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项家(第2/4页)

“我,”韩信终于生涩的开口,这是第一次有人言明他的志向,并且告诉他,他可以!

韩信心中激荡,他顿了顿,问道:“先生也习兵法吗?”

周宁笑着点了点头,“略知一二。”

来自习兵法之人的肯定,叫韩信的嘴角微不可见的有上勾的趋势,然不待成形,又被他紧紧抿住。

周宁笑道:“你我有缘,不如随我到茶肆里细聊?”

韩信自持的微微颔首,周宁笑着伸手指引,“请。”

两人在茶肆坐定,周宁为他倒了一碗茶,又另外叫了些主食,韩信见此,心情低落下去,沉默的抿了抿唇。

此时不是饭时,他虽然多日不曾饱腹,但他莫名的不愿意眼前之人同情怜悯于他。

周宁像是没有注意到他忽地又沉郁下来,只顾自客气的招呼道:“不好意思,我习惯一日三餐,你陪我一起用些吧。”而后,果真自己拿起一个饼子慢慢咬食。

韩信见他神色自然,不像是作伪,心中沉郁散去,也伸手拿了一个饼子慢慢的咬食,视线沉默的垂于几案。

想来食用陌生的有恩之人的食物,还是叫他放不开,毕竟正常情况下,这一餐该他主动提请,只是他身无分文,囊空如洗,只能做这样无礼的行径。

周宁笑着与他闲聊,“我观这竹简上的字都快被你磨平了,想来公子是苦读过了。”

韩信想着对方有恩于自己,又请了自己一顿吃食,他无从报答,便与他说些自己研究兵法的心得作答谢。

想通此处,韩信大咬了一口饼子,摊开竹简与周宁侃侃而谈。

他不善与人交往,言辞方面笨拙得很,又因为没有同龄的朋友,故越发显得他性格孤僻,性情古怪,但此时聊到兵法的他神采风扬,终于有了些少年意气飞扬的模样。

系统见此却捂脸了,兵仙啊,你才十七岁啊,你为什么这么想不开!

《孙子兵法》是中国可查的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比西方克劳塞维茨《战争论》还要早2300年左右,被誉为“兵学圣典”,是中国军事文化中举足轻重的瑰宝。

两千多年多来,共有十一位大家为其作注,其中有帝王、有将相,也有文人骚客,这之中注得最早、最好也最有特色的曹操,结合自己的战争经验,足足注释了三百多条,而且,她还知道韩信往后成熟的战争思维、著名的战略战术,所以他与她纸上谈兵,那……

目瞪口呆,讷讷不能言。

他在自己最自傲、最擅长的领域被吊打了!

相谈甚欢,周宁起身告辞。

“那个,”韩信起身叫住了她,周宁侧头,微笑着等他后话。

韩信紧紧的抿着唇,深深的看着她,末了他双手抱拳,单膝跪下,语句凝神又带着恳请的说道:“请先生收我为徒!我虽然……”

“好啊。”

虽然现在身无长物,无以为报,但……

韩信猛地抬头,周宁的笑容和煦,她语气和缓的说道:“收拾收拾东西,随我去吴中县吧,我姓周名宁,往后便是你的老师了。”

系统:……

KO!

有了徒弟代劳驾车,周宁可以舒服的坐在马车内休息小憩,淮阴县和吴中县都属于后世江苏省的地域范围,故此地离她的目的地已经不远了。

周宁用钱时从来不避着韩信,有时直接让他去取钱付账,韩信一方面感谢老师的信任,一方面也为老师感到担忧,钱不多了啊。

终于,两人到了吴中县,韩信心中悄悄松了口气。

他饭量不小,老师吃一日三餐,他跟着老师每日也是吃三餐,而且老师每餐都不委屈他,量点得足足的,还爱点新鲜的菜色,每次住店,还要两间上房,这钱财就越发用的快了。

“老师家住何处?”两人的传验检查完毕,韩信将马车驶入县城。

周宁撩开车帘,一边看着道路两旁的建筑、行人,一边回道:“我在吴中县并无住所。”

韩信勒住马绳,诧异出声,“那?”

周宁笑道:“我在来此的路上结识了一位大哥,他给了我一封书信,让我到此处来,可投奔他族人去。”

韩信闻言点了点头,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他们钱财将尽,在此地一无住所,二无亲朋,若是这隔了一层的朋友的族人嫌弃他们,那……

他倒是还好,他的老师身子单薄瘦弱。

韩信心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极为不舍的摩挲着他放在身侧的宝剑。

周宁见此垂眸勾唇,朱唇轻启,告知他项家的住址,便放下车帘又进了马车中。

“叩叩叩。”

到达项家门外,韩信牵着马车站在周宁身后,周宁上前敲门。

“吱呀。”

一佩剑的清俊青年打开木门,他谨慎的瞧了瞧周宁,又看向韩信,末了又将视线重新落到周宁身上。

“你们有何事?我们今日不接生意。”

周宁笑着递上项伯写的手书,是两块重叠的手掌大小的木片,一片在上为封面,一片在下为书写的简牍,两者用绳子系好,便是秦朝的书信了。

“这是项缠项大哥的书信,公子一看便知。”

项缠叔父?青年半信半疑的接过书信,面上的神情放松了两分,不再那么防备,“两位稍等,我进去问过长辈。”

周宁微笑颔首,青年便又关上了门,大概过了半刻钟左右,院门打开,一四五十岁左右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当先跨出院门,抚着胡子对周宁笑道:“你便是我三弟信中所言的周兄弟吧。”

而先前为他们开门的青年男子,面色复杂的看着她。

周宁笑了笑,拱手见礼,“在下周宁。”又指着韩信为两人介绍道:“这是我弟子韩信。”

小小年纪竟就为人师父了?

中年男子笑着上下打量了一番周宁,连连点头,笑道:“我看三弟书信时便好奇,是怎样出色的人物,竟叫他用尽了世间赞美之词,原先还觉得过了,可现在看到周兄弟,却觉得是我那三弟笔墨粗漏了。”

周宁笑道:“您过誉了,项大哥待我亲近,自然看我处处都好。”

中年男子闻言,扶着胡子,哈哈大笑道:“我是项缠的二哥项梁,你既与我三弟兄弟相称,往后便唤我一声项二哥吧。”

周宁从善如流,“见过项二哥。”

项梁笑着点了点头,请她进去,又叫那先前为他们开门的青年项庄,帮韩信一起拉马车进去安置。

项庄啊,那个“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项庄,项家的剑术大师。

竟是项家人亲自守门开门,看来项家今日有事。

周宁随项梁入内,经过项庄时,笑着微微颔首。

项庄不可思议的顺着周宁的微笑转头,看着他和伯父项梁的背影,这么一会功夫,自己就多了个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