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筹备(第4/5页)

梁永丰训人的声音不断响起,说实话他也很意外秦砚居然会把所有年轻演员举在一起训练,这在港城也是难以想象的。

而且秦砚说过,如果谁最后不能达到他的标准,直接替换演员,连奚芊芊、谢北杨也不例外。

一开始杨振海、袁秋珊还有些将信将疑,但是开始训练后,他们看到奚芊芊对自己那个狠劲,全部被吓了一跳。

他们私下去问奚芊芊,为什么要那么拼命的训练,奚芊芊只是说了一句:“我第一次和秦砚合作,就是因为他原本合作的女演员连续迟到了三次。”

至于后来发生了什么,不用说大家都知道。谢北杨虽然没有这样的经历,但他对于秦砚的话可以说是言听计从,从来没有偷懒。

这把杨振海他们吓得够惨,他们可是好不容易才争取到这个机会,于是也开始拼命训练。

按照秦砚要求,梁永丰可以说是把几个人往死里操练,每个人都不顾形象地在健身房里哀嚎。

当然训练效果也相当明显,尤其是在健身房内脱下衣服后,每个人的体型都有所变化。

比如谢北杨的肩膀比以前稍微宽了一点,他手臂上的肌肉线条更加流畅。如果在戏中有紧身衣的打扮,谢北杨一旦发力,整个手臂的肌肉线条便会凸显出来,那种英武少年的气息会扑面而来。

梁永丰甚至都在思考要不要建议秦砚给谢北杨来个受伤的造型,肯定会具有反差的脆弱感。

至于奚芊芊和袁秋珊,虽然没有过于严苛的体能要求,但是给她们单独安排了形体课,让她们要展现出一个善于运动女性应有的形态。

这段时间可是把这些年轻人给折磨惨了。

大家都是学生,而且内心中还自诩为一个搞电影艺术的工作者。他们哪里体验过这样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上午三个小时的体能训练、下午两个小时的武术训练。

每天结束训练后,他们只想像一条狗一样趴在床上,哪里也不想去。最近他们朋友都没法在晚上见到他们,纷纷怀疑他们是不是搞对象、谈恋爱去了。

然而事实却是,他们和床铺爱得死去活来、难舍难分。

不过真正给他们压力的并不是梁永丰,而是秦砚。

一开始秦砚来健身房,其实是为了和梁永丰交流一些动作设计。最近他又在修改分镜,脑海中有很多不错的灵感。

同时也看看谢北杨他们这些年轻演员的体能到底如何,毕竟动作设计还是得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

但是看到了他们谢北杨他们的训练后,秦砚也心动了。

以前的他就是一个极其自律的人,在运动方面对于自己的要求也特别高。

而且秦砚锻炼身体并不是为了别人,他完全是享受自我折磨后的成就感。所以他虽然有着堪比男模的身材,但长年累月把自己包裹在正装之下,外人根本不得而知。

只有一次去海边度假,不小心被狗仔抓拍。世人才知道他的身材有多么的性感,秦砚的泳装照直接碾压国内的流量们。

不过从此之后,秦砚更加重视自己的隐私,再也不会出现在公共海滩,这也成为了很多人心中的一大憾事。

重生以来,秦砚也一直坚持锻炼。只不过前段时间剧本创作实在太折磨人了,他也没有时间保持基本锻炼,明显感觉自己的肌肉已经开始松弛。

看到谢北杨、杨振海他们锻炼到大汗淋漓的样子,秦砚自然心动。反正他这段时间也没有特别的忙碌,便一起加入了早上的体能训练。

明明都是同龄人,体能锻炼的时候却完全比不过秦砚。尤其是在秦砚因为出汗,将外套脱下后,谢北杨、杨振海等几个男生的求胜欲瞬间被激发。

为什么他们导演的身材会那么好!这是几个年轻演员的唯一想法!

男人,永远是一种充满斗争性的生物。尤其是和同龄人在一起,总是免不了各种奇奇怪怪的攀比。

好好的体能锻炼,因为秦砚的加入竟然成了奇怪的攀比大会。10KM配速跑、深蹲重量、手臂推力等等,一切皆可比赛。

后来中年演员们加入体能训练后,这种攀比之风,不仅没有削弱,反而越演越烈。

有几位年纪30多的中年男性演员,他们看着秦砚、谢北杨他们年轻精干的身体,然后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肚子上随着岁月而不断酝酿的“宝藏”,感觉遭到了来自年轻人的挑衅。

本来只是参加体态训练的他们,也自愿加入了早上的体能训练。健身房立刻就被整个剧组攻占。

不过也是秦砚的加入,快速拉近了秦砚和演员之间的距离,让接下来的很多工作都得以顺利开展。

而负责训练的梁永丰把这一切看在眼中,感叹了一句秦砚对于演员的掌控力实在太强了。他只有跟着自己师父的时候,在一些知名导演身上看到过,几乎可以说是令行禁止。

他现在无比期待电影开拍的那一天,他在剧组看到过太多的咖位之争、戏份斗争、明褒暗讽,他总觉得秦砚的剧组会和别人不一样。

除此训练之外,也还有很多工作等待着秦砚去完成。比如说场地的租赁、其他工作人员的确定、合同签订等各种问题。

华砚公司现在还不够健全,很多工作都需要秦砚亲力亲为。

在筹备期间,《古宅》在大陆上映一个半月,也下映了。《古宅》最后在大陆取得了1亿华夏币的总票房。

秦砚知道这个成绩在今年完全不够打,毕竟2002年可是会被誉为华国商业电影元年的年份,但是他也已经心满意足了。

这个数据已经基本上和2001年票房冠军《珍珠港》1.04亿持平,这无疑给整个电影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在国内上映期间,关于《古宅》和秦砚的报道就没有停止过。媒体们极尽全力去吹捧秦砚,在他们口中秦砚都快成为国产电影的希望了,同时对于秦砚的下一步电影更加期待。

比起之前秦砚高调出境,秦砚突然一反常态,谢绝了一切的采访,消失在公众视野中。

如果是上辈子的秦砚,恐怕还会为自己的成绩而沾沾自喜,但是现在的他,知道《古宅》的成功其实更多是天时地利人和罢了。

天时,入世之际、全球比赛。

地利,华国主场、国人吹捧。

人和,华影相助、名导蛰伏。

前段时间甚至出现一种声音说,《古宅》在国外都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那作为华国人必须要去支持。

当时华影集团的宣传部门也找过秦砚,问他是否要展开宣传,被秦砚直接拒绝。

这仅仅是一部恐怖片和爱国完全谈不上关系,他不希望强迫打着某些旗号去要求电影观众看自己不喜欢看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