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风波(第2/2页)

崇祯计划中的监察体制需要用到大量的读书人,明年参加科考的数千名举子中只有几百个幸运儿能中榜,其余的将会回家继续等待三年,这其实也是在浪费人才。在这个文盲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代,读书人确实比普通人的眼界要高出不少,见识也更广博一些,这些优质资源闲置实在可惜。

考虑良久之后,王承恩于夜间造访了温体仁家。

一个消息忽然在赶考的举子中迅速传播开来:因大明连年干旱,致使田亩绝收,饥民遍地,再加上流贼肆虐、建奴狼顾等因素,朝廷既要保靖,又要安民,财政已经十分拮据。有鉴于此,圣上有意取消崇祯十年的科考,顺延至四年以后举行。

这个消息一出,顿时在读书人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每三年一次的会试是多少读书人翘首以盼的盛事,十年几十年的寒窗苦读为的就是这一天。如果侥幸中榜,那直接就是乌鸡变凤凰,身份立马不同。若是取消明年的科举,这些读书人就要再等四年,到那时,现在的靠山还在不在朝堂也是个未知数,自己上榜的可能性就会变小,很多年龄偏大的举子更是再经不起四年的等待。局势动荡天下皆知,但此时更不该停了会试,局势危殆之时正是我辈大显身手之际我若中榜,当尽自己才智扫寇安民,以慰平生之志!

外地来京的举子以及京城本地明年应试者,皆是愤愤不平。很多人言辞激烈,直言定是朝中奸臣蛊惑,圣上在被蒙蔽的状况下才贸然做出如此之举。朝廷如此行为,定会民心大失,大明将有不测之危。许多举子家中与朝官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也借着拜访的机会,大肆指责朝廷的这一违背民心之举,极力撺掇这些叔叔伯伯表舅二姨夫们上本反对朝廷的决策。

在群情汹汹的舆论压力下,内阁诸臣、左右都御史、大小九卿递本请见皇帝,商量如何平息这场风波。

乾清宫的大殿里,崇祯接见了群臣。

首辅温体仁率先出列,施礼后奏道:“坊间传闻,陛下有意终止明年会试,乍闻之下,老臣深感诧异,此传言真假与否,还请陛下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