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3/3页)

魏景和:“这石炭耐烧,比木炭温度更高,火力更强,将军觉得是不是于冶铁更有帮助?”

不用魏景和说太透,战止戈已经能想到其中的好处了,看向手里的黑石头目光灼热。要是能用来冶铁,锻造出更多的兵器,大虞朝的兵器强大了,何愁打不赢仗。

“你说这石头在哪?你先同我一道去查探一番,确认这黑石的所再位置在入宫禀明皇上。”战止戈将他口中的黑石小心翼翼放到盒子里,转身就出门吩咐人去牵马。

魏景和正有此意,带上石头跟上去。

——

战止戈派了几队人马寻了一日,总算找到了黑石的所在,确认地方后,战止戈让人盯着,翌日便带着魏景和再次直奔京城。

一模一样的场景,大家又看到镇国公带着顺义县的县令疾奔入城了,这一次谁也不敢再猜大虞要完,而是猜这县令又要通过镇国公拍什么马屁。

干旱过后,京城虽然没有县城那样萧条,但是街上也没多少人,往常鳞次栉比的摊子都没几个了。

京城各大臣一听闻魏景和又进京了,一个个赶紧派人去打听,上次一不留意就给他搞出了个红薯,这次听说又是抱着个盒子来的,也不知道又发现什么了。

是的,承光帝回来后召见朝臣,洋洋洒洒地说了魏景和发现一高产作物的事,让一直想靠力挺皇上立功的臣子们看到了希望,也让一直觉得大虞要完的臣子们开始惶惶不安。

说好的大虞朝要完呢?半路杀出个魏景和是怎么一回事?

唯有左相依然迷之自信大虞要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等改朝换代,却不知他相信的了灯大师已经回来过了。

承光帝去了趟顺义县回来,忙得连后宫都不去了。

大虞朝这两年没有赋税收上来,国库空空,未来一年可能收上来的也不多,这是个问题。还有各地渎职的地方官处理问题,各地百姓安置安抚的问题,他真是恨不得朝廷能多出几个像魏景和这般个干实事,总有法子为朝廷分忧的人才。

听说魏景和来了,承光帝赶紧把人传进来。

等人一进来,看到魏景和手里捧着的盒子,承光帝眼睛就亮了,不知道魏景和这次又给他带来什么惊喜。

没等人行完礼,承光帝就直接免礼了,笑吟吟地问,“魏卿此次又给朕带来何物?”

“请皇上过目。”魏景和恭敬地呈上盒子。

周善赶紧接过来,打开来看到里面的东西也愣了下,拿去呈给承光帝。

承光帝看到盒子里拳头大的黑石头也怔住了,要不是所处这个位置没人敢愚弄他,他都要怀疑这是在耍他玩了。

“魏卿说说这石头怎么了。”承光帝绝不承认自己没有欣赏的眼光。

“起禀皇上,这是一块可以当柴烧的石头,详细的微臣已经写在折子里了,请皇上过目。”魏景和拿出早就准备好的折子。

承光帝听说这石头能烧,第一个想法就是不信,遂又想到了灯大师说魏景和是拯救天下的福星,就将信将疑地打开折子来看。

折子上用少量精准的词说明了石头的发现及用法,还有已经探得的地点,简单明了,比大部分大臣堆砌辞藻好太多了,本来一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愣是叫他们写满了整张折子。

等看到用这石头也许可以有利于打造兵器的时候,承光帝激动了,拍案叫绝,“好! ”

他放下折子,目光灼灼地看向魏景和,这就是个宝藏啊,非但没有因为了灯大师的话而骄傲自大,反而更加努力为百姓谋福祉,为大虞尽心尽力,要不是担心太惹眼,他都想派暗卫保护他了。

若是大虞朝失去这么个人才,将是大虞朝天大的损失。

承光帝叫人送来火炉,为了能更快看到效果,便将石头砸碎放到炭火上烧,等亲眼看到这碎石当真一点点燃起来了,心里更是激动。

这石头可燃为薪,即便不能用来冶铁锻造兵器,用途也广泛,在他在位期间发现的,就是他的一大功绩。

“行止,你派人去将这石头……石炭挖出来,拿到军器局试试,消息暂时封锁。” 承光帝下令,已然将这石炭当成铁矿金矿般看待。

煤的事说完了,魏景和斟酌了下,再度拱手,“皇上,微臣还有一事要禀。”

承光帝看魏景和变得凝重的脸,有种不好的预感,“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