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第3/4页)

看着东方旭和的德行,依稀记起当年拍《山城起歌》那个占她便宜的藏传佛教制片人弟子,只想把这俩人一起弄死。

唐湖暗中琢磨怎么稳准狠地戳中老男人最忌讳的地方,脑内突然响起一道电子音。

‘等等,宿主难道没有发现,你这次一条金句都没有点亮吗?’

‘有么?’

唐湖将视线从电脑屏幕上移开,沉浸在系统里,才发现那些金灿灿的成就图标已经很久没有亮起。

换作以往系统成就早该被她刷爆了才对,怎么回事?

唐湖蹙眉,见w233不予回应,才试探着问:‘……难道是缺乏说服力?’

点亮成就需要做到两点,其一是她主动传达观点,其二则是受众认可。

前者她做得一向到位,现在却出了问题,那就是没有满足第二点。

系统不能直接影响现实,所以w233锁定东方旭和是“燕云十八骑”这个汉人之光的证据无法展示给第三方,唐湖找不到其他证据,说出来更难以服众。

而“东方旭和”的挡箭牌是传统文化,他只要守住这点,不暴露骂人的小号,同样喜爱传统文化的粉丝当然吃定这套。

唐湖决定从其他方面入手,鼠标移到那行“华夏祭祖会会长”的简介时,心头一跳。

【@东方旭和:

201x年4月14日

今年的春日祭祖会有幸邀到各位同袍,午时,祭祖会正式开始,吾领众祭官拾级而上,步步叩拜至祭坛,一燃香烛,二奉瓜果,虽无三牲,心意可鉴。而后共游西湖,此情此景,岂不美哉?[图片][图片]】

这是他去年发的微博,配图数张,一群青年人穿着红黑配色的宽袍大袖,低眉垂首,表情肃穆。

唐湖最先注意的却是,那些祭祖行礼的都是男人。

评论区早已有人提问:“东方叔,怎么没有女袍子去祭祖会呀?”

东方旭和回复:“女同袍们也去啦,只是按照先祖传统,女性不得参加祭祀,所以她们都在旁边等着呢~但是叔拍了其他照片哦。”

提问的女粉没有提出任何异议,欣然接受说辞。

不得不说,这位粉丝真是……太有传统女性的美德了!

唐湖将页面保存下来,仿照东方旭和小号写的那篇《壮大华夏男儿群体之我见》,开始好好讲道理。

【@一只福禄:在?出来复兴传统文化了。

首先明白一个问题,什么是传统文化?】

想来,大部分人理解的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是“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敢为天下先”。

但大部分生在红旗下的都忘了,那些传统好事,可一样都没轮到女人身上。

读书当自强是男人,封侯拜相是男人,称王称帝的还是男人。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终受益的都是男人,哪怕有几个在传统文化层层围困下杀出来的女性,数量也屈指可数。

那么传统文化下的大部分女人在干什么?

战争时出身高贵的负责和亲,一般平民当当两脚羊充饥,和平年代又不能白天种地晚上中举,只能“白天来种地,夜晚来纺棉”。

你这边裹小脚痛得要死要活,那边还有大文学家作诗感叹。

宋朝苏轼有首戏作词,“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赞美女子脚上穿着丝罗袜,如同在水上行走一般美妙。

词的下阙更有意思:“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

这句词大致是说,女子穿着宫廷样式的鞋,然而这样的两只小脚走路就困难。纤细美妙的程度很难说清,得把这双小脚托在手掌上看。

细细品来,的确妙极。

作词人知道裹小脚痛苦,可毕竟没有痛在自己身上,所以甚至还有心情欣赏。

苏大诗人在当时还不算完全忽视女性苦难的,但总甩不脱时代的局限性。

人的悲欢从来不相通,他们嫌她们矫情。

而现代呼吁的复兴传统,是让男人娶处女,或者优先爬到社会上层掌控资源,就连不让女人上桌吃饭,也是现在某些地区的传统美德。

哪怕复兴过程中用上了女人,需要向女人卖衣服赚钱,等复兴之后绝对不会有女性参与其中的身影,东方旭和举办的祭祖会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且不是个例。

——他们主张复兴的文化,是男人的文化。

……

唐湖打完最后一行字,认认真真地点击发送,半小时后,脑海中便响起完成系统成就的提示音。

‘叮咚,您已点亮高级成就,增加积分100点。’

碎片化模式让越来越多的人难以看下长篇大论,但显然,她的关注者读完后基本认可这篇歪理邪说。

当然,任何时候也都不缺质疑的人。

【xx:这个东方旭和真的恶心……明明店铺里一多半都是女装,办个聚会还不让女人参加!】

【xx:我大概懂博主在说什么,但你为何不能客观看待这个圈子?拿裹小脚来举例属于强行黑,现在女的还穿高跟鞋呢。】

【xx:我认识不少钻研你口中“不过一件衣服”的人,他们明明那么努力收集资料、做学术,如果以圈内的个别现象抨击整个群体,未免太以偏概全。】

【xx:东方旭和只是一小部分人!我们整体还是很好的!!有的祭祖会可以让女同袍出席!!!】

对则我方战友,错则敌人抹黑,极端教徒负责搞大新闻,温和教徒负责开除粉籍。

唐湖都把这招看腻了,调侃着回复:“搞服饰研究的学者没说自己混哪个圈子,倒贴传统文化女人们配吗?反正我不配。”

不过她也明白自诩清醒的粉丝在急什么。

五千年文化沉淀中的精华,诗词歌赋,穿衣饮茶,建筑纺织,造纸印刷,难道不是好东西吗?

当然是了,那该怎么做?

两个字就能解释一切,拿来。

有用者为我所用,没用的不说弃如敝履,暂时扔进博物馆也是好的,等有用的时候再拿出来呗。

这样才不必在别人的圈子里守规矩,在别人的语境里找平等。

只在自己地盘上做主人。

——那么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还有人不知道?

——估计因为爱复兴传统文化的女人初中就辍学回家了,而鲁迅这篇《拿来主义》属于高中语文必修知识点。

……

不管怎么说,东方旭和被爆出禁止女人参加祭祖会后,洗地的女粉一时少了大半。

连“一只福禄”最近的评论区画风,损人时的句子都变成“在?出来复兴传统文化”了。

东方旭和内伤至极。

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以往爱用的那招“挂你全家”,面对讲道理的唐湖也不好使。

所幸东方小馆还能卖出去衣服,那几百个订单足以收回这段时间的损失,甚至有得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