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艾草(第2/3页)

“阿爷,我在这儿!”一个极低的声音,忽然从泽水支流的河道中传了过来。隐约还带着几分战栗,“阿爷,你别喊那么大声。赶紧过来,河里头有钱,很多很多钱,还有,阿爷,好像还有银坨子……”

“你说啥?”王九成吓得一哆嗦,拎着镰刀直奔声音来源方向。“你再说一遍?你是谁,不要害我儿子!否则,老子跟你拼命!”

乡间一直有传说,山精水鬼想要害人,就会用各种方式,迷惑人的眼睛。骗人自己跳下水里淹死,或者走进深山被猛兽吃掉。而小孩子身上阳气不够旺,最容易成为山精水鬼的目标……

抱着跟山精水鬼拼个鱼死网破的打算,王九成发疯了一般,冲到了自驾儿子身旁。然而,却没发现任何妖邪,只有自家儿子,用衣服兜着一大堆黄灿灿和白亮亮的东西,冲着他吃吃傻笑。

“臭小子,你先上去,上岸去。”王九成用镰刀在半空中虚劈数下,以确定没有山精水鬼在儿子身边隐形。随即,用沾满了艾草汁水的手,用力揉自己的左眼。

左眼受到刺激,立刻流出眼泪。闭上右眼,透过绿色的泪光,他努力向儿子怀中看去。依旧是金灿灿和白亮亮一大堆,如假包换。再低头看向脚下的河水,却发现河水只到自己小腿肚子高,想淹死一只老鼠都难,跟更何况是十二岁的半大小子!

没有山精水鬼作妖,铜钱和银锭都是真的,就在河道中!强烈的幸福感,让王九成头晕目眩。顾不上再搭理已经走到岸边的儿子,他旋风般冲回自己的大柳条筐前,将里边的艾草兜底儿倒空,然后又旋风般冲回河道之中,弯腰快速捡钱。

大部分是通宝,只有很少的银锭。但是,王九成却不挑剔,无论是黄的还是白的,只要肉眼能看到,就尽数收入筐子中。转眼间,身边的铜钱和银锭就被捡得干干净净,他瞪圆了发红的眼睛,喘息着向上游扫视,旋即,就发现了更多的铜钱和银锭。

“把你兜着的铜钱和银子,先放进筐子里,然后下来帮忙!”扭头朝着儿子发出一声怪异的大吼,他迈步向铜钱和银锭走去,呼吸声沉重如牛。

然而,王润水却再一次违背了父亲的命令。手指着更上游的河道,身体抖得像筛糠,“阿爷,有人,那边有人。是,是死人,是个死和尚。”

“什么?”王九成吓了一哆嗦,手中刚才捞出来的铜钱,全都又掉回了水里。直起腰,快速顺着自家儿子手指方向看去,一具和尚的尸体,迅速进入了他的视线!

“噗通!”他将装着铜钱和银锭的柳条筐也丢在水里,哆嗦着迈开双腿,跌跌撞撞走向上游的尸体。随即,就发现了更多。

横七竖八的尸体,水中岸上都有,从河道中央一路排到寺庙的后门,全都是光头,身上背着大包小裹。掉在溪流的铜钱和银锭,只是其中很少一部分。靠近寺庙附近的血泊中,更多。

那些血泊已经发黑,周围挤满了乌鸦和苍蝇。听到王九成的脚步声靠近,“轰”地一声,乌鸦和苍蝇腾空而起,刹那间,天昏地暗!

……

“刺史,东郊白马寺昨夜被屠,寺中大小和尚,被杀了个干净。”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一个炸雷般的消息,就传入了泽州。

“消息属实?你,你们没弄错吧。这,这大端午的,可别听风就是雨!”泽州刺史吴良谋手扶桌案,欲哭无泪。

太倒霉了,真是倒了八辈子邪霉!他花了四千多吊买到刺史的官职,又花了三倍的价钱运作,直到今年三月,才终于补上了一个中州刺史。还没等开始往回收本儿,治下居然就发生一件惊天大案!

“没错,刺史!”录事参军姜楠哭丧着脸,连连摇头,“州衙的马快已经核实过了,东郊白马寺,从住持了嗔以下四十二名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被杀。全寺上下,只有两个刚刚入寺不到半年的小沙弥被凶手留了下来。”

“那,那还等什么?把,把小沙弥抓起来拷问啊!凶手如果不认识他们,为啥会对他们俩网开一面?!”吴良谋猛地跺了下脚,气急败坏地下令。“一定是小沙弥勾结了强盗,弄不好,那两个小沙弥,就是强盗故意送进白马寺的卧底,然后趁着别的和尚睡着之时,偷偷给强盗开了山门!对,肯定是这样。没人比我更懂里应外合了,快抓,快去抓那两个小沙弥,把他们的嘴巴撬开,不惜任何手段!”

“刺史英明!”司马夏延,录事萧健、胡列,以及七曹参军,全都躬身称赞。然而,却谁都没有主动上前接令。

不同于刺史吴良谋,他们的官职,要么是靠真才实学考上来的,要么是靠扎实的政绩,从底层一步步熬上来的。所以,大伙根本无需用脑子去想,也能知道自家刺史所下达的,是一道乱命。

小沙弥死里逃生,早就吓傻了,根本不用去抓。如果衙门能提供给他们一个地方暂住,哪怕是监牢,他们都会感恩戴德。至于从小沙弥嘴里问出来的情况,肯定都是强盗故意留下的线索,按照那些线索去查,最后结果保证是徒劳无功。

“那就去啊!”吴良谋用力跺脚,连声催促,“抓了小沙弥,问出强盗是谁,住在何处,立刻请都督府发兵剿灭!圣明天子在位,海清河晏,岂能容忍盗匪胡乱灭人满门?”

“启禀刺史,小沙弥已经指证过凶手了。山贼来自白王寨,由四当家齐墨带着,说是要给他们大当家,二当家和三当家报仇!”录事参军姜楠厚道,不忍心眼睁睁看着吴良谋出丑,继续哭丧着脸汇报。

“白王寨?白王寨在哪?这个名字怎么听起来好生耳熟?”吴良谋愣了愣,皱着眉头追问。随即,猛地用力拍打桌案,“哎呀,老子,老夫想起来了。白王寨,不是前几天谣传截杀秘书少监张潜,却倒霉踢到了大铁板的那伙山贼么?带队的那三位强盗头子,不是死在朔方军手里么?怎么又赖到白马寺头上了?!”

没人回答他的话,连最厚道的录事参军姜楠,都无奈地退到了一旁,低头装起了哑巴。

且不说山贼截杀秘书少监张潜的案子,目前只是“传言”,还没经过官府邸报证实。哪怕传言为真,将东山白马寺的案子,与这个案子硬往一起联系,也不是什么聪明选择。

管辖区域内发生一幢灭门案,即便追查不到凶手,最差结果,也不过是让刺史和县令的考绩难看一些,多花点钱打点,三年任期满了之后,不耽误转任或者升迁。而把灭门案,与截杀在任官员的案子搅在一起,最后结果,就彻底脱离当事者的掌控和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