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小学(上)(第2/3页)

随即,琴律和王之涣两个,以比舞剑还敏捷的动作,铺开一张白纸。王翰翻过青铜盒子,两手各自抓住盒子背后的一根木柄,稳稳朝白纸盖了下去。

“噗,噗,噗,噗……”一口气盖了七八下,王翰才终于停了手。然后,站在铺开的白纸旁,单手拎着青铜盒子,大喘特喘,仿佛刚刚在沙场上经历过一场生死对决一般。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在场中,最气定神闲地便是卫道。不需要任何人邀请,便自作主张地将白纸上刚刚印好的文字读了出来。

“好清楚的印品,可比雕版印刷强出太多!”终于明白王翰和张九龄等人刚才在干什么了,赞叹的话,从牧南风嘴里脱口而出。

虽然王翰练过武,膂力和手腕的灵活程度,都远远超过普通人。但扣除这层因素,青铜表面錾刻阳文印出来的文字清晰程度,依旧能够将雕版印刷出来的佛经,甩开十几条街。并且青铜沾了墨汁后,还不会变形,耐久程度,比木材更是强了上百倍!

然而,没等他话音落下,卫道已经又习惯性地开始抬杠,“清楚是比雕版印制清楚,但造价终究太高了些,即便用来印佛经,寻常商家,都不可能用得起!”

王翰也不反驳他,只是撇嘴冷笑。随即,快速拨动机关,将所有铜柱释放。紧跟着,又将其中若干铜柱捡出来重新排列增补,变成了另外一页文字。

依旧是张九龄帮忙涂墨,但接下来,操作青铜盒子的,却变成了琴律。只见她,峨眉轻蹙,嘴巴微张,如同跳舞般轻舒手臂,随即,迅速将手臂下压,“噗,噗,噗,噗……”,也一连串在白纸上盖了七八页文字,才心满意足地将青铜盒子交给王之涣,自己则看着白纸上印出来的文字,微笑点头。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卫道又不待任何人邀请,摇头晃脑地朗读,声音兴奋而高亢。

“并不需要每印一本书,就雕一次版!只要弄一套活字出来,天下之书,就无不可印。用昭兄真乃当世奇才,这番灵巧心思,王某拜服!”王之涣松动机关,一边将刚刚用过的铜活字,从盒子中释放出来,摆回车轮上原来的凹槽之中,一边低声感慨。

“如此,就不用再费力气抄书了。特别是最常用的开蒙书籍,一次印上它几千册,寻常小门小户,咬咬牙也能买得起!”张九龄想得更长远,手捋下颏,连连点头。一不小心,就将下巴抹成了漆黑色。

“即便不印千字文这种容易卖的书卷,将不同的书,都集中起来开印,成本也远低于雕版。并且印得越多,越是节省。铜活字只需一套,雕版的话,却是每页书必须一板!”王翰的总结,也很精辟,斜眼看了看卫道,将话头故意转向他先前提出的问题。

卫道被他看得脸上发烫,本能地梗起脖子,低声反驳,“我看未必!诸位都是读书人中的翘楚,自然做什么都一通百通。而寻常伙计,即便识字,从成千上万的铜活字中,挑出几百个来组成一篇,也得耗费一整天光阴。如此,看似节省了雕版的本钱,印一本书,花费的时间,却要成倍地增加!”

“纲经,此言差矣!”贺知章刚好放下了錾刀走过来看热闹,听了卫道的话,立刻笑着摇头。

说罢,不顾年纪大,他自己快速走到车轮旁,轻轻转动。沿着一根表面烫着拂菻字母“W”和汉字“乌”的车辐,将手指由内向外移动,最后落在一根表面烫着拂菻文“EI”和汉字“欸”的纬线上。在车辐与纬线交叉处右上方的凹槽内,找到了一个卫字。

随即,又快速转动车轮,以同样的手法,找出了几十个字,塞进了王之涣手指的青铜盒子里。

张九龄快速给盒子中的铜活字表面涂色,王之涣笑呵呵地在白纸上盖印。前后不过十几个呼吸时间,一篇新文字却已经跃然纸上。

“卫道,字纲经。年少好学,博闻强记。然天生爱与人争辩,并终日以此为乐。有道士慧眼观其魂魄,只见一门闩隐约于其脑后……”琴律抿着嘴,将白纸上的文字一一朗读。才读了一半儿,就乐得直不起腰来。

再看卫道本人,被羞了个面红耳赤。却不敢跟身为长者的贺知章去抬杠,讪讪地拱起手,低声说道:“世叔教训的极是!晚辈的老毛病刚才又犯了。此物用来印书,的确远比雕版方便。只是……”

习惯性地抬了一下,他随即就意识到了自己又犯了老毛病,赶紧用手捂住嘴巴,连声咳嗽,“咳咳,咳咳,咳咳……”

“只是什么?”贺知章却不肯轻易放过他,瞪圆了眼睛追问。

“只是,只是这车辐和纬线上的文字,又做何用?”卫道反应极快,果断将话头引向别处,“晚辈刚才看到,世叔是先沿着车辐找,然后又从内向外寻找纬线。应该是一种快速捡字的法门。不知世叔,可否能为晚辈解惑?”

“你倒是狡猾!”贺知章明知道他是在故意转移话题,却笑着瞪了他一眼,不再继续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让他难堪,“此物,名为转轮捡字排。这车辐和纬线,乃是两日来用昭和老夫共同所为。想法主要还是来自用昭,老夫不过在旁边给他查缺补漏!作用,类似于前隋陆法言的韵书。但使用起来,却简单了许多。”(注:韵书,古代研究文字发音的专著,已经有了拼音的雏形。其中陆法言的《切韵》,在唐代流传最广。)

唯恐大伙听不懂,故意留出了十几个呼吸时间,他才又笑着缓缓补充,“用昭将文字,分为二十三声,三十九韵。分别用铭刻于辐线与纬线之上。以同音文字和罗马文简化标记。声与韵相切,便是一个字的本音。而老夫以为,此法并不能将我大唐所有文字涵盖,所以增为二十八声,四十二韵。以凹槽盛放同声同韵之字,再以音调升降区别之,则可将大唐文字,涵盖九成半以上。剩余半成不常用之字,则留待日后继续酌情增补!”(注:现代汉语是二十三个声母,古代汉语发音复杂,所以声母和韵母会多一些。)

“如此,可就简单太多了。只要识字,便能用得了这铜活字。”卫道听得心悦诚服,在一旁连连点头。然而,却努力压了又压,才将自己想要说的后半截话,硬生生憋回了肚子里。

“想说就说,只要你说得有道理!”贺知章见了,顿时觉得他好笑又可怜,又瞪了他一眼,主动放宽了对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