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三言两语怎道尽,不著华章难理清(第2/2页)

来皇宫的时候张小公爷就把自己需要的东西带上了,那是几封卷宗。

是回来的路上做好的,里面是关于“帝国皇家军官学校”建立的章程。

同时请建的还有“帝国皇家政务学院”,包括了师资的要求。

因为没考虑到各部尚书们都会跟来,所以张小公爷一开始只是准备了四份。

只能是他们之间互相传阅,顿时这御书房内“沙沙沙~”的翻阅声不断。

张小公爷做方案的模式是他们从未见过的,这让他们感到很新奇。

尤其是诸部尚书们,这类规划简洁、直接、详细的方案模式他们从未见过。

上面甚至有线条勾勒出上下级所属部门,每个部门的构成。

这使得整个部门的组织架构显示的一清二楚,非常的直观。

“臣亦有本奏上!”

却见方信之这个时候站了出来,这几个月整理下来他总算是把一部分的教材准备好了。

比如最基层的社学之下再设“蒙学”,蒙学采用的是启蒙教材“三百千”。

即:南宋深宁居士所著《三字经》、成文于北宋初的《百家姓》及南北朝思纂公所著《千字文》……

“臣已将庠序教谕部下辖之国子监、各府学、县学,至社学及新设蒙学之章程、部分教材拟定……”

方信之这是真的早有准备,却见他捧上来一支支的卷宗。

然后分派到了这御书房内皇帝、大学士,及诸部尚书的手里。

甚至连张小公爷那边都派上了,虽然老家伙心知肚明这玩意儿可是他指导自己学生李徵伯协助他弄的。

“弘谋按诗礼之教·圣门首重·岂独童子哉……”

“而童子知识方开·志趋未定。天良易动·理义未深……”

“歌之以诗·则吟咏之间·抑扬反覆·其言易入……”

弘治皇帝看着卷宗里的《训蒙教约》,轻轻的读出声来。

“每日工夫者,当先考德、次背书诵书……”

马文升、刘大夏二人将这章程一点点读下来,亦不由得感叹人家这方信之是有真本事啊!

也是真下功夫了,这点刘大夏也得承认自己有所不及也。

“蒙童者当学击技,由国防军军士教习……”

“制《看图识物本》,以教蒙童者识舟船车马、名山大川、帝国风物……”

“制《炎黄千秋忠烈谱》,传古今炎黄俊杰英烈,当教蒙童以忠义仁孝为基……”

“蒙童常时则一旬一假,辅以农忙、清明、重阳……”

这一篇篇,每一个提议都是根基所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