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悟了(第2/2页)

黥布默默转开脸,心中划过一丝快慰。

刘季很愤怒,有些事就是这样做得,但说不得。

周宁比他更加愤怒且诧异,“某一直认为汉王乃忠厚长者,怎么!”

周宁痛心疾首,“先前听说汉王逃命之时,为减轻马车重量,数次推年幼儿女下车,某不信;后听说汉王不救生父,还要讨生父血肉熬就的肉汤喝,某也觉得是传言太缪。可如今!”

“什么!把亲生儿女都推下车了?”

“虎毒还不食子呢,汉王这也……”

“怪不得能想出让纪将军替他去死的法子呢,原来人家是连父亲儿女都舍得的狠人!”

“父母儿女都不爱重之人,还能指望他爱惜士卒百姓吗?”

汉军群情激愤,议论之声嘈杂,竟是连将领的招呼呵骂都不顾了,毕竟法不责众嘛。

周宁短暂停顿,让将士们有空隙消化信息,发酵情绪,而后她指着刘季怒斥道:“汉王还道项王大逆不道,天下不容,可如今证明汉王八罪全是污蔑诽谤,反倒是汉王你,为臣不忠,为子不孝,为父不慈,为王不仁,为友不义,如此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人,才是真正的天下不容,人人得而诛之!”

项羽的视线从远处刘季青白难看的脸色上收回,顺着周宁纤细有力的指尖,落到周宁的脸上,周宁的神情清冷严厉,如皑皑雪峰,可项羽却觉似暖阳馨香,让他的身心都温暖迷醉。

“噗!”刘季气得喷出好大一口鲜血,将夏侯婴等人吓得够呛,但刘季却觉得胸闷消散了许多,连头脑、呼吸也清晰顺畅了些。

这个状态……吕诚怔愣原地,直觉有些不对。

周宁看到刘季竟被自己气得口吐鲜血也是瞳孔微微一缩,以刘季的心计城府不至于如此,难道……

周宁接着对城下的汉军道:“如此之人怎堪为主?怎堪你们大家为他舍命作战?虽然前周已亡,但在我心里,你们都是我周朝的子民,我同匈奴打仗,从不多说一字,也从不后退一步,但我实在不愿意同你们兵戎相向,自来邪不胜正,某在这里万望众将士能弃暗投明!”

汉军将士早已生动摇之心,哪怕不为别的,单单汉王吐血之事,就足够叫他们心中不安,想想他们这边正同楚军拼杀得火热,转头汉王死了,那……

但临阵倒戈也是需要勇气的,恰好,周宁也为他们准备好了勇气。

隐在众人身后的吕泽和吕释之两兄弟走上前来,一左一右的站到周宁身侧,呼吁汉军将士投降。

刘季目眦欲裂,双目红得要沁出血来,突然他想到了什么,霍然转头,惊怒交加的看向吕诚。

这一瞬,刘季悟了,原来不是他煮熟的鸭子飞了,而是他从始至终都是在为别人煮鸭子!

他的代国、赵国、齐国!不,或许还有更多!

吕诚的手早已放在了剑把之上,他今日站到这一处的使命,就是等王姬为项王正名后,最后送他一程,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不等他拔剑出鞘,刘季晃了晃,竟是嘭的一声连带着夏侯婴一起栽倒在地。

刘季一倒下,谁也不上吕诚了,半抱着刘季的夏侯婴大声呼喊着大王,试图唤醒刘季。

冷静理智的曹参颤巍巍的伸手去探刘季的鼻息,一探,曹参的脸色霎时一变。

如此,众人哪里不知道出了大事,樊哙不敢置信的瞪大了眸子,反身就要拔剑砍了吕诚,但……

“樊将军冷静,事已至此,万事需得从长计议!”黥布打掉樊哙的剑势,挡在了吕诚身前。

见樊哙突然发难,吕诚也才从刘季暴毙的消息中回过神来,看见挡在自己身前的黥布,再看已经镇静下来的曹参,吕诚眸子一转,虽然不知道刘季为何如此轻易就被王姬气死了,但他知道他的性命大概是保住了,要知道他原本可是打算“慷慨就义”的。

果然,起义之初比刘季更得沛县百姓推崇,却因担心身为罪首难逃一死,故拒辞义军首领之位的曹参喝住了樊哙,“够了,你还嫌不够乱吗!”

黥布和曹参两人,一人虽是中途投靠,但却手握大军,而另一人干脆就是元老心腹,并且也是手掌大军,所以有他两人默契联手,很快就控制住了局面,拿到了话语权。

若说原本楚汉两军对战胜负在五五之间,可先是汉王被周王姬数落了一通罪名,楚军则士气大振,而汉军军心动摇,士气大减,未战就先落了下乘,若再听闻汉王死了,那……

再有如今的太子刘盈,年纪尚小,不当事且不说,他的母亲是吕雉,吕家兄弟可都站到了周宁阵营!谁知道吕雉心中又是何主意!

还有项羽,还有韩信,那是两员猛将、悍将!

还有,吕家兄弟、项羽、韩信倒向周宁,这代表代、赵、齐、楚四国之地也尽归周宁之手,汉国几乎已经陷入周宁的包围圈了!

吕诚是周王姬的人,如今周王姬明显已经势不可挡,他们自然也要为自己谋划考虑。

最后曹参亲自送来了刘盈盖章的请求停战的书信,理由是汉王病故。

郦食其神情怪异,如今可不是从前讲古礼的时候了,有一堆诸如他国君主驾崩便不攻击他国的“仁义礼节”,如今信奉的是趁你病要你命。

刘季最后是这样的死法,周宁也没有想到,不过他的死却是在她计划之中的,所以一切还可以照计划,周宁允了汉军暂时停战的请求,但也请他们好生考虑投降归附之事。

曹参诚恳又郑重的应了。

事罢,双方暂时各自撤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