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职场扛把子小孟串儿(第2/3页)

那天晚上,孟串儿啥也没干,没准备选题,没准备问题,没准备背景资料,只是反复百度陈大志的所有影像,照片视频都不放过,那个人正面的,侧面的,背影的,直到他五官变得立体,然后深深扎根于脑细胞的每个角落。

闭上眼睛就是这个人,音容笑貌,一言一行全能想象出来,她没睡,一夜都沉浸在这个人的形象里,试着爱上你的采访对象,是她做过演员之后独家的采访技巧。

一早五点半就开始化妆,弄发型,换了一身职业装,踩了一双10厘米的小高跟,这样就有180的身高了,漂亮不漂亮两说,显眼就行。

六点半她跟清洁阿姨一起进了会场,拿笔记本电脑占了个除嘉宾席外最中间的位置,然后站在酒店大门口等了俩小时,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会议接待呢,只不过她叼着烟有点煞风景。

一辆黑色奥迪经过红地毯停下来,一身黑色西装,180左右身高,身材瘦削,头发向后梳得纹丝不乱,带了一副银框眼镜的男人走下车来,气质儒雅而疏离——没错!陈大志,就是这货!孟串儿踩着高跟鞋调整好微笑迎过去,一边走一边大声说:“陈行,好久不见。”

他满面笑容地冲她走过来,礼貌性接住她递过来的手,语气客气而有些许疑惑:“好久不见……嗯?我好像……不认识你?”

她继续微笑,有一丝得逞后的奸诈:“现在不就认识了嘛,自我介绍一下,我叫孟串儿,时光周报记者,我想……”

还没等说完,他也保持一样的尬笑摆手道:“今天我不方便回答,这是我老师的金融终身成就奖的颁奖论坛,我总不能喧宾夺主夺到我老师的头上对不对?请您体谅一下,不好意思。”

孟串儿笑着冷哼了一声:“好呀,那我就……一直,跟着您,直到您同意为止。”

这男的跟她对视了五秒,有一点非表情控制的不屑:“你随便吧。”

迎面走过来一个西装革履胸口带着嘉宾鲜花,年龄跟他差不多气势也差不多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的男人,孟串儿迅速瞄了一眼他的胸牌,也是个商业银行的行长。

“大志,好久不见,怪不得你都隐身了,身边跟一个这么高的美女。”

陈大志连连摇手:“她不是……她是记者……她……”

哪里容他说完,她见缝插针地快一步夹在两人中间:“哎呀,别解释了,越解释越乱,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时光周报的记者,我叫孟串儿,希望您像咱们陈行一样提携我,照顾我。”

“唰”的两道目光,一个带着了然,一个带着惊恐;一个来自于这个过来寒暄的男人,一个来自于陈大志。

还没来得及说下一句话,就又从会场里面走过来一个出来抽烟的同样的男人:“哈,两位老同学一位美女在开心地聊什么呢?”

不等他俩说话孟串儿又插嘴:“聊陈行今儿没带金丝眼镜呢。”

旁边男的又是一哆嗦,因为她查了所有他参加论坛的照片,全是金丝眼镜,今儿换了个银框刚好拿这个说事。

陈大志没等这个可怕的调查记者再开口,直接拽着她去了角落,他知道再这样胡搅蛮缠下去,要么挨个费劲解释没法正常开会,要么被人误会,跟女人在公开场合扯上关系与他的身份地位绝对是个麻烦。

他跟她平视了几秒钟然后叹口气有些笑模样地说:“姑娘我服了你了,你有什么需求吗?”

孟串儿换回刚才的微笑,软糯地回了一句:“需求很简单呀,您最开始不是没听我说完嘛,要您一个专访。”

“行行行,一会我会抽个空档,你看我的脸色然后跟我一起出来。”

一句话让她变成嗅到了腥味的猫,竖起浑身的汗毛说:“这可是您说的,我手中的录音笔可都录下来了,如果您说话不算话,我就想写什么写什么,中托银行为进系统性重要银行掩盖重大不良资产,出现致命隐患,截至目前为止,该行总行行长陈大志知情却无任何回应。”

他无奈苦笑:“算我倒霉,碰上你这样的。”

说完他溜了,走到第一排开会,她也知趣地不再纠缠,坐在会场中间,紧张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大概过了四十分钟左右,陈大志弓着腰悄悄从座位上挪出来,目光四处搜寻,孟串儿火速伸了一下手臂,他使了个向外走的眼色,她随即站起来跟出去。

意想不到的是,显然不只她一个记者这样机敏,呼啦啦一群人,全是同行,拿着长枪短炮撒丫子一起往外跑。那个速度基本就是鹰见兔,10厘米的高跟鞋此刻变成了累赘,她把高跟鞋脱了提在手里,赤脚跟着跑出去。已经来不及,陈大志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旁边央视摄影记者直拿摄像机怼她:“往后让让,挡我镜头了。”

“挡你妈X,借了老子的光还他妈瞎BI BI。”这一着急就爆粗口的破习惯这么多年就没改过,哥们儿一听这话立刻回头瞪了孟串儿一眼,那一眼像是在说,你TM个傻X要不是看你是个女的老子一拳把你肋巴扇子打折了。

陈大志秘书在维持秩序,也在安抚七嘴八舌的记者,每个人都在抢着把话筒举在前面争抢着问着一样或者不一样的问题。

陈大志一看已经躲不开了,表现得非常有风度,双手举在刚过肩的位置平摊微笑向众记者说:“找个大一点的会议室,我们详细聊聊。”

每个领域的记者都有心中的明星,大众所熟识的一般都是演艺圈,陈大志这个人和他的头衔对于财经记者而言相当于影视界的陈道明,一举一动皆是新闻,沉默皱眉都能上第二天财经版面的头条。

乌泱泱一群记者簇拥着他走到一个超级大的能容纳至少七八十人的会议室,孟串儿左钻右钻屁股一抬挤在他身边的位置坐定。然后就开始了漫长而繁琐的提问回复的过程,有个央媒的二百五,一看就是个新手,轮到她的时候,这丫头弱弱地说:“请问您能讲一下您做工人时候的过往吗?”

所有在场的同行都跟看郭德纲于谦相声似的“噫——”了一长声,能逮到这种重磅级别的采访嘉宾,不问点专业的财经问题,谁关心你当工人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啊?

那丫头低着头不再吭一声,孟串儿有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同情了她一下,谁又不是从新人过来的?谁又天生就是某一领域的专家?每个人都跟婊子似的,笑话别人的淫荡,然后劈开腿自己赚钱。

但是同情过后她有点担心局势,因为论专业,她也只是比那丫头强点经验,但绝对比不上在场的各位,而眼前的陈大志明显是时间有限,同行们似乎都能熟背中托银行的各种具体数据,营收、净利润、存贷比、不良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