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第2/2页)

不过此时事情还没尘埃落定,他不能先行表明态度,于是只批复了个“已阅”,发了下去。

林海峰和禹祈安看到这样的回复,心中都在猜测,种花家恐怕要有大动作了。

果然,一个星期后。

《种花全民日报》发表了——[废除票券!正利县试行用RMB购物集市]的文章。

文内不仅对比了集市开通后正利县的变化,还详细描写了人们对于集市的看法。

林海峰看报纸上只有“禹祈安”的名字,而没有自己的名字,黝黑的双眸浮上暖意,看来他们也考虑到了此事传扬后,自己将要遭受到的非议,所以才不署自己的名字。

心暖的同时,又为禹祈安捏了一把汗,生怕他挺不住人们反应过来后的狂风骤雨,不过人们要反应过来至少也要两三天后,他这两三天可以做做心理准备。

但他估算错了,人们只用了一夜时间就反应过来了。

这种“废除票券,推广RMB流通的”自由集市模式,在一夜之间,火遍了全国的同时亦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引发了一系列争论。

人们照样分成支持、中立、反对三派。

人数最多的支持者认为确实该把RMB流通起来,原因有两条:一,RMB的流通从报纸刊登的对比来看,确实是能提高人民的生活;二,种花家正在与世界接轨,所以更要推广主流货币。

中立派则是一幅随便你们做啥决定,反正我有票有钱或者我没钱没票,你们想怎么做都影响不到我。

反对派的言论很是激烈,大家纷纷指责禹祈安这是“开倒车、复辟资本主义道路。”

更有人阴谋化禹祈安,说他居心叵测,为此还有人把他家世扒了个底朝天。

眼看事情要朝奇怪的方向发展,种花日报当机立断的腾出一页版面来堪诉各方观点言论。

此举措,迅速吸引了民众的心神,大家再没闲工夫关注禹祈安是何人了,而是撸起袖子给报社写信,写的都是反驳与自己意见不合言论的内容。

被反驳的人再写信反驳回来,反驳的人收到回复再反驳回去……

于是,许多人隔空在报纸上开展了一张辩论大会。

这让吃瓜群众们看的脑子都不够用了,一会觉得甲方说的对,但看过回复又觉得乙方说的有道理。

就在支持方渐渐占了上风,两方吵得面红耳赤时,种花日报又刊登了一条内容——“组织决定在南海关创办试行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通过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鼓励外商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

有位老人,踏出了他改革的第一步。

此消息一出,许多反对者骤然息声,他们觉得自己已经领会到了上级的精神。

果然。

组织在一个星期后发表了组织的指示——“民众经济基础才是国之根本,我们要给人民经济上更大的自由度,如此才来寻找能让生产力更快更好发展的方法。”

简而言之也就是组织同意废除票券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