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四章 余悸(第2/3页)

“看来还是你眼睛毒啊,恐怕这伙海盗这时候就觉得自己倒霉呢,”曹沫笑起来,跟斯特金、阿巴查、勃拉姆说道,“我们是早就察觉到异常,但想着引蛇出洞,现在还想着继续稳住对方,消息就几个人知道,没有再扩散出去。”

“塞隆·巴德利这个人你们应该没有听说过吧?”曹沫将目前所掌握的一些情况说给斯特金他们三人知道,“塞隆·巴德利与‘司机’到庄园造访,各个方面给人的感觉,都像是跑过来踩点的,我们就紧急连夜对他们的材料进行挖掘,监听他们的通话,之后发现他们极可能跟数年前的奎科妥思钻井大劫案有牵联,所以我们一开始就是有准备的……”

斯特金、阿巴查、勃拉姆都是目瞪口呆,很显然真正的秘密一时间叫他们有些难以消化,更难想象这边在有充分准备,并设下陷阱埋伏的情况下还死伤二十多人。

要是完全没有准备呢?

“你总有一种化险为夷的神奇魅力!”阿巴查也不敢想象要是没有提前察觉对方阴谋会是怎样的后果,但想到这些年来诸多事,也只能这么感慨的说一声。

斯特金、勃拉姆却也认同阿巴查的这个说法,毕竟这些年来,只要有所征兆,曹沫都能比任何人都敏锐的捕捉到,也许这才是天悦系能扎根、崛起的关键。

想想看,天悦系一路坎坷走来,当中有任何一劫没能跨过去,最终的结果可能早就面目全非了。

“副总统刚才又打电话过来,还是想代表总统赶到奥古塔来慰问你,他们应该非常担心天悦系从贝宁撤走……”谢思鹏待他们寒暄过,先汇报最紧要地说道。

曹沫想了一会儿,说道:“见一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我不会跟贝宁当局谈太多的事,主要还是你跟塔布曼找贝宁当局交涉——我们可以配合交出所有表面利于侦察的证据以及搜集证据的便利,也主动要赞助一部分破案经费。不过,不管怎么说,我们也要他们知道之所以会有这么糟糕的事件发生,是贝宁糟糕的治安现状造成的。昨夜遇袭的是我的庄园,但从科托努到波多诺伏二三十公里,副总统帕帕托博、部长帕博尼等等,他们有多少座庄园暴露在海盗的威胁之下?我相信这次袭击案,叫贝宁当局的高层人物也都心有余悸。你们跟贝宁当局高层接触时,要表达出对治安的担忧,还要跟他们清晰的表示,我正在重新审视之前的投资决定是否正确。当然,说这么多,目的还要争取科奈罗安全顾问公司武装人员的装备能放宽限制……”

塔布曼安全顾问公司,作为私人安保机构,在贝宁注册成立,能够装备一定规模的杀伤性枪械,却有严格的限制。

塔布曼安全顾问公司以往装备精良,主要体现在监听、监视设备以及车辆上,除此之外,枪械以轻武器为主,两架火箭筒、几把狙击枪,都已经有些违规了。

这一次,其实是塔布曼安全顾问公司合法争取在贝宁装备重型器械、添置武装快艇、武装直升机的机会。

要是埃文思基金会不肯善罢甘休,塔布曼安全顾问公司的武装快艇才能在公海跟装备精良的海盗艇进行对抗,防备他们会袭扰几内亚湾航运公司的船只。

这种可能性不是很高,毕竟埃文思基金会更怕暴露他们跟海盗的关系,吃过这次亏后怎么都要忍气吞声一段时间等风声过去,但有这么一次机会、有这么好的借口,为什么不对贝宁当局进行施压?

防弹车被速射机枪撕裂的场面,现在大家都还心有余悸。

再想想塞隆·巴德利的身份以及他们曾经历的乌弗·博尼亚密谋政变事件,西非各国的军队虽然训练很拉垮,军纪也不严,但恰恰如此,装备有重武器的军队以及地方民兵武装,有时候更令人担忧。

小塔布曼、谢思鹏都很清楚眼前的机会有多难得。

曹沫坐到沙发上,手捏着鼻头,想了一会儿,又跟周晗说道:“周晗,你这边将现有的线索整理一下,最终整理出一份文件出来,这份文件要达成这样一个效果,就是在遇袭事件发生后,我们抽丝剥茧的搜集一系列证据、线索,最终方向都指向奎科妥思?”

“……你打算怎么做?”周晗问道。

曹沫不惜亲身冒这么大的风险,除了引蛇出洞予以重创外,当然还要将这件事的所有价值都压榨出来。

不过,之前大家都马不停蹄的部署伏击、迎接海盗袭击,不敢有一丝疏忽,生怕哪个环节出错漏——最终多少还是靠了一点运气成分,总算将这个难熬的夜晚给熬了过去——但周晗都还没有怎么去深思袭击发生之后的局面要如何处理,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这一次的袭击事件。

现在才上午十点钟,不要说直接参与伏击的作战人员了,周晗都还有些惊魂不定,还没有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来。

“你是想着将线索指向奎科妥思,然后将袭击庄园的海盗,跟当年的奎科妥思钻井大劫案联系起来,再去主动联系朗化石油集团?”斯特金思维敏捷,第一时间猜到关键处,问道。

“得道者多助,又或者说多助者得道,总之任何时刻都要想着将我们的朋友搞得多多的,将我们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国内搞统战好像就是这个思路吧?看上去比较大而化之,有点老生常谈,但能坚持这个道理则不容易,”曹沫说道,“我刚才小眯了一会儿,就在想啊,朗化石油是被迫将人员都撤了出来,但你们谁去问问他们,他们是否甘心彻底放弃奎科妥思的海上油田?”

“联系朗化石油,我来负责!”斯特金振奋甚至可以说兴奋的主动请缨道。

奎科妥思,又或者说奎科拓,作为几内亚湾沿岸的一座滨海小镇,是一点都没有什么名气,但其近海油田的名气却很大,其水域浅、海域平静以及轻硫原油质量高、储量丰,长期以来受到诸多石油开采公司的青睐。

在过去二十年前,石油开采商在那里投资建造了三座半潜式采油平台,十年就做到日产三万桶原油。

朗化石油也是看好那里的石油资源才在二千年初通过谈判,出巨资从上家手里将奎科妥思油田收归旗下。

而朗化石油被迫将员工从奎科妥思撤出后,仅仅是每年定期派船过去维护,更长的时间,三座半潜式采油平台仅有几名武装雇佣军值守——在海盗频出的几内亚湾海域,后续竟然没有海盗疯狂的围拢过去,抢劫价值不菲的平台设备,这本身就极其蹊跷的。

不过,埃文思基金会旗下的林顿石油当时也仅仅是诸多竞争者之一,众说纷纭之下没有有力的直接证据,也很难将矛头直接指向埃文思基金会,毕竟别的竞争者也有可能是幕后黑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