评点就是——观众们看完《守门人》不会高兴,反而会处于一种长时间的不爽中。

这和秦砚之前的两部电影截然不同,《大笑江湖》带给人的是极致的喜悦,而《古宅》则是恐惧。

无论如何这两部电影看完了之后,观众们内心感觉到的都是舒畅,那是情绪被调动至极致后,才会出现的酣畅。

但是《守门人》不一样,整个故事没有哪一种情绪在明面上特别突出。

因为《守门人》压根就没有单纯表达某个主题,而是在挖掘着整个社会的复杂性。

这带来的后果就是当电影结束后,人们会感觉到困惑,会不断反思剧情,会去追问电影留给他们的问题。

“《守门人》是好电影,但是我没有爽到。”——这是热度最高的一条评论。

所以他们开始抨击:秦砚拍电影的水平越来越差。

当然也有一些专业人士指出了,这就是商业片和文艺片最大的区别,他们疯狂夸赞秦砚开始朝着文艺片转变。

毕竟现在整个市场就更加青睐商业片,有的人斥责秦砚不务正业,做一些会让后悔终生的事。

经过近一年的运行,现在的“怪味豆”的功能也越来越健全与丰富。比如专门供用户发布个人长篇文章的个人平台。

很快“怪味豆”就出现了一篇文章《秦砚一个意外成功的狂妄者》。

在这片文章中,秦砚被描述成了一个有一点点微末天赋的幸运儿,的确获得了很多导演一辈子都无法企及的成就,然后逐渐迷失了自我。

“秦砚本来在商业片上有点儿天赋,但是谁让整个电影圈都以冲击各种奖项为目标呢?”

甚至已经有人把《守门人》和之前《金牛奖》失利的事情联系起来。

“十月份的时候,秦砚导演冲击金牛奖失败,这对于一个年少成名的导演而言,自然无法接受。在采访之中,秦砚表示自己一定会用作品征服金牛奖的评委。”

“不难看出,最近上映的《守门人》藏着秦砚的野心。而金牛奖喜欢什么,不就是这些故作深沉的电影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