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第3/4页)

贾代善一哼:“他不用,不会攒着买田置地啊,都给你拿出去喝花酒打茶围,送给别人买田置地?”

贾赦不甘心:“您这么疼孙子,也分一点心疼疼儿子呗?”

贾代善瞪眼:“你有什么本事叫我疼你?你进锦衣卫,进宫当差,哪一点不是沾了老子的光?

还不餍足?

还敢提瑚儿,拿什么跟比瑚儿?

瑚儿聪明伶俐,荣府要依靠瑚儿转型书香,开创荣府的新局面。

你呢?

不过一个依靠家族恩荫的二世祖,好有脸?”

贾赦被噎的差点厥气,却是不敢龇牙。

他看出来了,再啰嗦几句,只怕他爹手里拐杖要敲他头上。

他都三十岁了,再挨打,脸皮还要不要呢?

再者,贾赦知道,他儿子贾瑚,侄子贾珠,侄女元春,不知道猫在哪里看笑话呢。

贾赦心里火气一拱一拱,却是不敢吭声,恭恭敬敬退出去了。

贾代善却道:“告诉你,春节置办的压岁钱,拿出三万交给你媳妇,把库房的亏空补上。”

贾赦脚下一个踉跄,差点跌倒,刚要抗议。

贾代善便道:“不乐意?

那就全部上缴,不要想打马虎眼,你多收一个铜板我也能查出来。”

贾赦心里后悔死了,怎么这么倒霉啊。

不光是两千的待遇没捞着,还欠债三万。

前儿还跟燕候约好了,要去琉璃街看货,年节跟前有许多人家拿了古董贩卖过年,正好扫货。

如今看来不成了,拿什么会账?

贾瑚贾珠其实没有看热闹,他们老老实实在修炼室里打坐呢。

想要早日找到气感。

他们射箭还不能百步穿杨,元春妹妹已经能够飞花逐叶了。

太打击人了。

他们不努力怎么做人兄长呢。

看热闹的只有一个人,就是小花精。

她在莲湖吸收木系灵力,见她大伯倒霉,乐呵呵的看热闹。

小花精这儿乐呵呵的看热闹,忽然间眼前升起一个水花。

却是老龟四脚踩水钻出水面:“小仙子,快点感触一下,这水里的灵气是不是有变化?”

小花精十分惊讶:“不是说有五十里,这么快啊?”

老龟脚下一踢,出来一跳一尺长的红鲤:“仙子没有仔细检查过湖底吧,这莲湖地下其实也有水域,直通山中的一条暗河。

这莲湖地下有一个泉眼,被这小红找了块灵石堵住了,仙子您用的灵气只是石头缝里渗透的灵气,时间长了才积攒这个浓度。”

小花精拧起小红鲤:“哎哟,这么坏啊?”

小红鲤是一条两百年的鲤鱼精。

一百年的时候通了灵智,害怕这里的主人发现了暗道,谋害她,也谋夺她的福宝地。

故而,把泉眼堵了。

那泉眼在淤泥里,因为荣府从来不挖藕清塘,因此没有人发现。

红鲤鱼道:“原本你们家没来得的时候,我那边好好的,根本没泉眼,就是姓贾的住进来,在这里筑堤挖塘,这才灵气泄露了。

我先,你们后来,我不许你们偷取灵气有什么错?”

小花精思索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老龟却给她一脚:“仙子别听他胡说。

这里有灵气,是天道的意志。

那泉眼也不是挖出来,距离湖底还有十几丈呢,这是天生的泉眼,是天道赐予。

你才是沾光的那个,还敢胡说什么先来后到。”

老龟看着小花精:“这小红不老实,仙子驱逐他吧。”

小花精道:“我可以吗?”

在凤凰山是可以这样,各人都有一个势力范围。

外人不得过界。

一旦过界,便有一场恶战。

老龟道:“当然可以,仙子是这里的主人,有权利驱逐恶客。”

红鲤鱼吓坏了,忙着求情,朝着小花精只作揖:“仙子不要,我以后再也不会了。”

小花精看着小锦鲤:“你生的这么好看,却心思贪婪,性情狡诈,与你为邻,我心不安,从今儿起,不许……“

小鲤鱼忽然弹跳上岸,用头撞着小花精的脚:“主人,主子,我愿意认你为主,替你看门护院一百年,主人你来莲湖修炼,保管没有一只蚊子惊扰您,求您手下超生,不要驱逐小鲤。”

小花精噗嗤一笑,拧起小红鲤丢进莲湖:“逗你玩呢,回去修炼吧,不过,不许堵住泉眼啊。”

锦鲤高兴得在湖里只打挺:“谢谢,谢谢。”

小花精正高兴看着鲤鱼打挺。

贾珠忽然来了:“妹妹,我听见这边好大的水响,你又在撵鸭子啊?”

荣府每年都会捉几只鸭子焖莲藕。

小花精摆手让老龟鲤鱼都躲了。

这才笑道:“是啊,是啊,不是要祭祖吗,我也没什么好东西先给祖宗们,冬天也没有鸭蛋捡,就像亲自挖藕,再捉只鸭子献祭。”

贾珠笑道:“献祭何须你操心,母亲都准备好了,是道家三牲呢。”

鲤鱼残荷下偷窥美少年,闻听献祭,吓得潜入水底。

鱼也是祭品。

贾珠前来,因为王氏在苏秀阁定制的衣衫,送进府了。

裁缝师傅等着试穿,不合适可以当面修改。

其实小花精的衣衫府里都有准备,根本不需要王氏私下再准备。

王氏却是故意跟张氏较劲,嫌弃她定制的是提花布料,不是苏绣。

其实,小花精觉得提花衣服穿戴起来更加自然。

她却不好扫了母亲的兴致。

张氏得知王氏之言,顿时气的肝疼,却也无可奈何。

除夕夜守岁,两个媳妇就拼上了。

王氏因为贾政中了进士,如今在荣府也有几分面子。

家人族人对王氏很是恭顺。

王氏十分会奉承,当着各人的面,给贾母磕头拜年,奉上亲手做的衣衫鞋袜,包括头上的帽子。

帽子还有棉帽子,单帽子。

鞋子也有棉鞋,穿着睡觉的软缎鞋子。

整个一全套。

宛平距离这里不过五十里,王氏还有模有样的给贾母带了土仪。

又做了宛平的小吃敬献。

贾母不需要这些东西,却稀罕这份奉承,越发对王氏和颜悦色。

王氏又投其所好,告诉贾母,他托付了二兄,过年的时候,给林家送了从东省地收购的野山参,最是滋补了。

又跟贾母一再念叨,贾政科举,四妹妹四妹夫出力不少,不知道怎么感谢才好。

一番坐念唱打,把贾母摸得顺溜顺溜的。

张氏那些公中的份额就不值钱了。

如今贾代善还没死呢。

这东西本来就是她自己的东西。

即便张氏给史家的年礼厚了三成,也美不到贾母心里去。

好在有贾代善撑着,贾母也给不了王氏什么实质性的权利。

张氏没什么损失,就是被气得心口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