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正向溪堂欢笑(第2/3页)

夏富是武将,自己骑马很快就到了,而青阳梦炎是文官骑不了马,乘着马车要慢不少,昨日傍晚才到东平。不过他文官面子大,与其它人商议了一番之后,决定在今日立秋这天举办一个入城仪式,三军联袂入城,标志着东平城正式被我皇宋收复啦!

“……今,百姓箪食壶浆,夹道相迎王师……”

东平城内,城北最大最为奢华的那处宅邸之中,严家家庙里,严忠范一身华服,跪在祖宗灵牌前,摇头晃脑地读着祷辞告慰祖宗。在他身边,还有几个弟弟和子侄辈,同样穿着礼服,深深埋着头跪在那里。

这也是今天入城仪式的一部分,严忠范现在起义归正了,自然要跟祖先们好好诉说一番。“我大宋”以孝治天下,合法性不就是这么来的嘛!

他面前,不仅严家各位先祖列于其上,连他二哥严忠济也被新做了个牌子放了上去。呃……现在他反了,远在京城的严忠济自然也凶多吉少,提前祭祀一下也没什么问题。

“……儿子带领严家重归大宋治下,祖宗回归王土之中,泉下可慰矣……”

严忠范声音洪亮地读着临时赶制出来的祝词,与其说是读给祖宗听的,不如说是读给周边的东海军和宋军诸人听的,不过文句狗屁不通,听得人昏昏欲睡。

“老夏,”谢光明听得实在不耐烦,戳了戳身边的夏有书,说起了悄悄话,“你觉得,我们得怎么处理这严忠范才好?”

夏有书之前在东海号上,昨天走水路赶了过来。现在战时状态,东平等计划外的新占领地区都实行军管,他就作为军委会的代表暂时领衔处理东平方面的事务。他叹了口气,说道:“老谢,你可真是给我们出了个大难题啊。”

谢光明尴尬地一笑。

当初他逼反严忠范的时候,觉得自己实在是英明神武,运筹帷幄一句话逼反敌方大将胜过千军万马这真是爽爆了,简直可以写小说了啊!

但是事后一想,我他妈这干的是什么破事啊……直接杀进去全抓了不是一了百了?现在留着此人,牌坊立起来了,反而杀也不是放也不是,简直是个烫手山芋啊!

夏有书摇摇头,又说道:“其实这也不一定是坏事。我想了想,当初我们不是想过在本土以西建立一片缓冲地带吗?现在来看,与其让东平被南边拿去,不如让严忠范继续当他的万户……不,东平节度使。东平地界今年被祸害得太惨,没几年缓不过来,我们拿过去也是负资产,还不如留他看着门呢。老严虽然战场上怂了点,但那是我们和蒙古人双方逼迫的结果,实际上他家还是很有根基的,应该能看好这个门。”

夏有书看了看周围,又悄悄指了一下正在前面为严忠范主持仪式的青阳梦炎,说道:“昨天我跟青阳摸了摸口风,他似乎也有类似的想法。不过他是出于大战略的考虑,把严忠范立为榜样,才好吸引其他蒙古世侯跟风啊。”

青阳梦炎本来打这场仗还有些不情不愿的,结果大胜之后也上头了,开始考虑更长远的大战略了。对于世侯们来说,他们在属地内生杀予夺的大权就是最大的利益,多少荣华富贵也换不去。如果宋朝想把严忠范树立为一个典型,吸引世侯来投,那就得学蒙古人那样,继续把他分封在东平,允诺给予他充分的自主权,如同唐季节度使一般……但这正是赵家大忌!

“啊?”谢光明吓了一跳,“南边能同意这事?他们老赵家不是以夺自己人的权为生的吗?”

“世界不一样了啊,现在蒙古人咄咄逼人,不放权怎么行?南边在两淮,在京湖,在四川,那些武将不已经跟割据差不多了吗?而且京东路地界上已经有了我们和李璮两个先例,再开一个也不是不行嘛。”

“等等……”谢光明盯着夏有书看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夏总参,你莫不是收了严忠范的贿赂,帮他游说来了吧?”

夏有书一愣,他还真没想到这茬,还能这样?对啊,还能这样啊!

他偷偷一拍大腿,说道:“对啊!你说的有理!我们应该以这事为筹码,讹严家一笔啊!他们自己的家业,应该他们自己争取去嘛,我们帮他们费心,适当收取点费用也是合理的嘛!你说我们该要什么?赔款、割地还是关税协定权?”

谢光明差点被他逗笑了,掐了一下胳膊,又摇头说道:“你说的有理,不过这事咱俩也决定不了,还是报上去让大会操心吧。但是我还是觉得,严家实在不靠谱,他家可是有墙头草传统的啊,说不定哪天……”

这时,他突然瞟到了右前方的夏富,眼前一亮,突然想到了什么,对夏有书附耳说了两句。

夏有书瞪大了眼:“这,这能行吗?”

谢光明嘿嘿一笑:“我看比严家够格多了。”

夏有书按着太阳穴道:“你刚才是不是说得先回去打报告来着?”

谢光明一摇头:“打了报告,要是过了,不还得先来试探试探他们?还不如先试探了再报回去呢。放心吧,我又不保证什么,不过是暗示一下而已,就算出了岔子也只是我一个人胡言乱语,没什么大不了的。”

说完,他潇洒地往前走去,走到夏富面前打了个招呼,说道:“少将军,辛苦了。”

夏富刚才也差点睡过去,见来了熟人,终于感觉解脱了一点,哈哈笑着说道:“啊哈哈,还好,谢兄的事我也听说了,一句话就让严伪万……严,严东平归正,实在是有古之名将遗风啊!”

谢光明听了他的吹捧,没有得意,反而做出一副悲愤的神情,摇头说道:“莫要提了,在下也是深深的后悔啊。你说,严忠范他家多年以来为鞑虏助纣为虐,杀害了多少我汉家儿郎?如今只要把手一举,摇身一变又是我大宋的一员重臣,照样有享不完的荣华富贵,这世上竟有如此不公平之事!”

夏富听了这话吓了一跳,赶紧拉住谢光明,又往四周看了一圈,竭力压低声音说道:“谢兄,此话可不能乱说!”

“什么乱说!”谢光明故作无意地提高了音调,引来周围一片侧目,但是旁人也不敢触怒这员东海大将,只装作没听见。严忠范眼观鼻鼻观心继续读着祭文,但耳朵不自觉地竖了起来。

于是谢光明又继续痛心疾首地说道:“夏兄!别的不说,就说您家吧,夏锦龟夏老将军,一生戎马,为大宋立下多少汗马功劳?守怀远,收鄂州,取宿州,下徐州,征亳州……这哪一件都是令我辈心生向往的大事啊!虎父无犬子,夏兄也不遑多让,这次泰山一战,夏兄可说居功甚伟,要不是夏兄身先士卒击溃严忠范部,我军如何能赢下前军一战?后来夏兄攻入蒙军大营,更是猪突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