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第3/5页)

她板着脸道,“瞎说,咋可能耽误劳动力工作呢,在那爷奶这样在家里待着的,一年就能养两头肥猪,”

苏奶奶道,“咱也能养?”

苏青玉点头,“就每天喂点吃的,打扫一下猪圈就成了。”

苏奶奶有些担心道,“听说养猪难,猪吃的多,要不然养不肥。要是生病了那可糟糕了。”

“我会一些,回头咱再请人教教。没啥大问题的。总比现在这样好。咱队里每家每户都有老人在家里,让他们下地也不合适,在家里还能帮着养猪,一头猪养得好,一年也能有一百多斤呢。”

苏奶奶听到苏青玉这话,顿时惊喜道,“现在市面上猪肉都要八毛钱一斤了,这要是养猪啦,一年就能赚大几十吧。”

苏青玉道,“奶,不止呢,一家肯定能养两头吧。不过除掉成本啥的,也能有一百多收入呢。”

苏奶奶一听,激动的就骂起来了,“狗日的苏有福,咋这些好事儿不和咱说呢。还说不好。”

苏青玉虽然不满苏有福的做法,但是也不想让苏家人去外面说苏有福的不好,显得落井下石了。就解释道,“奶,养猪虽然好,但是也存在一定风险的。万一没养起来咋办?有福叔估计也是这么考虑的。”

苏卫国担心道,“那,那到底养猪好不好啊?”

苏青玉抿了抿嘴,“哥,这种地都要怕干旱呢,咱还不是年年种?干啥都是有风险的,就看你敢不敢做。这要是成了,家家户户能增加收入了,咱队里也不用给大伙儿补贴了。没准一两年,大家这房子都换成砖瓦房了。到时候谁都要念着你这个大队长的好。”

苏卫国扒拉了一下自己的头发,“嘿嘿嘿,我也不计较这些。”然后又一本正经道, “青玉啊,那啥,等吃完饭,咱就和大队开个会吧,现在也是要抓猪崽子的时候了,我还瞅着大队拿钱买猪崽子呢,要是让社员自家买,咱大队就不用买了。就是一次需要买的猪崽子多,也不知道社员们乐不乐意买,”

苏青玉道,“这不强求,第一年只要有人自己养了,年底卖了钱,第二年都不需要宣传,大家都要跟着学的。咱只要把技术交给大伙儿就行了。”

“你说得对。”苏卫国立马点头。

苏奶奶咧着嘴笑,“反正我是要养的,我有钱。”

青玉可是给了她钱的,正好买小猪崽养。以后她和老伴儿可不是吃闲饭的人了。那可是一年要赚一百多块钱的。

吃完饭,苏卫国就去开会了。

苏青玉也跟着一起,毕竟以后如果队里养猪,那肯定是需要糠的,这整个大队,他们加米厂的糠最多,到时候能帮着养猪的社员们收糠。

如今的大队干部里面,苏卫国说话是越发的有分量了。底气也越来越足。

毕竟他说的事儿,总能够得到社员们的支持。

有了群众基础,其他干部们也不能反驳。

就是这次养猪的事儿,大伙儿心里有些犹豫。

这也和之前苏有福当大队长时期养成的风气有关。

苏有福就是利用分肉的机会,给自家多分肉,大队长这么做了,其他干部们自然有样学样。他们就算没像苏有福那样过分,但是好歹也能沾点便宜。一旦养殖场取消,让社员们自己养猪,以后就没机会了。

苏青玉从他们闪躲的眼神就看出来了,心里又把苏有福给骂了一句,这老叔真是把人给带坏了。

她举手发言,“我觉得养猪对我们都是有利的事儿。大家想想,咱们养殖场每年能分多少肉啊,顶天了一家分几斤。就过个年,一下子吃完了,做成咸肉吃也不得劲儿。可是要是咱自己养猪就不一样了,国家分肉票。咋样也有十几二十几的,咱一个月吃一斤肉,吃一年都吃不完。还能顿顿吃新鲜的。多好啊。最主要是,咱吃的堂堂正正,谁也不能说咱多了。”

大队干部们:“……”

苏青玉又道,“别的不说,就说今年我卫国哥当大队长,他也就分那么点肉,可想而知其他人能吃到多少了。还不如自己养猪来的痛快。而且这取消养猪场,节省下来的钱,咱们还能用来做其他方面的事儿。对大队,对社员,那都是有好处的。”

苏青玉这话没明说,但是大家也都听出来了。他们这多吃肉的事儿,其他人也是知道的,最起码苏青玉是知道的。而且按青玉这意思,以后卫国家里也不会占便宜,其他人就更不能了。

虽然对此有些难以接受 ,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了。反正要是不养猪,以后还这么分肉,大家都占不了便宜。

仔细一考虑,这养猪的事儿确实要变变了。

最起码,自家条件好,可以多弄两头小猪仔养着,以后分肉能分更多呢。在加米厂那边弄米糠也更方便。

一番利弊考虑,大队部的干部们都投了赞成票。

大伙儿刚散会呢,公社这边的通讯员就过来送消息了。

通讯员过来是通知两件事儿。

先说的最主要的事儿就是红旗公社各位领导上午开了大会,会议主题就是针对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通知,让大队干部们在自己大队里进行宣传,鼓励社员们送适龄儿童进小学初中念书。”

苏卫国一听,乐呵呵道,“咱大队就是这么干的,连学校都建起来了呢。”

其他干部们也觉得特别幸运,他们建学校的事儿,那可真是符合公社的安排了。

再一想到这学校是苏青玉提议建立的,顿时觉得苏青玉就和福星一样的,这运气也太好了。

他们还在乐呵,通讯员又说了另外一个通知,经过公社领导的考察,觉得苏青玉同志思想积极,很符合入党积极分子的标准,鼓励她写入党申请书加入组织。

说是鼓励加入,其实已经是内定了。

写了申请书,经过考察期,合格之后,那就是板上钉钉的党员了。

这会儿可不是谁都是党员的。哪怕是大队干部也不是各个都是党员。比如现在的大队部里面,也就苏卫国之前因为要当大队长,政治面貌要过得去,所以公社让他写了入党申请书。

还有就是妇联主任当了多年的主任,这才成了党员。

如果当初大队部里面党员多,苏卫国这大队长还真没这么容易当上去。光是政治面貌就输了。

现在苏青玉这个年纪轻轻的,还没来多久的知青直接就被点名要求写入党申请书。

可见公社对她的看重。

张主任笑着道,“青玉啊,你这娃也太有本事啦,连公社领导都重视你。”

苏青玉大概猜出是啥原因了,笑着道,“可能是因为建学校的事儿,之前砖块的事儿不是都是我去公社和领导们谈的吗,他们可能觉得我对建学校这事儿很积极,就给我这个机会了。其实我觉得这都是大家的功劳,要不是大家配合,咱这学校也建不起来啊。下次我去公社一定要和领导们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