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渡河(中)(第2/3页)

“有胆色,难得!”骆怀祖闻听,顿时就来了精神。十指交叉发力,将关节活动得咯咯作响,“你让他上来,问问他张都尉此刻身在何处?只要他能给出地方,我负责去救人。放心,三天之内,必然将张山长全须全尾地给你找回来。”

除了掌握着黑火药秘密的张潜,他其实不在乎任何人的生死。然而,白马宗趁他不在,绑架了他就职书院的山长,却等同于打了他的脸。所以,哪怕这次不让张潜支付任何代价,他也打算管上一管。

“那就请他到船上来一叙,你跟他说,我在客舱里备好了茶水等他!”事关张若虚的安危,张潜不可能镇定自若,然而,却知道此刻自己表现得越慌乱,越容易被对手所乘。干脆咬着牙吩咐了一句,然后大步走进了船舱。

郭敬答应一声,快步离去。郭怒和骆怀祖两人互相看了看,默契地一左一右,迎在了供乘客上下船只的舷梯口。

本以为,那慧缶和尚胆敢孤身一人前来跟张潜谈条件,肯定是个身怀绝技的“荆轲”。谁料想,待对方走到近前,才发现是一名老态龙钟的苦行僧。身上的葛布袈裟打了许多补丁,脚上的麻鞋,也早就露出了趾头。倒是被他当做凭证的那只酒葫芦,从上到下泛着莹润的光泽,很显然是被其终日拿在手里把玩惯了的,以至于表面都包了浆。

“阿弥陀佛,有劳二位了。还请二位,带贫僧去见张施主。”那老僧慧缶虽然模样老迈,说话的中气却很足。前脚刚刚踏上甲板,后脚就笑着向郭怒和骆怀祖吩咐。

“船马上就开了,上来之后,想下去可不容易!”不满意对方托大,骆怀祖皱着眉头,一语双关。

“无妨,贫僧原本目的就是搭顺风船过河。至于拜见张少监,其实只是顺路!”老僧慧缶笑得如同刚刚偷到了鸡的狐狸一般,对扑面而来的杀气,竟然毫无感觉。

宛若一拳砸中了空气,骆怀祖被闪得好生难受。然而,却不愿丢了面子。冷笑一声,转身就走。

老僧慧缶笑呵呵地跟上,一边东张西望,一边没皮没脸地套近乎,“这位壮士如何称呼?贫僧看你好生眼熟,却想不起来在何处曾经相遇过……”

“姓罗,你叫我罗大好了。至于眼熟就免了,罗某这辈子,最讨厌的人就是和尚。”骆怀祖回头看了对方一眼,冷冰冰地回应。

“和尚太多,难免良莠不齐,被人讨厌在所难免。”老僧慧缶倒是好脾气,明知道骆怀祖讨厌的就是自己,也不生气。只管顺着对方口风,笑呵呵说道。“但好人坏人,却不能光看穿没穿僧衣。否则,天下三百六十行,罗施主挨个行当看过去,就没有不讨厌的人了!”

“别的行当,我都不讨厌。”骆怀祖斗嘴,这辈子只输给过张潜,才不会轻易被一个老态龙钟的和尚驳倒。耸了耸肩,冷笑着道:“唯独讨厌穿僧衣的。十个里头,有九个难脱红尘。嘴里念着阿弥陀佛,心中想的却是男盗女娼,好酒好肉。”

“十个里头,九个难脱红尘,太少了,罗施主说得太少了!”老僧慧缶,丝毫不以骆怀祖的话为忤,笑了笑,轻轻摇头,“天下持戒牒的僧尼数以万计,依贫僧之见,甭说十个里头九个心思不在修行上,一百个里头能有一个看破红尘的,都是高估了。”

“嗯?”仿佛又一拳砸到空气上,骆怀祖再次被闪得好生难受,眉头挑了挑,冷笑着奚落,“呵呵,你这和尚,倒是坦诚。若是一百个和尚里头,九十九个都看不破红尘,天下还要那么多寺庙作甚?哪如全都拆掉盖学堂!”

“妙,妙!”慧缶闻听,立刻大笑着抚掌,“天下那么多学生,考中进士、明经,明算的学生,加起来都百不足一,还要学堂作甚?哪如全都拆了,盖成猪圈?”

没想到自己刚刚说出去的话,竟然被老和尚改头换面后直接送了回来,骆怀祖顿时被怼了措手不及。眼睛瞪了又瞪,一时半会儿,竟然根本找不出合适的话语来反击。

就在此刻,他脚下的甲板忽然晃了晃,却是郭怒有心吓唬老和尚,悄悄地命令船夫解开缆绳,扬帆启航。

骆怀祖武艺高强,双腿和双脚稍稍发力,就不动声色地让身体保持住了平衡。而那老和尚慧缶,却被晃得如同喝醉了酒一般,直接摔了个四脚朝天。

“小心!”见到老和尚被摔得凄惨,骆怀祖心中大乐。却装模作样伸出一只手,摆在距离甲板三尺高处,做势欲搀。

“多谢施主,啊呀!”老和尚慧缶挣扎着伸出手,去抓骆怀祖的手腕,却因为胳膊太短,抓了个空,再度重重地摔了下去,又一次四脚朝天。

酒葫芦“咕噜噜”地,在甲板上滚出了老远。恰好走过来的郭怒看到,立刻弯腰抢在了手里,仔细分辩。

那老和尚慧缶,躺在甲板上没人拉,反倒不着急往起站了。仰面朝天冲着郭怒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多谢施主帮忙。此物乃老友张翁若虚年初时所赠,表面还有他亲手烫下的字,摔坏了未免可惜。”

“嗯?”郭怒将信将疑,低头细看。果然,在葫芦表面,看到了“解忧”两个大字。分辨笔迹,确定为张若虚的手书无疑。

“你说什么?这葫芦你是什么时候得到的?”骆怀祖却敏锐地察觉到了时间不对,弯下腰,一把拉住了老和尚的手腕。

“哎呀,小心,施主小心老僧这把老骨头被你拆了。”老和尚借着骆怀祖的拉扯,轻飘飘站了起来,高声抱怨。仿佛真的在骆怀祖手里,吃了很大苦头一般。

“你说,这葫芦是什么时候拿到的?张山长在哪?”骆怀祖没心思再跟他绕弯子,用力将他扯到自己面前,居高临下地追问。

“年初,不是正月二十,就是二十五吧。”老和尚慧缶仿佛被吓了到了一般,满脸委屈地回应,“怎么了,这个葫芦要不得么?张山长又是怎么回事?啊呀,老僧想起来了,他说过,要去学堂里当山长。”

“别打岔,张山长此刻在哪?”骆怀祖坚决不肯上当,无论老和尚是满脸委屈,还是装作恍然大悟。

“他当然在渭南当他的山长啊,老僧有段日子没见到他了,正准备过去看望他,顺便将酒葫芦装满!”老和尚慧缶瞪圆眼睛,满脸无辜。

“你,你没有绑他的票?”骆怀祖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握在老和尚手腕处的手指,却在不知不觉间,放松了许多。

“绑票?阿弥陀佛!”老和尚慧缶趁机将手腕挣脱,后退两步,低声宣念佛号,“此话施主是从何而来?老夫跟实翁相交有三十余年,怎么可能起如此歹意?更何况,他每日无酒不欢,老夫绑了他的票,用不了三天就被他给喝穷了,哪有可能绑他小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