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入夜,几道黑影从大梁宫……(第2/4页)

那情不移疯癫之事,正是他一手促成的,乖儿理想远大,虽进步飞快,却一直在用的是下策,他也不愿意拔苗助长,便只能在后面夯下地基。

作为两朝帝王身边的大太监,他对离间计最高的理解是,帝王身边的只有两种大臣,他喜欢的,他不喜欢的。

强大的权利给了帝王先天的便宜,他人“性”当中便奢侈的祛除了灰“色”只留喜恶,便是忠臣良将,如帝王心里厌恶,前途便只是那样了,不喜欢了就随时能丢出去了。

这一夜佘青岭睡的十分安逸,却在天亮的时候被人恶心到了。

他被迫起来,靠在床上,披着衣裳不掩厌恶的看着江太后身边的太监翁尽忠说:“我不去!”

翁尽忠笑眯眯的接过小太监送来的暖鞋,还亲手帮佘青岭摆好,这才温声劝道:“您这不是为难我么,太后也是好意,她怕您一个人过节,这才请您后面去,这,您要是不去?好歹给老奴个原由吧?您这随随便便三个字儿飞出来,老奴接不住啊!”

他伸出手让佘青岭搭着,还亲手侍奉他洗漱,等他坐在桌子边预备用膳了,这位祖宗才开恩说到:“就说我回老宅了。”

翁尽忠吓了一跳,赶紧劝阻道:“哎呦祖宗!你这是何苦,那边荒成个那样了,住不得人了!回去也是难受,你这不是打皇爷跟老太太脸么?得,今儿就当我没来成不成?”

说完,他也不等佘青岭说什么,带着人便落荒而逃了。

佘青岭面无表情的端起碗认真用膳,这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这样的事情每月就总有几次。

那是外家,他与皇爷的外家,虽这个外家如今迫切想转换门庭,想回到前朝那个被全天下读书人认同敬仰的清贵门庭,可他不愿意,皇爷更不愿意,那么郑家便只能作为皇家贵戚过活着,这朝堂的话语权是不要想了。

帝王不喜欢喽。

他在御前晃悠,郑行云就只能去礼部,这就是他的报复,而这份明面上的报复,郑家清楚,皇爷清楚,太后清楚,只天下人不清楚罢了。

大家都知道,皇爷不过是郑太后养子,血脉上还没有自己接近,这下一代帝王还认这个贵戚么?天知道!

佘青岭吃了个半饱便放下碗筷,披了大氅去看天,心里骂了一句艹蛋的玩意儿,骂完就继续忙自己的去了。

他每天都骂天,然而也没有更倒霉的事情发生了。

佘青岭走了一会子,那翁尽忠又匆忙的跑了过来,太后命他说自己病了,他只能大雪天两头跑,等到了地方见佘青岭不在了,他便长长出一口气,有些哀伤的看着自己干儿子道:“儿子,你说爹这是啥命?咱家现在最怕就是过节,一到过节这腿儿便要细两圈儿……”

嘴里嘟嘟囔囔的上了竹轿,翁总管又冒着雪花去至后宫老太后处复命。

他说完,便做出惶恐的样儿请罪。

郑太后闻言,便一把揪下头顶上的带子,老人家倒是个好脾气的,她也不气恼,就笑笑,自己利落的坐起来对翁伴伴道:“得了,得了!你也别装了,这一年多他也不识大体惯了,哀家招惹不起那倔老头儿,他是我爹!哀家也招惹不起这小倔驴,他是我外甥!“逼”的太狠,哀,嗨!我下去怎么见我妹妹去?行了,阿蛮那孩子等了一早起了,可怜的,就摊上这样的长辈儿,你去跟他说一下,好歹让孩子回家有个交代。”

翁伴伴点点头,转身便去了。

陈大胜并不知道自己干爹又遇到了为难,他昨夜跟三位堂兄吃的多了些,早上起来便反酒,头痛的要炸开,吃了两碗醒酒的汤水才好些。

等到他能爬起来了,却已是巳时初刻,待穿好衣裳,脚落了地七茜儿才撩开帘子进屋道:“今儿家里不开灶,我去老太太那边吃,你去老陶家吃去!”

陈大胜闻言便面“露”疑“惑”,七茜儿过来,接过春分手里的金扣蹀躞腰带亲给陈大胜扎,陈大胜也不说话就支架着手臂随她安排。

腰带扎好,七茜儿又将一些价值五贯,八贯的玉佩,上了丝绦的玉环往他身上挂,边挂边说:“她家跟爹走的儿子回来了,我也不知道回来几个?又来了他家几个孙子辈儿的,一会儿你去了总要见人的,就随便解下这些做见面礼吧。”

说到这里她有些气恼:“那就是一家不要脸的!不知道咱家在请福锅么?偏要说什么只单请你一个,就恶心死我了。”

将最后的小牛皮褡裢给陈大胜挂上,七茜儿就拍拍他的腰道:“去吧!我怕他们太不要脸,这里还给你预备了二十几个小花生,人多了,你就一把掏个俩三的随便给吧,这才给咱家送了点壮锅的礼,回头他家就要讨回去,你说恶不恶心?”

陈大胜到底憋不住笑了,却先接过春分端上来的漱口水,连清了三次口他才敢开口跟七茜儿说话。

如今他这种讲究是越发的多了,自己却没发觉。

等到嘴里去了昨夜的闷味儿,陈大胜才揽过七茜儿道:“忍忍吧,左邻右舍的,面儿上过去就得了。咱家前头埋人,老太太吃了俩月的素,人老陶太太带着全家女眷在青雀庵陪着,人跟着老太太到现在也是六年多的交情了,这人活着就躲不过恶心,她成日子在咱老太太面前巴结为啥?这都快顶了李婆子的工了,不就想求方便么。”

七茜儿气恼,伸手拍了他肩膀下白眼道:“去了什么都不许应承!”

陈大胜立刻点头:“那是!”

也不敢啊!

如此,陈大胜便披着挂了紫貂里的绒布面大氅出门。他家离老陶太太家就是几十步的距离,出了亲卫巷斜对门就是。

等出了亲卫巷陈大胜便笑了,无它,他老陈家请客,请戏是上下两场,全唱的大本戏,如此这周围十里八乡的就来了不少看客。

他家是在庆丰城门口施锅的,人家老陶家也会来事儿,就在家门口也支了一口大锅,却煮的是热水,方便那些看戏的来喝的。

这闹的就像他家开福锅一般。

怪不得自己娘子不喜欢呢,这也太会算计了。

陈大胜现在到算得是喜怒不形于“色”,他顶着一张往常的憨厚脸,就笑眯眯的往老陶家门口走。

等绕过一大堆排队取水的看客来到老陶家门口,便看到老陶太太家的那个叫“乳”名状元的孩子蹦起来往屋里跑。

没多久,便呼啦啦出来一大堆人,打头的有一位他见过,那个抢了那卷锦的周继宗,后面还有一位面目与他仿佛的,却也不知道叫什么?

只这两位精神有些蔫吧,就霜打了一般。

老陶太太被孙子扶着亲出来迎接,见到陈大胜欢喜的都不成了,她满面是笑的出来扶着膝盖说:“哎呀我的经历老爷!这可等了您一早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