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新皇帝兄弟情深(第2/4页)

不光是这母子两个,怕是别的儿子早晚也没有什么好日子过。

五皇子一句话,坚定了皇帝的主意,他必须回京。就算和那个逆子打一仗,他也要回去。

五皇子说的一点不假,京城里早就翻了天了。

太子登基后,先忙着抓兵权,然后就是封赏问题。

在周家和他的一群心腹协助下,京城里的兵权已经被他抓了一大半,剩下的也都是墙头草。

至于封赏,太子也丝毫不小气。周大老爷被认命为吏部左侍郎,庄大人不在,他就是吏部第一人了。太子的岳父和他的一堆心腹,全部被安插在了重要的职位上。

然后,他给大行皇帝定了谥号,又封了李太后为太皇太后,并同时封了两个太后。

孙皇后和周贵妃同时被封为太后,然而,孙皇后没有接旨。

孙皇后住在昭阳宫里不出来,让人给太子送了一句话,不见大行皇帝遗体,本宫就是皇后,不是什么太后。

这养母子两个其实早就翻脸了,之前皇帝在的时候,维持着表面的和平,现在皇帝被太子定为死人了,自然不会把孙皇后放在眼里,他让太子妃,哦不,新皇后来劝孙皇后。

新皇后才封了两天,因为孙皇后不肯搬家,她仍旧住在东宫里。

新皇后给孙皇后行礼,“母后。”

孙皇后冷冷地看着她,“恭喜你,飞黄腾达了。”

新皇后赶紧再次行礼道,“母后,儿臣在母后面前,哪里敢说这些话。”

孙皇后垂下眼帘,“说吧,你来有什么事情?”

新皇后斟酌了下语言,“母后,父皇已逝,儿臣与陛下都很痛心,请母后节哀。”

孙皇后倏地睁大了眼,看着新皇后。

她死死盯着新皇后,新皇后因为被孙皇后打压久了,忽然见她这样,心里起了一丝胆怯,“母后。”

孙皇后起身,走到了新皇后面前,劈手抽了她一个嘴巴子,“谁告诉你陛下死了的?太子吗?不忠不孝的东西,陛下还好好的在西北,他就迫不及待的登基了。想让本宫搬家?死了这条心吧,大不了本宫就吊死在这昭阳宫。”

新皇后虽然挨了一巴掌,但她来前就做好了思想准备,知道孙皇后肯定不会妥协,只能继续软硬皆施,“母后,咱们妇道人家,哪里知道外头的事情。六妹妹还小,母后慈母心肠,总要为妹妹考虑。”

孙皇后毫不软弱,“哼,太子登基,早晚本宫母子几个都是个死。既然注定了要死,站着死总比跪着死要体面些。本宫不妨告诉你,你以为你做了皇后就赢了?早着呢,本宫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后,生了嫡长子,还不是这个下场。周家两个妃子呢,本宫就等着看你们再怎么杀个你死我活。”

孙皇后一句话就说到了新皇后心坎了,新皇这回可真是大方,封了皇后不假,周家姐妹两个都封了妃子,周良媛封了贵妃,周昭训封了贤妃,只有孙良娣,现在还是个良娣,仍旧跟着孙皇后一起住在昭阳宫里。

新皇后虽然心里不安,也不能说丈夫什么,毕竟她是靠着丈夫才做成了皇后,她爹之前得罪了孙家,新皇并没有忘记,这回把她爹提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丝毫不比周家人差。

夫妻一体,新皇后又道,“母后愿意住在昭阳宫,儿臣自然不能让母后搬家。儿臣继续住在东宫,等父皇回来了再说。儿臣过来,一则是陛下有命,让儿臣来告诉母后,自从过继到母后名下,陛下就把母后视作亲生母,恭王殿下如今淡泊名利,陛下自然也不会为难他。等六妹妹大一些,满朝俊才,随六妹妹挑选。只要母后接了旨意,孙家舅父就是承恩公了。孙家舅父原就有世袭的侯爵,如今两重爵位在身,这份荣耀多体面呐。”

新皇开的条件很优厚,只要孙皇后服软,承认他新皇的地位,他可以保全孙皇后的一双儿女,还能让孙家继续荣耀。

只要孙皇后点头了,就算回头皇帝真回来了,他也可以说是奉母命。

孙皇后忽然笑了,“你投错了庙了,太后娘娘还在呢,她是咱们家的老祖宗,本宫一个做儿媳妇的,岂能越过婆婆做主。”

新皇后赔笑,“皇祖母又病了,儿臣还想请母后带着我们一起去伺疾呢。”

新皇后的意思是想请孙皇后去说动李太后,承认太子的皇帝名分。祖母和母亲都认了,就算爹回来了,他这个皇帝也能坐稳了。

李太后可不傻,立刻就病了。

她儿子生死不知,孙子夺了老子的位置,她虽然没办法,但可以装聋作哑。

孙皇后再次拒绝,“你回去吧,告诉太子,不见陛下面,本宫不接旨。”

和孙皇后一样硬气的还有刘文谦。

新皇登基那一天,他连去都没去,就在家里喝酒,还把郑老爷也留下了,兄弟两个边喝酒边说闲话。

刘文谦问郑老爷,“大哥,你可要辞官?”

皇帝成了死人,刘文谦现在喊郑老爷又恢复了以前的称呼。

郑老爷喝了口酒,“辞官也行,俸禄又少,天天受气。我年纪也不小了,老三做到了三品,要是以后形势不好,我们一家子的前程有限,不如辞了算了。”

刘文谦哼了一声,“大不了就是打一仗,皇兄手里有二十万军队,怕个球。太子就算把我们都挂在城门口,皇兄估计也不会手软。”

郑老爷低声道,“不好这样说陛下的。”

刘文谦有些不满意,“要不是他糊涂,哪里有今日。儿子们争来争去,他还总是睁只眼闭只眼,这下子好了。你说他好好的待在京城不就好了,非要出去。要是他早些年就把太子定了,大皇子哪里会惊慌失措昏招频出。嫡长子不立,立个庶子,还过继给皇后,打量别人都是傻子。”

刘文谦说起皇帝来是一肚子牢骚,郑老爷不好附和,只能默默听着。

太子登基三天了,他还不去上朝,立刻有御史弹劾他,诚王目无陛下,肆意妄为。

刘文谦也不辩解,随便吧,你们爱怎么样怎么样。

这一天,刘文谦正在家里歇着,忽然家里来了几个人。他慢腾腾起身,带着郑老爷一起去了前院。

为首的是新皇身边的内侍,旁边还跟了一队侍卫,侍卫首领正是铁杆的周家党。

内侍传了新皇的口谕,着诚王进宫觐见。

刘文谦问道,“陛下回来了吗?”

内侍被噎了一口,“王爷,大行皇帝尚未回京,这是陛下的口谕。”

刘文谦双手背在身后,“本王的王位是皇兄封的,皇兄生死不知,本王无心当差,请转告太子,等皇兄归来,本王必定立刻回去当差。”

内侍立刻呵斥他,“王爷慎言,陛下已登基,王爷不可不敬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