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海鲜面

最近大家忙坏了, 除了宝库和咕嘟,三个大人都没吃晚饭,甄珍把新下来的地瓜切块, 跟小米一起熬粥, 熬出黄澄澄的米油,再蒸一条鱼, 烙几张葱油饼。秋天是吃萝卜的季节,赵姨把拇指粗的小萝卜去皮,跟甜口的辣酱一起腌制,萝卜汁水浓,还爽脆非常, 用来佐粥、配饼特别好。

饭吃得晚, 吃清淡点,两个男人就着饼和小菜,连喝了两碗香浓的小米地瓜粥。

舒服地叹口气,王进说起正事,“工厂还没开工, 咱们暂时没办法放开加盟, 需求增量大, 货源供不上, 会是个麻烦。”

陈星耀问:“证照什么时候能下来?”

“鱼丸厂还有两项审批没完事, 估计还有半个月,内衣配件厂的报批手续我都交给杨哥了,因为要参加广交会,配件厂的开业时间估计要推后。”王进回道。

“那个不着急,先紧着鱼丸厂,下一步可以招人了。”

“嗯, ”王进看了两个合伙人一眼,嘿嘿一乐,“咱处了这么长时间,我算看明白你俩了,甄珍可能还有一部分想法,想通过开厂子攒点创业资金,可星耀你不是,你跟我们玩,纯属就是来扶贫的。”

扒拉下没抹摩丝的板寸,王进接着道,“我这人俗,我只认钱。既能帮人,还能挣钱,何乐而不为?工人这块我早就跟工人村街道打好招呼,咱们规模小,首批招三十来个人应该够用,专门找的是两口子双双失业,家庭特别困难,身体健康,干活还利索的。随时都能上岗,女的多,下一步要甄珍过去集中培训十天。”

甄珍没想到王进在背后已经做了这么多,真诚道:“我们俩一个上班,一个开店,鱼丸厂你付出得最多。”

陈星耀沉吟片刻,“合伙协议可以再改改,鱼丸厂我不参与管理,分三成利润太多,我只拿两成,剩下你俩均分。”

其实他一成都不想拿,一点都不要,两人肯定不同意。内衣配件厂他也是个甩手掌柜,已经跟甄珍说好了,准备分杨厂长一些股份。

王进一听立即急眼了,“你虽然不参与管理,但你作用可大了,你是咱们厂子的公关和法务,大事都得靠你摆平。”

小陈不接受反驳,站起身往外走,“就这么定了,回头我改了协议,找你俩签子,晚上值班,先走了。”

王进看着小陈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无奈地跟甄珍对视一眼。

她跟陈星耀可以另外再算,甄珍同意多分王进一些,“人跟钢镚一样,不能劈成两半用,我还有店里的生意要顾,顶多在配比和质量上帮你把把关,你付出得最多,既要管理,还要跑销售,多拿一点是应该的,工资咱照以前说好的不变,提成这块就按陈星耀说的办,我也不接受反驳。”

市里的两个大善人怎么就让他给碰上了?都是做厂长的人了,不好七情上面,可王进就是忍不住,一个大男人在甄珍红了眼眶,哭是因为委屈,中学毕业就出来混,什么苦没吃过?啥样人没碰到过?被骗过太多回,早就习惯了。直到去年遇见甄珍,才时来运转,生活有了努力的方向,甚至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的事业。

抹了把眼角,王进郑重对甄珍表示,“咱们省各个市我都跑遍了,市场我熟,鱼丸我要让它滚出咱们市,滚到全省到处都是,咱们争取在年底之前,一人挣够一辆车。”

鱼丸滚出咱们市?甄珍好笑,小王一激动,说都不会话了。

和咕嘟玩溜溜球的宝库听到王进提车,跑了回来,小孩对圈最多的车标印象最深,高兴地表示,“我喜欢奥迪车。”

小王噎住,“奥迪的话,一人只能挣个模型。”

……

摩拳擦掌准备培训工人的甄珍一早迎来主街饭盒菜家胡副厂长拜访,离得近,老胡时不时过来溜达一圈,两家处得熟,有些经营上的想法老胡也愿意跟甄珍商量。

他们干得不错,大半年时间,又在西区开了两家分店,西区是工厂区大本营,饭盒菜在那里卖得比西塔这边还好。

甄珍喜欢用老胡过去的职务称呼他,“胡副厂长,你又变帅了。”

“天干,抹了点大宝。”老胡摸了摸脸呵呵笑,坐下喝了口水,问道:“小甄,有个机会能拓展事业,你想不想接手?”

甄珍有些意外,“您说说看。”

“我认识个人,在市委对面有家饭店,干了半年中餐,生意不好不坏,他闺女在北京批发市场服装生意做得挺大,没人帮忙,他打算把饭店兑出去,去北京给闺女帮忙。问我有没有意向接手,我西边的两家店刚兑的,还没怎么捋顺,想稳扎稳打一步步来,过来问问你有没有意向搞个新店。”

甄珍想先看看店,“下午我有时间,您把那人的电话给我,我过去看看。”

老胡摆摆手,“下午我陪你一起过去,有熟人在,他也不会死要钱。”

“那感情好。”甄珍没推辞。

出兑的中餐馆叫冯记老菜馆,店临街,门脸不宽,进深比较长,加上后厨,一共一百二十平米,比大渔的营业面积大。

中间是过道,古铜色的木方桌,靠墙摆了两列,坐满了能安排八十多人同时就餐。因为刚开业半年,墙面挺干净的,桌椅也没怎么磨损,像胡副厂长说的,兑过来不用收拾,可以立即开业。

因为老胡在,姓冯的老板没跟甄珍报高价,“房子是我自己的,一年租金一万八,你要是想买,价钱也可以商量,出兑费我不多收你的,加上桌椅板凳和后厨的设备,掏一万二全兑给你。”

这个租金其实挺合理,老菜馆临着的这条大马路是省城的中轴线,双向八车道,马路宽其实不怎么适合开饭店,但这周边有一项优势,这边的小公司比西塔还多,上班的多是年轻人,吃饭习惯在外面解决,饭店门前就是地下通道的出入口,对街过来吃饭也很方便。

冯老板出兑费要得低,其实带着一个附加要求,朝后厨喊了一嗓子,里面出来个年轻姑娘,看样貌比甄珍大个三四岁。

短发,大眼睛,个头有一米七,见她穿着厨师服,甄珍猜出,这姑娘应该是这家老菜馆的厨师,没想到老菜馆的厨师一点不老,跟她一样是个女厨师。

果然听冯老板介绍,“小苗是我远房亲戚,她爷爷以前就是给村里婚丧嫁娶做席面的,小苗的手艺都是跟他爷爷学的,一点不孬,客人吃了都说好。她不想跟我去北京,店要是一关,好一点的饭店很少招女厨师,这孩子很难找到下家,出兑费我可以再降一降,你要是兑下来得留她在店里继续干。”

叫小苗的姑娘摇摇头,“叔,喃三个银慢慢商量,不要我也没关系,等攒齐钱,我自己出来开家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