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第3/3页)

明苏命他们去商议,拟个条陈上来,说说当如何救济。

眼下看来,是已拟好了。

她便回了垂拱殿。

这一议,便议到了夜里,郑宓照旧来给她送晚膳,听闻陛下正在议事,便提着晚膳在偏殿等候,想着等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若仍不得空,便命人上御膳,几位大臣勤于政事,也该赐下晚膳才是。

但明苏一早便吩咐过,只要太后娘娘来了,便要与她禀一声、于是小宦官入殿禀报太后娘娘送了晚膳来时,户部尚书闻言,笑着说了一句:“太后娘娘又来给陛下送晚膳了?”

中书令也道:“太后娘娘待陛下当真慈爱,连晚膳这等小事都亲自过问。”

两位大臣只是随口一说,赞颂天家亲情罢了,但明苏心怀不轨,自然有些心虚。

待议完了事,再去偏殿,郑宓已不在了,她留下的晚膳,倒是在炉上煨着,仍是温热。

明苏用了膳,又看了几本奏折,外头的天色早已黑透。

太上皇迁宫后,宫中好似骤然间清明干净起来,连大殿都亮堂了许多。明苏将今日的政事都理过,便欲回寝殿歇着。

垂拱殿是理政之所,登基前她歇在偏殿,登基后便不好这么不讲究了,需择一寝殿。

太上皇原先的寝殿,她自然不想要,且又怀着不能为人道的心思,故意挑拣了好半天,方选中了距慈明殿最近的那座文德殿做了寝殿。

她到了文德殿,想的却是今日还未见阿宓。

可夜已深了,何况她们如今万众瞩目,宫中多少双眼睛盯着,她深夜前去,恐怕不好。

不能去。明苏想,都登基了,得有个样子,至少要成熟稳重些。

慈明殿中,郑宓已歇下了,中书令与户部尚书的话,她听见了。

不止明苏心虚,她也心虚,于是心中不免就存了事。

她躺在床上,想她与明苏接下去当如何相处才好时,北面的窗自外头叩响了三下。

郑宓一惊。太后寝殿自然多有侍卫与宫人,殿门外守得极为严密,但几处窗子便无人守着,只侍卫不时巡逻罢了。

这般晚了,怎会有人叩她窗棂?

郑宓起了身,去到窗边,她倒是不怕,若是什么歹人,她只需喊一声,立即便会有人来。她将窗子推开了。

朝外一看,明苏鬼鬼祟祟地躲在窗下,她身上还穿着绣了腾龙祥云的黄袍,见窗子开了,她忙翻进来,口中有些絮叨地轻声道:“一日不见,便难入眠,我悄悄来的,不会被发现。”

她如今可成熟稳重多了,知晓要避人耳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