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献俘(上)(第2/2页)

好在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虽然远远落后于他原来的时空,普通人对师道尊严,却看得远比他原来那个时空重。所以,当他坚决表现出退一步置身事外的意思,郭怒和任琮两个虽然不是完全理解,却都果断选择了服从。

“渭河旁边的作坊,从现在起,不再继续扩大。如果需要兴建新作坊的话,可以考虑转向扬州、建康、当涂等地!那边守着扬子江,水流更为充沛,并且当涂地下,应该埋着一个巨大的铁矿,品位很高。”既然已经达成了一致,张潜就不再继续解释为何要离开长安,想了想,开始着手对整个六神商行的发展方向进行调整。

“铁矿?”郭怒和任琮立刻喜上眉梢,异口同声地询问。

可不止是六神商行,这两年,郭家和任家,也没少在火炉、水炉子和马犁上赚钱。而这三样商品,全都是吃铁的大户,害得长安附近的铁矿价格常年居高不下,两家所生产的每件商品利润,则越来越薄。

如果在扬子江边上,能找到一个大型铁矿。借助扬子江充沛的水力,任、郭两家和六神商行,岂不是全都得赚翻?

并且无论建康,当涂还是扬州,都有水道直达运河。产品制造出来之后,可以卖到运河沿岸任何地方,比从长安向外运更为方便!

“铁矿,就在当涂。煤矿,应该在建康城的钟山一带。”回忆着后世马鞍山市的位置,张潜笑着点头。“运气好,甚至连金矿都能找到。马上过年了,没必要立刻采取行动。等过完了年,先由派遣些精干人手去那边摸一下底。采矿的事情,可以交给郭家和任家,商行的主要精力,放在兴建作坊上。”

“是!”郭怒和任琮齐齐拱手,丝毫不怀疑张潜隔着数千里远,怎么会对扬州、建康和当涂等地的矿产了如指掌!

“无论最后决定,将新作坊开设在哪,商行的分号,都跟着开过去。这样,咱们一路沿着运河,一路沿着丝绸古道,开设分号。很快,就能试试咱们手头的金饼和银饼,可不可以代替铜钱流动起来。”冲着二人点点头,张潜继续布置任务,每一刻钟时间,都不想浪费。

“能,肯定能。商行里边已经试过了。咱们的金饼和银饼,可比白马宗的那个凭条好用多了。”郭怒立刻接过话头,美滋滋地回应。“很多同行,都想加价买。但是大师兄你没回来之前,我和三师弟没敢答应。”

“暂时还是只用在咱们自己的商号,顶多再加上你们背后各自的家族,还有其他股东名下的产业!”张潜想了想,轻轻摇头,“白马宗如果不主动挑事,咱们就暂时避免跟他发生冲突。如果白马宗再敢挑事,咱们要么不还手,要么,就彻底将其击垮!”

“遵命!”郭怒和任琮两个,像将领一样肃立拱手,回答得信心十足。

张潜见了,少不得又要过问一下,六神商行如今的资金情况,以及一些具体的生产、运营、发展细节,并且根据自己在另一个时空学到的那些经济理论,做一些点拨。如此一来,时间就耗得久了,并且师兄弟三个越说越兴奋,越说越合拍,直到金鸡报晓,才忽然发现熬了整整一宿,赶紧各自回房去补觉。

第二天上午,张潜又拖着疲惫的身躯,返回了军营。一边跟有司核对押回来的俘虏和带回来的突厥人首级,一边指点周去疾、任五、周其、张思安等亲信将佐,带着弟兄们在校场上做针对性操练,以免大伙在接受神龙皇帝校阅之时,出现大的纰漏。

结果,在忙碌之中,时间就匆匆而过。当晚他连回家都来不及,干脆住在了军营里,跟将士们同甘共苦。

第三天上午,将士们用过朝食,顶盔掼甲,先在未央宫的御林军校场上集合。随即,将俘虏用囚车装了,将带回来的突厥将士首级,也象征性地装了整整四大马车,然后随着张潜一声令下,集体翻身上马,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向开远门。

按道理,未央宫距离长安城北的芳林门更近。然而,后突厥为祸大唐北方四十余年,令大唐君臣都深以为耻。如今,终于大仇得报,李显和韦后,都巴不得让全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赫赫武功。

所以,干脆舍进而求远,安排献俘将士从长安城西的开远门进入,先横穿半个长安城,到闲置多年的太极宫承天门前,接受校阅。待校阅完毕,再继续押着俘虏,横穿另外四分之一个长安城,一直到东市口,才拐弯朝北,走向大明宫。(注:太极宫地势低洼,而贞观之后长安一带降雨增多,洪涝严重。所以贞观八年,李世民命人修建了大明宫。)

张潜自己也有心,向天下人展示大唐边军的英武形象。所以,特意利用手中职权,提前一天,从军器监调了三千副盔甲过来。

正所谓,人在衣裳马在鞍,将士们原本就训练有素,穿上全新的麒麟铠和镔铁背心之后,愈发显得精神抖擞。伴着隆隆战鼓声和铁甲铿锵声策马列队前行,没等进城,锐气就直冲霄汉。

“好汉子!”

“好男儿!”

站在城门附近看热闹的百姓,虽然不通军务,但是,平素也没少看到御林飞骑和京兆府兵马是什么模样。两厢比较,高下立判,一个个忍不住立刻大声叫起了好来。

走在队伍中的张思安、逯得川、骆广厦等人,原本还有些紧张和自卑,听见长安城的百姓,居然主动为自己喝彩,顿时士气高涨。一个个,不约而同地,将头抬得更高,背挺得更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