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战事落诸方封赏(第3/4页)

韩世梁觉得有些亏,“郑大人,外族人多了,怕我朝民心不稳啊。”

郑颂贤继续劝,“将军,咱们也不是什么人都要,挑那老实的留一些。下官听说,胡人的女奴也不全是胡人,还有许多异族人,这些女子并不把胡地当家。其余的胡人女子,让她们着汉服,说汉化,吃我们的米粮,住我们的屋子,不比整日牵着牛马流浪要好?咱们留一些吧,将军,虽然此次和胡人打仗,但以后也不能说再也不来往了,只有把胡人更多的汉化,才是最好的办法啊。”

韩世梁没时间和他争论,“那就留下一部分,你领回去好生教养,要是犯了错,切勿手软。”

他不傻,这回他自作主张和胡人王庭谈条件,说不定京中有人想参他呢。西北二十万军权,这一仗下来虽然折损了一些,但现在全部归他统领,岂能没人眼红。

郑怀瑜憨了一些,一心为民,和皇家关系好,把他拉进来,总能少几个人参他。

郑颂贤心里也清楚韩世梁的算盘,现在他和韩世梁多少有了些联系,扯是扯不开的,不如继续搅和在一起。五皇子阵前得了皇帝的传位白绫,已经退无可退,他只能跟着五皇子继续一往无前。

西北的和谈很快进入了正轨,朝廷官员来了之后,韩世梁立刻甩手,只管带兵守边,其余的事情一概不管。

与此同时,陆铭也顺利归来。

他先到镐京这边向韩世梁复命,然后只给郑家夫妻留了一句话,匆匆赶回边城。

边城被收回来之后,城里伤痕累累。刘悦蓁躲了几个月之后,挺着大肚子出来了,又迅速和知府太太一起,带着许多妇人们为重建边城而绞尽脑汁。

胡人破城的时候,她被身边的几个护卫强行带走了,换上了破旧的衣裳,在一处破烂的院子里跟着灾民们躲了好久。

护卫说要南下,刘悦蓁不肯。胡人会继续南下,等他们走了,这里反倒是安全的。

她躲着躲着,意外地发现自己怀了身孕。为了孩子,她继续隐藏。因为日子艰难,她刚开始很煎熬,身边的人都在尽全力保全这个孩子。

等胡人彻底被赶到北方,她终于从那个小破院子里出来了。

陆铭到家的时候,家里空荡荡的,他焦急地四处寻找,拉着人就问。

有熟悉的人认出了陆将军,告诉他慧娴郡主正在城里忙活呢,陆铭拔腿就跑。

等他看到刘悦蓁时,只见她插着腰,正大声吩咐人干活,那挺起的肚子十分明显。

陆铭有些发愣,那是三妹吗,怎么肚子胖了那么多?

刘悦蓁的贴身丫头眼尖,立刻喊道,“郡主,将军回来了。”

刘悦蓁一转头,就看到站在不远处发呆的丈夫。他身上又脏又乱,人又瘦又黑,像是从乞丐堆里爬出来的一样。

刘悦蓁高兴极了,急忙奔了过去,“二哥,你回来了。”

陆铭这才确定,这是他老婆。

他紧锁眉头,“三妹,你吃了什么,怎么肚子胀的这么厉害?”

旁边的侍卫们忍不住都笑了起来,丫头连忙解释道,“将军,郡主有身孕了,将军才走没多久就发现了。”

陆铭这才反应过来,他以为自己吃了药,一时半会根本不会有孩子。

他高兴地把手在衣服上搓了搓,“三妹,你,你怎么样了?”

刘悦蓁笑了,“我好得很,二哥,咱们回家吧。”

夫妻两个手拉手一起回家了,二十多岁终于有娃的陆铭回家后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他一会儿担心他之前吃的药会不会伤到孩子,一会儿又担心肚子这么大刘悦蓁能不能吃得下饭,甚至还担心这么大的娃以后怎么能生得出来啊!

陆将军每日操心自己的娃和老婆,连升官的事情都变得没那么让人激动。

朝廷和胡人终于谈妥了,俘虏必须用女奴和牲畜来换,第二,胡人以后每年要向周朝进贡一定数量的良种马匹。这是韩世梁提出来的,要牛羊除了宰了吃也没作用,好马匹可以做种马啊。

胡人也有条件,周朝继续开放边境贸易,不得区别对待胡人。

双方你来我往谈了好久,等谈妥之后,该封赏了。

皇帝这回能顺利回京,全靠韩世梁一力支撑,他丝毫不小气,给他封了个世袭三代的侯爵。

韩世梁接了旨意之后,主动把自己的嫡长子一家打包送回了京城,同时要求皇帝选派其他将领充斥西北军。他做了这么多年的统帅,十分了解做皇帝的性子。现在你好我好,万一哪天觉得我权利大了,岂不是要搞我,干脆你先另外派几个人过来,我不吃独食,这样京城也放心,自己也安心。

韩世梁的乖觉,得到了朝中重臣们的一致称赞,皇帝给韩家赐了府邸,还把韩世梁的嫡长孙女许给了宣王嫡长子。

这个信号顿时让满朝都轰动了起来,韩世梁现在手握兵权,他的嫡长孙女给了宣王嫡长子,他就是妥妥的宣王党了。

明眼人都看了出来,陛下这是在给宣王铺路了啊。

除了韩世梁,西北所有跟着一路挣扎过来的人都有了新的出路。

最高兴的莫过于边巡抚了,他终于可以回京城了!

边巡抚在西北吃了多年的沙子,心心念念就是想回京城,在自己有生之前去六部混个像样的差事,也不枉自己一辈子兢兢业业。

周家倒台后,庄大人重掌吏部,皇帝念在边巡抚此次抗击胡人得力,把他召回来做了个吏部右侍郎。

边巡抚高兴的好悬没飞上天,他终于能离开这个鬼地方了。西北再好,以后留着郑怀瑜折腾去吧,他老了,想回家。

秦西省巡抚没了,自然要有人接任啊。皇帝也不派人来了,着原镐京知府接任秦西省巡抚,原镐京同知接任知府一职。

大家对这个结果一点不意外,人家都是四品知府,只有郑怀瑜是个三品知府,现在做二品巡抚,接任的顺顺利利,除了搬个家,都不用出城。

边巡抚走的时候,大家把他送出了好远。

边巡抚高兴地拍了拍郑颂贤的肩膀,“怀瑜啊,你年轻有为,这秦西,这西北以后就要靠你了。你还年轻呢,不要急着回京,多干几年。西北好不容易富裕了几年,这回战乱,又回到了以前。不过你经验丰富,要不了几年又能恢复了。等我去了京城,有什么难处,只管给我写信。”

郑颂贤拱手,“多谢边大人,愿边大人一路顺利。”

边巡抚笑眯眯的走了。

他一走,郑颂贤和庞世渊立刻走马上任。师兄弟两个一刻都不得闲,秦西省民生被破坏严重,他们必须尽快想办法恢复。不仅如此,皇帝还给他们下命令,继续开通边境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