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第2/3页)

大人不吃荤,小孩不能缺营养。

厨房熬制高汤,撇了油给孩子煮面。

乾元帝住进乾清宫,东六宫需要修葺,不是一日两天的事情。

乾元帝身边不能没人照顾。

小花精身上担着统领的职位。

乾元帝便说,让小花精住在坤宁宫。

小花精之前把太后当娘家人,进宫就住在坤宁宫西暖殿。

如此,方便打理后宫,也方便照顾乾元帝。

可别想歪了。

乾元帝很自律,绝不会在孝期干些出格啥啥。

他眼下对于小花精,顶多就是情绪失落,心情不好的时候找个人倾诉排解。

再者,放眼整个朝堂,他最信赖就是小花精。

侍卫处一旦交给别人,他就会心里不安。

即便宫中没有废太子的爪牙,有没有忠顺王的爪牙?

或者那个兄弟的爪牙?

贾珠武功高,只能在前朝。

他不是内廷侍卫。

小花精待在宫中,哪怕不跟他同居一室,只要知道小花精掌握着宫廷侍卫,乾元帝才能放开心胸,安然入睡。

这也是身为皇家人的悲哀。

不是他不相信兄弟,实在这些兄弟们距离皇位只有一步之遥。

不过,小花精没有接受嘉和帝的提议,觉得这个坤宁宫太过敏感。

至少,她不能明目张胆的住在坤宁宫,免得依附新后的势力在朝堂上给新帝添堵。

小花精不怕事,但是,分裂不利于乾元帝开创新纪元。

她说服了乾元帝,并保证,会暗中保护乾元帝,不叫他有丝毫的危险。

然后,在乾元帝委屈的眸光中,带着水泽住进慈宁宫。

小花精住在慈宁宫,对于太子府女眷也好交代,对朝堂也好交代。

乾元帝眼下正跟朝臣们磨合,正旦日,首辅夏衍就向小花精发难。

这个老东西说话十分难听。

说是皇贵妃乃是后妃,不该出入前朝。

更不该牝鸡司晨担任大内侍卫统领一职。

乾元帝已经对这个夏衍,十分忍耐。

这个狗贼就是忠顺王的一条狗,专门在朝堂上跟乾元帝别扭。

若非偏向乾元帝的内阁占着多数,新帝真是举步维艰。

尤其可恶的是,夏衍竟然推举冯唐出任领侍卫统领,忠顺王出任领侍卫大臣。

理由就是,嘉和帝信任忠顺王犹如亲子。

忠顺王敬爱嘉和帝犹如生父。

忠顺王对朝廷,对皇室忠心耿耿。

为此,亲自手刃嫡长子。

这等忠臣,乾元帝却不能委以重任,实在让人寒心。

十三爷偕同锦衣卫,竟然没有找到一点关于忠顺王谋反的证据,就连忠顺王世子也说成被贼人误导,以为义忠郡王,是为了保护陛下。

反正死无对证,肆意颠倒黑白。

乾元帝恨得咬牙,却毫无办法。

老忠顺王的确是为了嘉和帝而死。

嘉和帝的确待忠顺王如子。

忠顺王的确是大义灭亲。

乾元帝的确拿不出忠顺王谋反的证据。

乾元帝冷眼道:“冯唐身为主帅,火器营丢失枪支毫不知情,事后不补救,以至于圣母皇太后薨逝。

朕不论罪,已经法外开恩。

如此尸位素餐,颟顸无能,何颜守护圣君,此事容后再议。”

然后,怒气冲冲除了乾清宫,实则仓皇退朝。

乾元帝回到乾清宫召集内阁商议,如何保住贾瑗的侍卫统领之职。

内阁虽然忠心,但是,女子担任侍卫统领实在没有先例。

纵然乾元帝一再强调,眼下宫中情势复杂,叛军余孽尚未完全肃清,让皇贵妃出任侍卫统领不过是权宜之计。

一旦有了合适人选,即可让皇贵妃卸职。

杜阁老几个私心觉得尚可。

但是,夏衍以及忠顺王,裕亲王,豫亲王显然不支持。

偏爱乾元帝与贾瑗的安乐亲王,这一次也不挑头。

十三皇子十七皇子倒是支持,可惜人微言轻,有大皇子五六七八九十皇子跳出来反对。

杜阁老最后建议说:“陛下不过是不敢信任旁人,不如就把荣公召回。

荣公曾经担任过侍卫统领,如今身上还挂着御前大臣的散逸职位。

调回荣国公,无人再干质疑。”

眼见小花精的侍卫统领要黄,小花精无所谓,没有这个侍卫统领,她也能保证乾元帝的安全。

但是,皇太后却忍不下这口气。

皇家的事情,与那些酸儒何干?

再者,让夏衍得逞阴谋,那才是皇宫的劫难。

这日正月初三。

乾元帝在乾清宫接见地方督抚大员。

夏衍偕同已故云贵总督的亲家,湖广总督傅总督,向乾元帝纳谏,逼迫乾元帝撤销暂代侍卫统领皇贵妃贾瑗的职位。

这两位很显然居心叵测。

这位傅总督就是替新后张目。

并且,这份奏折还得到河南总督与四川总督的附议。

云贵挨着四川,河南挨着湖广,这很显然就是朋党把持朝纲。

乾元帝顿时感受了当初嘉和帝初登大宝,被徐家结党压制的愤怒。

乾元帝差点搂不住火。

因为,锦衣卫侍卫处都是皇帝陛下亲自统领的禁军。

皇宫是皇帝后院,这些乱臣贼子,竟然敢干涉他的后宫,干涉他的直辖禁军的内务。

就在乾元帝行将暴虐的当口,得了消息的皇太后驾临乾清宫。

乾元帝忙着起身迎接,命侍卫设座。

小花精准备把凤座设在金銮殿上。

皇太后摆手,直接站在乾元帝身边,伸手把乾元帝摁在座位上:“皇帝安坐。

本宫前来,只是在养心殿听到这边吵嚷,询问之下得知,有人质疑本宫的安排,本宫前来澄清一番。

诸位封疆大吏,尔等不要逼迫皇帝,安排贾瑗出任侍卫统领,乃是本宫的懿旨,也是整个后宫嫔妃共同的决议,与陛下无关。

尔等有何疑问,当面奏来。”

夏衍出列道:“微臣启禀母后皇太后,此乃朝堂,陛下并非年幼之君。

微臣以为,皇太后不该公然出现朝堂。

大月朝自有律令,后宫不得干政……”

皇太后接着说:“干政者斩立决。

本宫应该问斩,是不是?”

夏衍噗通跪地:“微臣不敢 ,微臣请皇太后退回后宫。”

夏衍一党跪地二十一人:‘臣等附议,恭请皇太后退回后宫。“

十三跳出来怒喝:“尔敢逼迫母后皇太后,你们眼里有没有君父?

你们要犯上作乱,先问过本王答应不答应?”

夏阁老再有几位老王整个发懵:不过是压制皇贵妃,怎么闹得母后皇太后与平郡王跳起来了?

皇太后冷笑:“太上皇不过卧病,你们就敢结党欺负孤儿寡母?”

内阁与督抚们闻听这话,差点失笑:孤儿寡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