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番外二 家长里短的那些事(第2/3页)

如此也开始了他当伴读的日常。

两个月之后。

文亭侯闻首辅大婚,汉王王后带着大王子到侯府贺喜。

当年的兄弟里就只有闻青山一直没有成家,刘湛自然要到场给兄弟撑场面。

“老夫人!”小厮急忙来到后院。“汉王和王后还有大王子都来了,正在前厅奉茶呐。”

闻老夫人用手帕捂着眼唉哟唉哟的哭,听到小厮回来,哭声停了一下又继续哭。

“这么多大家闺秀上门来求着要嫁他非不娶,要娶个男妻进门。”闻老夫人是又锤胸又顿足。“你说我命怎么这么苦啊!”

闻青山的弟弟闻青河闻青林陪在老娘身旁,也是满面的恼怒。

“娘,现在是大哥娶男妻的问题吗?是爵位啊!”二弟闻青河急得不行。“您得劝劝大哥过继平儿,咱们得保住侯府!”

闻继平是闻家的长孙,今年十四,就在云中书院念官学,去岁考上了童生,被闻家上下都给予厚望。

“只要大哥认了平儿做儿子,再悉心教导平儿,只要平儿考上举人,以大哥的人脉关系给平儿弄个官位,再继承爵位,咱们家的荣耀就能延续下去。”

闻青河一叠连声的说,仿佛那官位就是闻青山说了算似的。

一旁的闻家长孙仰着下巴,十分自傲。

“我说过了,可你大哥不愿意啊。”闻老夫人揉着心口,气闷得不行。

她已经在茶话会夸下海口,不久就能册封长孙为世子,眼看再不履行就要被笑话了。

那边的闻青林眼中带着嘲讽。“你们一直要大哥过继平儿,有没想过大哥不想过继这么大的儿子。”

屋里静了有好一会。

闻青河炸起。“平儿是咱们家长孙,又有功名在身,理应继承爵位!”

他就只有闻继平一个儿子,但闻青林可是有三个儿子,最小的还没百日,闻青河是越想越心慌。

闻老夫人仿佛是醍醐灌顶一般。“对呀,我怎么没想过问老大喜欢哪个侄儿。”

“娘!”闻青河着实慌了。

就连自傲的闻继平也变了脸色。

闻青林卖力游说。“幺儿还没起名呢,若是大哥喜欢便抱了去,让林神医养着,汉王王后不也是抱养的养子,打小养大也亲厚。”

“这怎么可以!”闻青河急眼了。

“怎么不可以!”闻青林站起来,说话毫不客气。“还不是大哥不喜欢平儿才不答应,以至于娘闹了这么多回都不成!”

虽然闻青山只负责后勤,但也挣下了军功有不少赏田,从武源县那时开始累积,到了如今赏田加起来竟有上百亩!

文亭侯的爵位代表的是荣耀,那些赏田还有偌大的侯府可都是财富!只要儿子能过继给闻青山,这些产业可就都是他的了!

屋里吵得不可开交,两兄弟谁也不让谁。

“那不是闻继平吗。”曹恬眼尖的看到花园那边一晃而过的人。

“喂,闻继平!”曹惺吼了一嗓子。“过来,一起啊。”

张及琛也朝他招手。“咱们去找大王子,来不来。”

这一群少年里还有姜照堂、郭明玉、韦盛飞,都是十一岁到十五岁的年纪,无不是已经册封了世子的开国功臣之后,未来都是要继承爵位的。

当然还有年纪更小的,因为太小了还玩不到一块去,平日里就他们几个关系最铁。

云中书院的官学虽然不分贫富贵贱,只按成绩区分班级,但学生私下都是各有各的圈子。

像这些有爵位在身的勋贵之后都有自己的小圈子,并且外人无法融入。

文亭侯没有子嗣,坊间都传遍了会过继闻家长孙继承爵位,因此闻继平才被这个圈子接纳。

可是没有人知道闻青山已经明确表态不会过继任何子嗣。

闻继平觉得自己没有脸面再跟他们一起玩,撇开脸快步离开。

“搞什么啊这家伙。”

“不管他了。”

少年们沿着走廊往招待贵客的院落去,彼时新娘子已经被迎进门了,都在主院陪着汉王王后聊天。

男子成亲省了许多的古礼,也不需要像女子那样等在新房不能见人。

拜完堂,闻青山便带着林修砚到主院里来见兄弟们。

刘湛和宋凤林坐在上首,兄弟们分次左右,今日不谈国事军事只闲谈,屋里气氛正好。

“汉王!让我去见汉王!”忽然院里传来了妇人的喊声。“汉王,我是青山的娘,闻婶子啊,您还记得老身吗?”

原本说说笑笑的厅堂里突地一静。

刘湛把茶盏搁在茶几上,眼中无波无澜。“让她进来。”

一旁宋凤林捏着白玉折扇把玩,凤眼里也是淡淡。

闻家的事两人早有耳闻,不只是汉王王后,在座的兄弟谁不知道,只是没想到大喜的日子,这闻老夫人竟这么不给儿子脸面。

林修砚努力维持平静,但眼中都是难堪,想要起来回避。

闻青山按住他肩膀,示意他继续坐着。

“汉王!”闻老夫人哭哭啼啼的进了厅堂,一来便跪下。

“恳请汉王册封老身的长孙为文亭侯世子,请汉王看在从前在山上左邻右舍的情分……”话没说完又是哭。

汉国内没有世袭的爵位,只有按功绩给予一代或三代不等的降级承袭。

闻老夫人争的不只是爵位,还有这爵位背后的圈子,谁也不想只一代就掉出勋贵这个圈子从此成为普通老百姓。

闻老夫人不傻,也并不糊涂。

她这是在为自己争脸面,为大孙子争一个勋贵的出身,甚至不惜毁了大儿子的名声。

“本王还没见过硬要塞儿子进别人屋里的事。”刘湛撑着扶手,平平的一句话却包涵了绝对的权威。

刚进屋时闻老夫人光顾着哭,她甚至都没看清楚屋里有什么人。

此时,当闻老夫人抬头看清楚了主座上的汉王,一身行龙的龙袍,那漆黑的眼里迫人的视线正直直落在她身上。

她对刘湛的印象还停留在山上,说起来最少有十几年不见了。

“王后,你觉得?”刘湛看向宋凤林。

今日宋凤林穿的湛蓝龙袍,手里捏着白玉折扇,端方俊雅。

“汉王可知近来城中流行茶话会。”宋凤林嗓音清清,提了另外一件事。

“国中勋贵女眷仿照帝京世家办茶话会,只有勋贵家眷方有资格参加,每三日一聚。”

这茶话会就像一个圈子,把勋贵们紧紧的圈在一起。

“哦?”刘湛笑了,十分感兴趣的又问。“每三日一聚,城中的八卦怕也没这么多可谈的吧。”

自然不只是谈八卦那么简单,看似调侃的问话,除了王后没有能察觉到,汉王已经酝酿着怒火。

宋凤林看了眼陈千户,示意他说。

曾经是暗卫队长出身的陈千户上前一步。“启禀汉王,并非聊城中八卦,而是商行买卖,物价粮价,还有政务政令,彼此交换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