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第2/3页)

挂了电话之后,苏青玉长出了一口气。

成了成了。有母猪了,还有猪仔了。

苏青玉又想着,心里就兴奋。

但是想到钱的事儿,她就搓了搓手。

一千多可不是小数目,大队这边今年办的事情多,还真拿不出来。就算之前的一千多,那也是八十多户社员们买猪崽子凑的钱呢。

可惜这会儿又不能贷款。

这个钱从哪里来呢?

“苏知青啊,你又来了?”

吴主任来综合办公室这边找其他干事安排工作,就看到苏青玉在电话边上挤眉弄眼的。

苏青玉一看到吴主任,顿时心里一跳,然后笑了起来,“吴主任,我这还打算去您办公室找您呢。”

吴主任将文件扔给通讯员,让他去给各个大队那边宣传关于教育方面的通知。这才端着搪瓷杯子道,“走,去办公室谈。”

苏青玉赶紧跟了过去,一路上千回百转的思索着该咋从吴主任手里弄钱。

进了办公室,吴主任就让她别客气,自己倒水喝。

苏青玉笑着道,“这就不用啦,我是找您谈正紧事儿的。”

吴主任自己喝了口茶,问道,“是说你们队里猪仔的事儿?我和你说,这事儿我真帮不了忙。这些猪仔都是县里养殖场统一管理的。每年咱需要多少,提前做计划,上面给批多少。都是提前一年报的,你们落后太多了。现在能剩一些给你们就不错了。也别挑剔。”

“这事儿我们已经解决了。”苏青玉笑着道。

吴主任眉头一挑,“昨天你们队长还来这边找何书记呢,何书记都为难了。”

苏青玉道,“所以今天咱们自己就解决了。今天我来找您,也是为了和您说这事儿,但是不是让你们解决问题,而是想为公社解决问题。”

吴主任道,“咱们有啥问题要解决?”

“也是猪仔的事儿。吴主任,通过这次我们队里猪仔这事儿之后,我们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咱公社太依赖县里了,这样不好。一旦出现个临时状况,太耽误事儿了。比如今年咱们队里临时要养猪仔,但是又弄不到猪仔,这不就耽误一年的发展吗?”

吴主任点头,“提前做计划就好。”

“计划赶不上变化啊。咱这么大一个公社,这么多的大队,说实在的,猪仔需求量太大了。而且每次咱还不能挑,太被动了。咱公社的干部们都是干实事的,不会去县里走啥关系,所以咱们很吃亏。“

吴主任辩解道,“我们这样才是正确的,这才是思想正确。”

当然,实际情况是,公社也想往上面走走关系,人家领导看不上啊。别的公社更富裕,县里更重视。

苏青玉道,“对,这当然是正确的,但是这也说明,我们很被动。我以点见面,认为解决猪仔问题,也是我们公社大问题。所以这次,我们也想到办法帮助公社解决这一问题。就是不知道,公社这边有没有这个一劳永逸的想法。如果有,这次绝对是一个机会,我们公社会得到非常大的便宜。”

吴主任一听能占便宜,心里动了动。一下子想到了公社的烧砖厂。

他装作不在意的点了根烟,“什么便宜?”

苏青玉神秘兮兮道,“我们有渠道,从海城那边弄到母猪,价格便宜,品种优良。还包培育技术。关键是都是成年的母猪,回来就能让它们下崽,不需要咱自己养的。很快就能见到收益啊。扣除咱们前期养猪成本和时间,绝对值当。”

吴主任坐直了身子,“有多少?”

“大概十来头。毕竟是大事,我也不好一下子弄太多,公社这边只怕也不敢承担这么大的损失,是不是?”

吴主任点点头,这事儿毕竟是第一次干,确实不能承担太大风险。而且公社也谈不上富裕。砖瓦厂还没开始盈利呢。下面的公粮倒是交上来了,可也往县里拉了,没留下多少。

苏青玉道,“吴主任,这事儿紧急了,公社如果需要,就尽快做决定。要不然那边就把母猪弄到别的地方去了。你们也知道,母猪抢手。一年能产两胎,会生的,一胎能生十来头的呢。这一年得赚多少钱啊。十头能赚多少?”

“消息确定了吗?”吴主任心动的问道。

“我刚打电话确定的。立马就和您汇报消息了。”

吴主任站起来了,“你等着,我去找何书记。”

他说着,立马就往隔壁办公室去了。

趁着他走了,苏青玉立马从自己背的斜挎包里拿出一个搪瓷杯子,然后倒了热水喝,边喝边往自己脑门上擦汗。

很快,吴主任就过来喊她,让她去何书记办公室谈话。

苏青玉赶紧调整了一下情绪,然后信心满满的到了何书记办公室。朱社长也在里面坐着。

“何书记好,朱社长。”

何书记和朱社长笑着点点头。

“小苏啊,又是你啊,你可一直在为公社考虑问题啊。”何书记对于这种能解决问题的同志当然是欣赏的。

给公社解决问题,那也是给他解决问题。

苏青玉真诚道,“公社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我来这里插队,但我的根也在红旗公社。”

何书记知道她的情况,就和朱社长解释了一下。

朱社长笑着道,“还是咱本地的呢,难怪这么真诚。”

苏青玉道,“我也是希望大伙儿都越过越好,这次机会来了,我就想着咱公社了。觉得机会挺难得的。”

何书记点点头,“事情老吴和我们说过了。就是不知道还需要多少钱。”

“具体价格得到时候按照实际算,成年老母猪都得养一两年了,重量不会太轻,我知道的是有两百多斤,人家给的价格是按照猪肉价格算,这价格可算便宜啦。如果定十头,咱尽量控制重量,让总价在两千五以内,回本比较快。”

成年老母猪这个价格也不算贵了。关键是现在还买不到。那些养殖场把好猪都留着做种猪了。他们挑选的种猪那都是能生好养的。

听到这个数据,何书记三人都沉默了片刻,思考着这笔钱对公社来说到底算不算紧缺。

要说拿,那也拿的出来。毕竟好歹是个公社呢。

十头成年老母猪,一年算两胎,一次咋样也是几十头猪崽子,一年就能回本啊。

何书记又问道,“真包技术,咱队里可没有这个经验。”

苏青玉道,“因为我们队里也要养猪,所以安排了人去大养殖场那边专门学的技术。我们另外还安排了几名知青同志去学兽医。”

吴主任惊讶道,“你们搞的这么周到?”

“养猪也是大事儿,咱承担不起风险。”苏青玉认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