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说亲事满月之礼(第2/5页)

郑颂贤想了想,“那我睡那边的塌上,我虽然不会照顾孩子,学一学也能学会了。”

钟妈妈有些为难,让郡马照顾孩子,外头人岂不是要把郡主府的丫头婆子骂死了。

刘悦薇吩咐钟妈妈,“妈妈,你把郡马的铺盖拿来,铺在那边的塌上。不让他帮我们照顾孩子,他才做了爹,想离孩子近一些。倒是妈妈,您这么大年纪,地铺打厚些,别受了凉。”

钟妈妈笑,“郡马真是天下难得的好父亲,多少年轻男子做了爹,见孩子整日不是屎就是尿,恨不得离得远远的,郡马倒主动往孩子身边凑。”

等铺盖卷来了,郑颂贤囫囵躺下睡了。夜里孩子又醒了两次,第一次郑颂贤看着钟妈妈给孩子换尿片,第二次他上手换了一次,虽然有些歪歪扭扭的,好歹也能用。

第二天天还没亮,魏氏带着刘悦妍一起过来了。

母女两个一进门,郡主府里的人纷纷行礼。魏氏一路笑着点头,直奔正院。

郑颂贤才刚起来,正在看孩子吃奶呢,他觉得小娃儿真神奇,这么大点,就知道要吃奶。

听说岳母来了,他赶紧出门迎接。

“母妃,姐姐。”

郑颂贤还没来得及行礼,魏氏摆手,“莫要多礼,带我去看孩子。”

刘悦妍开玩笑,“贤哥儿,恭喜你呀,做爹了!”

郑颂贤笑,“多谢姐姐。”

到了产房门口,魏氏放慢了脚步,悄悄进去了。

刘悦薇小声叫了一声娘,魏氏笑着点点头,然后低头看了看孩子,满眼欢喜。

魏氏忽然心里感慨万千,当初她生了三个女儿,等三丫头出生时,除了他们夫妻疼爱,如汪氏等人都当三丫头不存在似的。大丫头说婆家时,还有人到万氏身边叽咕,说她连生几个女儿,女儿以后肯定也生不出儿子。要不是万氏自己坚持,闫老爷当时都有些犹豫。

魏氏一句话没说,等娃儿喝过了奶,女儿把外孙哄睡着了,她才开口说话。

“你身子怎么样了?伤的重不重?胎衣都出来了吧?”

刘悦薇点头,“娘放心,我顺利的很。”

魏氏看了眼郑颂贤,“贤哥儿,你先出去。”

把女婿赶出去之后,魏氏查看了女儿的伤口,又看了看底下的厚褥子,和刘悦妍道,“你妹妹这孩子生的顺利,是个好孩子。”

刘悦妍又问,“妹妹有奶没?我听说你找了奶娘,是不是要让奶娘带孩子?”

刘悦薇摇头,“我自己整日无事,自己带吧,有钟妈妈给我帮忙呢。”

魏氏点头,“也好,孩子都是这样,吃谁的奶和谁亲。奶娘留着做个样子也就罢了,莫要让她近孩子的身。”

娘儿几个说了许多孩子的话,魏氏嘱咐刘悦薇,“你快睡一会儿,等会儿孩子醒了你就睡不成了。”

出去后,魏氏把林檀姝和钟妈妈叫了过来,嘱咐了许多事情,又问了洗三礼的安排。

见女儿家里色色妥帖,魏氏又带着刘悦妍回去了。

回到家,魏氏就催促刘悦妍赶紧搬家。太后年前就发话让她搬家,刘悦妍想赖也赖不成了,只能开始收拾东西。

郡主府那边,长乐郡主生了个儿子,郑颂贤亲自去各皇亲家报喜。很快,宫里的李太后也知道了。

孩子洗三那一天,亲近的堂兄弟姐妹和叔伯们都来了。魏氏想着林檀姝毕竟是个小辈,她一大早过来坐镇,帮着招呼客人。

因是洗三,人也不多,男女各摆了三桌。

酒席由林檀姝操心,魏氏陪着妯娌和侄媳妇们说话,刘悦妍和诸位堂姐妹们说话。

魏氏抽了个人少的时候,和章郡王妃搭话,“四嫂,我多嘴问一句,你家里老七,可说了媳妇了?”

章郡王妃心里顿时有谱,老五家的可能是想说媒了。

章郡王妃道,“还没呢,不瞒弟妹,这孩子读书虽然用功,但不像长乐家的侄女婿那样有天分。我家王爷说准备让他走武科,这些日子开始天天跟着师傅们练功夫,功课也没丢下。我家王爷说,光会动拳脚,跟守城门的也没区别了,还要学兵书,要做就做将领。老七小小年纪,倒能耐得下性子学。”

魏氏夸赞章郡王妃,“还是四嫂贤惠,家里的孩子都照看的很好。”

章郡王妃道,“我们王爷身边的人也不多,这孩子生母早逝,我见他们姐弟两个怪可怜的,接过来养了几年。倒是个知恩图报的,汉阳每常做了针线孝敬我,老七也天天来请安。”

魏氏继续夸赞,“四嫂真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贤良人,我知道四嫂把老七当亲生的看,所以才来跟四嫂讨两句话呢。”

章郡王妃眯着眼睛笑,“怎么,你这做婶子的想给孩子说个什么好姑娘?我可说好了,像你这么泼辣的,我不要。”

魏氏哈哈笑了,“四嫂真是的,我这样泼辣的,可着满天下也没几个。四嫂看我家里几个丫头,哪个不乖巧听话。”

说完,魏氏声音变小了,“想必四嫂知道,我家王爷原来在青州,有个结义兄长的事情。”

章郡王妃点头,“我听说过两耳朵,我家王爷还说,五弟和那郑大人虽非亲兄弟,多少亲兄弟也比不过呢。”

魏氏感叹道,“可不就是,四嫂不知道。当年我家王爷初初开了个布庄,没几个月就赔了个底儿朝天。养母亲生的兄弟急忙跟我们分了家,倒是这个义兄,卖田卖地支持我们。四嫂再看长乐的夫婿,我这个女婿好不好?”

章郡王妃呸了她一口,“知道你有个解元女婿,还来显摆,让我眼气。”

魏氏笑道,“四嫂莫生气,我说的不是旁人,这姑娘就是长乐夫婿的亲妹妹,郑大哥的女儿,我从小看她长到大的,真是个不错的孩子。我这义兄一家子,最重一个义字,我们两家,如今虽然身份不同了,情分却丁点没变。我和四嫂好,又看四嫂对老七好,长乐和汉阳也能玩到一起去,所以才动了这个心思。”

章郡王妃不再玩笑,沉吟片刻道,“我也不敢一口应下弟妹,等我回去和我家王爷商议商议。”

魏氏道,“四嫂,我打开天窗和你说亮话。论门第,我这义兄比四嫂家里差了十万八千里,但孩子是不错的孩子。”

章郡王妃连忙道,“弟妹说笑了,我家王爷虽然有个郡王爵位,但从来没有门第之见的,更别说如侄女婿的父亲这等重情重义之人。”

魏氏打住话题,“我就是递个话,说媒说媒嘛,四嫂和四哥商议,能成就成,不能成也不碍事,天下的好姑娘好儿郎多得很,这姻缘,不光看好赖,还要看缘分的。”

章郡王妃心领神会,二人继续说别的闲话。

当天夜里,章郡王听说此事后,摸了摸胡徐,“老五在青州和他义兄的事情我知道,老五能绝食救此人,可见二人情分是不错的。此人重情重义,养的孩子自然不差。这会子郑家门第是低了些,但老七是庶子,侄女婿早晚会中进士,到时候也说不上谁配不上谁了。我这里是没意见的,就看老七自己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