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从此是佃农(第3/3页)

张婶子几个知道刘家是京城里来的世家大族比不上他们村里的野孩子不怕丢了,忙也一起帮忙寻找。

“我在这里。”刘湛满脸高兴地从树丛里冒出来。

此时赵氏都快急哭了。

“那边有条山涧我去抓鱼去了。”刘湛忙把背篓里的东西倒在地上,约七八尾两指宽的小鱼正在地上蹦跶,还有一些指头大的田螺。

赵氏还是哭了,她觉得特别对不住儿子。

刘湛轻抚她的背安慰,想说点什么,但是他不善言辞几欲开口又作罢。

今晚刘家终于吃到自下狱以来的第一口肉。

赵氏先用铁锅把几尾小鱼慢慢的烙香而后跟地衣蘑菇一起炖,连鱼刺都炖得酥烂再下角菜。

鱼汤没有半点腥味只有鲜甜,连最嫌弃野菜汤的老太太都喝了两碗。

虽然鱼汤好喝,但是饭后刘学渊还是对刘湛耳提面命不许他去抓鱼。

那山涧的水寒凉万一生病就是要命的事,还有山涧不知深浅要有个好歹可怎么办?刘学渊跟赵氏成亲十四载就只有刘湛一个儿子自然十分看重。

至于刘湛前一晚上还答应得好好的,第二天趁赵氏不注意又去抓鱼,多的时候能抓个十几尾,少的时候也能抓个六七尾,顺手还掏了不少田螺。

刘学渊说再多也没用,赵氏又管他不住,连续喝了几天鱼汤刘家人的气色都眼见的好了一些,慢慢的刘学渊也没再管他,只是每天强调一定要注意安全。

就这样刘家人一直忙活到了秋收,秋收前一晚,陈百户差人来给他们送了些农具,其实早就该送了,想来是陈百户的下马威,特意拖到秋收前一天才给。

刘家三兄弟倒是很平静,次日一早便带上一家人下地收割,宁氏依旧是足不出户,也不愿意做家务活。

没有办法只能让赵氏两头跑,刘学渊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是每到夜里刘湛常能听到自己便宜爹抚慰赵氏的体己话。

秋收开始陈百户也忙起来了,整日在田头里督促军户们,打稻谷,晒稻谷,入仓登记全部是在陈百户眼皮子底下进行,整整忙活了一个月才算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