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发现(第3/3页)

赛维义当局通过政变上台后,将黄金、石油、煤铁等矿产资源都征为国有,驱逐外国公司,斯特鲁黄金公司也是没有什么留恋,就放弃掉对德雷克金矿的勘探开采权,退出阿克瓦。

阿克瓦国家矿业集团曾试图开发德古克金矿,但最终因为成本太高、技术及资本实力有限而放弃。

这是阿克瓦公开的秘密。

曹沫之所以一开始就将主要目标放在德雷克金矿上,主要也是德雷克地区开采地底深层砂金的成本高昂,以当前的国际价格核算,差不多需要将综合开采率提高到90%以上,才能保证有一定的利润——也是因此将绝大部分有实力的竞争力排除在外,他们才能顺顺利利的跟阿克瓦当局签下合作勘探协议,当中没有横生枝节。

而卡布贾在阿克瓦传过来的这份材料,则指出斯特鲁黄金公司当初在德雷克的黄金勘探发现价值不高,主要是早期的勘探放在当初普遍认为更容易成矿的褶皱丘岭地带。而斯特鲁的技术人员之后研究发现,德雷克地区的平原地区乃是一条早就改道的古河流沉积所形成,其地底的斑岩层也非常容易成矿。

在赛维义发动政变之前,斯特鲁黄金公司遵循新的思路,在德雷克平原地区新打下两孔勘探井,最终在地底一百米的岩层深处,发现有高品位铜金矿形成的可能。

然而赛维义当局随后发动政变,阿克瓦政局混乱一片,最新的勘探发现都没有机会公开,斯特鲁黄金公司就被驱逐出阿克瓦,因此最后两孔勘探井的采样记录都变成尘封的秘密。

“富矿带厚二十米,铜品位4.69%,金品位4.52克每吨;非富矿区的铜品位平均达到1.5%,金1.7克每吨……”

材料里有记录当时两口勘探井采集到的矿石样品数据。

也许两口勘探井所能确认的信息还是太少了,当时勘探深度也极为有限,两口勘探井都不到两百米深,无法确认地底铜金矿储量规模到底有多大。

不过,此时找到卡布贾的矿工阿穆都迪,作为英国殖民者后裔,早年曾是斯特鲁黄金公司的高级地质工程师,曾亲自主持这两口勘探井的作业。

在赛维义当局发动政变后,斯特鲁黄金公司撤出阿克瓦,阿穆都迪却被抛弃下来,没能移民英国避难,在佩美坐了几年牢,就回到德雷克当了一名矿区工人谋生,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德雷克铜金矿以及德雷克整个地区的地质研究。

阿穆都迪研究认为德雷克西南地底的整个斑岩层都已经成矿——这跟斯特鲁黄金公司撤出阿克瓦时的研究还是有根本性的不同,当时还倾向认为德雷克斑岩层仅接触区小范围成矿,这对德雷克地底铜金矿储量的判断,将导致十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偏差。

“这么说,德雷克地底极可能存在一个超级铜金矿?”宋雨晴有些微的近视,凑过来看电脑屏幕打开的邮件,太过震惊,丰挺的胸膊亲昵的压到曹沫的肩膀上都没有有意的让开。

科奈罗水泥厂、菲利希安采金公司跟国内的合作,包括技术引进、设备采购以及人员培训及聘用,都是宋雨晴在负责,她心里很清楚这份尘封起来的材料以及阿穆都迪后续的研究意味着什么。

曹沫当然也很清楚,要是阿穆都迪后续近十年的研究方向没错,德雷克铜金矿的意义是储量可能极其丰富的铜矿石,而黄金则是伴生品。

曹沫还以为自己已经够镇定若素了,这一刻还禁不住想直接购买机票,飞回阿克瓦,跟阿穆都迪亲自面谈一下。

当然了,他知道匆忙赶回阿克瓦的意义并不大。

阿穆都迪的研究仅仅是理论性,他在过去几年时间,并没有条件对他的理论研究进行勘探验证,卡布贾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调整已经进场的勘探工作方向,第一是找到斯特鲁黄金公司当年开挖的旧井,对旧有材料进行核实验证,之后再在阿穆都迪的理论研究基础上,确认德雷克斑岩层的范围,选择开掘新的勘探井进行采样。

为确保德雷克的勘探工作能尽快出成果,曹沫让卡布贾将奥古塔、伊波古两个矿区的勘探队伍及设备都借调到德雷克,并另外调拨一千万美元给卡布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