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走亲戚重立太子(第4/4页)

冬日的北方,日子总是特别温馨宁静。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帝忽然又病了。

他这是累的,从回京开始,他一刻都没闲过。为了保全身子,他戒了酒,不吃大荤,连女色也彻底戒了。但积劳成疾,还是没撑住。

京城也下了场雪,天一冷,他的腿就很痛。长时间的痛疼会让人变得暴躁,偶尔冷静下来,皇帝心里忍不住开始叹息。

先皇活了七十多岁,他还不到六十岁呢,身子就这样差,看来要早做打算了。

皇帝召集中枢大臣们商议,要在年前立太子。众人自然都不反对,皇帝前面做了这么久的铺垫,也该立太子了。

这人选嘛,自然是当之无愧的宣王了。

等要立太子了,皇帝又开始发愁。这个儿子手里的人太少了,除了一个郑怀瑜,其余基本没什么有实力的辅臣。

五皇子倒不在意,做太子的要那么多有力的臂膀做什么,平白让皇帝堵心。

可这回皇帝的心态不一样了,他身子差,担心自己万一哪天忽然嘎嘣死了,太子力量太薄弱,如何压得住那些老臣重臣。

但不管怎么样,总得先立太子。

腊月中,中枢重臣共议,承皇帝圣谕,翰林院起草,簇新新立太子的圣旨发了出来。

立太子可不是小事情,不光要昭告天下,还要上奏诸天神灵和历代皇家祖宗。皇帝撑着病体,带着新太子把该做的礼仪都做完了,等太子搬进东宫,皇帝又一病不起。

太子新立,皇帝病了,立刻命太子监国,让庄大人和诚王辅佐。

太子和前太子略有区别,前太子在皇帝面前小心谨慎,就知道点头附和。新太子监国,凡事都有自己的想法,有不能拿主意的,他也会去询问皇帝。若是和皇帝看法不一致,他并不会一味附和,会和皇帝讨论,有时候还会争执起来。

皇帝经常被他气得大骂逆子,骂完了又撵他滚,让他自己看着办。

太子虽然在政事上和皇帝总有争执,生活上却十分孝顺,每天都会来陪皇帝吃顿饭,还会交代服侍的人,不许偷着给皇帝吃不能吃的东西。

且新太子做了太子之后,虽然立刻掌了权,却没有特意去提拔什么人,用的都是皇帝的人。皇帝没法,只能自己替儿子打算,把之前在云南、西北陪着太子一起做事的人都略微提了提,又把太子的岳父柳家也提了提,让太子脸上好看一些。

太子对这些一直淡淡的,给他就接着,不给他也不在意。他心里很清楚,现在提拔了,看起来都是自己人。等以后他继承大统了,又要防着亲近的人权力太大。既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不要刻意提拔亲属。

他一再跟皇帝说,朝廷官位,能者居之。德下而位高,朝廷危矣。皇帝气的又把他骂了一顿,老子是为了谁?难道是为了我自己不成!

孙皇后说的一点不假,皇帝就是属驴的,你越和他杠,他越喜欢,就要为你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