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侯爷打脸宝典(十八)(第4/9页)

于氏目不转睛望着君锦玉的一双眼眸中,隐隐流露出几分动容,她指尖将将触上君锦玉白皙小脸。

谢嫣却搁下筷子,拭去嘴角油渍,看着她笑吟吟道:“半个月前还见你与兄长在后花园里散心,当时看着还好端端的,也没有现在这样憔悴,怎么半个月一过,就瘦成了这副样子?”

君锦玉呼吸一窒,愣愣道:“你……”

“本来我就不是什么铁石心肠之人,看着你身子骨憔悴到了这个境地也不会袖手旁观,你大可央求我几句就成,万万没有必要折磨自己的身子。依我看……母妃,既然玉妹妹她认错的态度着实诚恳,您不若看在我的面子上,解了玉妹妹的足。”

她这番话,顺着于氏的心意娓娓道来,听上去极其受用。于氏见了君锦玉这副样子,本就有解她禁足的想法,只是如今由谢嫣水到渠成说出来,便尽显她为人宽宏大度、胸襟广阔。

于氏嗔怪道:“也就是你不计较这些,要是换做旁人,指不定又要怎么落井下石。”

君锦玉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明明请求祖母解禁这桩事,是哥哥亲自为她求来的,不成想她未向母妃说些什么,这常嫣嫣居然如此大言不惭,竟将功劳全都揽到自个儿的身上。

眼下她得以出院子,反倒是像沾了她常嫣嫣的光似的。

君锦玉胸中压着一团怒火,只是她低声下气再三自言自己的不是,才难得令于氏消了火气。

假使又重蹈赏菊会那日的覆辙,被常嫣嫣这等厚颜无耻的做派,激得再次失去了理智,指不定老太妃与于氏又要如何责罚她。

君锦玉强忍心头怒火,眼眶都憋得微微有些发红,看向于氏时便平白多了几分羞愧与楚楚可怜的韵味。

她思索片刻,盈盈朝着谢嫣一拜,质地轻软的裙摆在足边散成一朵花,含羞带怯道:“妹妹并非有意冒犯姐姐,还望嫣姐姐早日原谅锦玉……”

谢嫣挑了挑眉,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这君锦玉被拘了一个月,多日不见,她别的没有什么长进,忍辱负重的心性反倒增长不少。

碍于于氏同诸多下人在场,何况宽恕君锦玉的言辞还是谢嫣首先提出的,她要是还抓着这点陈年旧事死死不放,倒显得她虚情假意。

谢嫣落落大方上前扶起她,眉间喜悦难当,浓密眼睫遮挡下的眼眸却透着几分审视:“妹妹想开了便好,我们若是相处得不好,也叫母妃为难。”

君锦玉垂下眼睛,衣袖下的双手紧紧绞在一处,她低低道:“嫣姐姐说的在理。”

有君锦玉坐在身侧,这顿饭谢嫣总吃的食不知味。

她草草吃完一碗,便寻了个借口遁回景梅苑。

景梅苑四处静悄悄的,刀疤他们几个端着海碗,正有说有笑蹲在院子里吃饭,谢嫣环顾一圈,有些疑惑道:“容大郎他不在府里?”

小个子摸摸嘴巴上的油,放下手里碗筷“蹭”

地一下站起身子,他摇头道:“容大郎他家中近来事多,他姐姐带着他外甥回了娘家,自然是要回去接待的。”

容太后是何等彪悍霸气的女子,也是半点怠慢的,谢嫣很是理解地点点头:“知道了。”

小个子干巴巴笑了两声,精瘦的脸皮上,顿时显出一种极其一言难尽的笑。

他目光躲躲闪闪,小声嗫嚅道:“有件事,我不知应不应该与老大您说……”

谢嫣两眼一黑:“你莫非又是赌瘾上头,欠了银子?”

“不是不是!”

小个子急不可耐连连摆手,“我自从跟了老大讨饭吃,早就戒掉了赌瘾,哪里还会死不悔改再去外头赌钱……就是就是……”

谢嫣摸不清他这般吞吞吐吐到底想要说些什么,只得耐着性子等他说完。

小个子憋了半天也没憋出个所以然,反而是刀疤看不下去,一巴掌呼上他的脑壳,嫌弃道:“去去去,说不出口,就由老子来说。”

小个子愤愤踩他一脚,末了才心不甘情不愿闭上了口,瞪大两只眼珠子直勾勾盯着刀疤瞧。

“有件事不知当不当讲,”刀疤挠挠头,苦思冥想一会子,发觉自己怎么也回忆不起事先想好的说辞,又扭头去问小个子,“你打算同老大说些什么来着……”

小个子:“……”

谢嫣:“……”

她也不指望这几个大大咧咧的糙汉子能说些什么,他们几个人闹做一团,谢嫣插不上嘴,只得领着春芷往卧房里走。

数日匆匆而过,眨眼间便到了入宫的日子。

八王爷的生辰筵由宫里一手操办,容太后特意拨了一座宽敞的宫阙,供给八王爷差遣。

谢嫣不得不钦佩起容太后的胆识,虽然将八王爷这群乌合之众请进宫里一举,多有膈应,但宫里暗卫守将众多,即便八王爷图谋些什么,在皇城这个偌大的牢笼里,也翻不出什么花样。

城中的更夫打过四更,君恪就已出府前往宫里上朝。

只是老太妃在这个节骨眼上突然染上风寒,于氏不放心留她一人待在府里,只能允谢嫣独自前去。

宴席定在傍晚,思及君恪来往皇城与王府之间多有不便,于氏与老太妃商量再三,便定下由刀疤几个护送谢嫣入了皇城,再由君恪等在城门前迎接。

未出阁的姑娘头一回出远门,于氏自是放心不下,见谢嫣收拾齐整出了屋子,于氏先是眼前一亮,而后忧愁涌上心头,忧心忡忡提醒她:“万万不可与春芷他们走散,入了皇城就要跟紧你哥哥……”

谢嫣指着五大三粗的刀疤,又比了比自己手心的茧子,朗声笑道:“母妃尽管在府里等着我回来,我们都会些拳脚功夫,寻常小混混见了我,躲还来不及,又岂敢自寻死路滋事。”

纵然对刀疤他们几个的能耐很是信任,于氏仍有些心神不宁,若不是对锦玉并不算放心,今日也是要由锦玉陪着嫣嫣去的。

她守在府门前,不甚安心地看着几个车夫一丝不苟地套着缰绳。

看着看着,余光陡然留意其中一个的身形气度与容大郎有些相似,于氏惊喜若狂,连忙上前叫住他。

容倾闻声回眸,他扶了扶头顶的斗笠,拱手作揖:“见过王妃。”

不知怎的,甫一瞧见容大郎也随众人护送嫣嫣入宫,于氏就觉得心中彻底安定下来。

于氏见过不少世家子嗣,就算她格外中意邵祭酒的独子,可平心而论,纵然邵捷年少成名,相貌家世人品皆挑不出什么差错,他也不及眼前这个青年的十中之一。

念及容大郎的出身,于氏不由得又是一阵唏嘘。

她目光柔如絮雪,扫过容倾面容上时,又生出点点慈爱:“你做事一向稳重,有你送嫣嫣前去,我也算彻底安心。”

容倾头低得越发谦恭:“王妃尽管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