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装睡(第2/2页)

李伯口中当今陛下,似乎和她感受到的不一样啊。

既然爱屋及乌,“苏言”出生时不顾山路远也要来看望,可自己来这个世界这些日子,新婚之际,倒也没见皇帝陛下送来贺礼之类事物。

大抵人世间兄弟姐妹的亲情,也会随着一方的逝世,日渐淡薄,再也分不出分毫给旁人的吧。

半晌,苏言才回过神来,自己摸黑起早是有要事在身。

此时不过卯时,是她昨晚突发奇想,要试试山里的野味,便到厨房来找个趁手的工具,上山采些野菜,此处偏远,说不定还能顺手采写药材,搭配着菜肴,倒是可以驱寒防病。

药草要新鲜的,入膳才不会苦,山庄里存着的药材自然不行。

她取了小铲子,又从杂物间拎起了个背篓,背在肩上。

“李伯,你这是在炒什么啊,这么香!”临走前,苏言闻着味儿,几乎被勾起了馋虫。

李伯正在锅里翻炒着,喷香的□□溢满厨房,朝着已经出去的苏言,一声大喊:“鸽子汤!”

“记得早点回来,喝汤!”

“知道啦,谢谢李伯!”两处声音遥相呼应。

……

冬天寒冷,早晨的地面铺满一层薄霜,土地有些打滑,又是上坡路,苏言不得不小心起来,扶着间隔的树干,一步一印。

候鸟南飞,蛇鼠栖眠,山林里寂静得可怕,只偶尔有麻雀声,她踩着枯枝落叶,半糜不烂的叶子便发出一声粘腻的轻响,也不知看不惯山林静寂的,是苏言还是这堆土壤肥料。

山林光秃秃的。

四周都是一样的景色。

灰败,萧条,枝桠上残余的枯叶随着风声哗哗地响。

苏言眼尖,在树底下看见一株很小的霜见草。

这种草较为稀少,只在深山老林里,且习性正如其名字——只有下霜的时候,才会从土里冒出一个小尖尖,估计是被紧实的土壤憋得不能透气。

寻常植物顶端为新生嫩芽,最为娇嫩,禁不得碰,稍稍用点力,分分钟给你表演个“碰瓷”,立马折断给你看。

关键是,寻常的植株顶端嫩芽一旦折断,再难以往高处生长,只能长些侧枝树叶,一般果农会刻意在合适的时候折断,免得果树光顾着疯涨,不顾那些嗷嗷待哺的子嗣们。

但这霜见草,实属异类,顶端格外坚硬,只要有需要,就能凭借那一点尖尖,破土而出。

自然,会有这个需要,是因为它本生长在土里,不见日光,只有冬季霜重的早晨,或是大雨倾盆的夏日,才会探出头。

为此,采药人愁尽了心思。

冬日下霜的时候本就不多,山里路途遥远,清早出发,到达后已过午时,早就看不着霜见草踪影,除非一夜宿于山林,清晨时分采摘,可冬季严寒不必夏日,此法也行不通。

自己倒是赶巧了。

她仔细铲开周围土壤,将其左右摇晃,连根拔起。

只见顶端虽坚硬,却是花苞的形状,看得出来一瓣一瓣的纹路,如翠玉剔透晶莹。

模样倒还挺别致。

听闻若是盛开,花瓣乃人间绝美,怪不得书里这种草,虽有治病的功效,却被京城贵族夫郎们追捧,价格自然也水涨船高。

苏言虽说对药草颇有兴趣,但也不至于见到一本虚构小说的药草,就铭记在心,会有印象纯属巧合。

也不算巧合,只是这小草……

《双宠》这本书里连配角的生平都能一笔带过,却偏偏详细交代了这样一株药草,哪怕是奇草,也未免太受偏爱了。

苏言叹了口气。

谁让谢明允喜欢呢。

他生性冷淡,难得有什么偏好,唯独对这种半花半草的植物最是喜爱。

这一株霜见草,花开如白玉,根生若冰晶。

苏言微怔,忽而一声轻笑。

谢明允常年一身青袍,配这颗小草,倒是正好。

眸中渐渐染上温柔的神色,她的目光落在翠玉般的霜见草上,又像是隔着这株微不足道的药草,想起某个如它一般柔软而又坚硬的人。

明明自相矛盾,却能共存于一身。

掌心长短的霜见草落在苏言手心,被软帕密密实实地包裹着,只露出顶芽和根部,被采摘的人小心翼翼地揣进了袖口。

苏言又挖了些野菜,天寒地冻时候,只有一些根茎类野菜,土壤也硬,因此有些费力,花了不少时间。

她走进山林深处,心说药草倒是好采,而且这里药草种类十分多样,滋补炖汤再合适不过。

若是早点回去,还能赶上李伯的鸽子汤。

手上的动作下意识加快,背篓装了小半,过了一会儿,她掂量着差不多了,便在树皮上擦去铲子上的泥土,收拾着打算回去。

顺着记忆中来时的路,苏言走了片刻,忽然发现有什么不对。

她看着脚下,周围的土地再正常不过。

但正常反而意味着某种不正常,她来时毕竟是上坡路,略微施力迈步,留下了浅浅的足迹。

而此时的脚下,空空荡荡不见痕迹。

完了……

走错方向了。

苏言愣住了,周围一片光秃秃的树枝,分不清东南西北,更别说这里是背阳面,山头正好遮住了居住的山庄。

她……也许……大概……

迷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