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矛盾(第2/2页)

薛夷光对着葛庚两人道谢,之后又翻看起其他学各种技艺的姑娘的功课,她不觉得学手艺不需要读书,相反无论是什么人都应当读书,只有书籍中才能获取和记载各种最顶尖的工艺,只有书籍才能传承这些工艺,当然薛夷光对这些姑娘的要求就不是学什么四书五经做各种策论文章了,而是选择让这些姑娘学习更多的理工科的书籍。

这个时代不是没有理工科的书籍,从被并入到《周礼》中的《考工记》到北魏的《齐民要术》,再到后来的《营造法式》,更不要说各种算经,先人的智慧是伟大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

当然要找到精通这些的夫子更难,最起码薛夷光是找不到的,她还是拖了太子才找到一些,当然这些人都是分开的,比如教授铸造的夫子费应就是原本在兵部的器械局打造兵器的。

看着薛夷光翻看自己学生的工科,费应笑道:“我这里就简单多了,就这么两个学生,虽是姑娘家,但是也不娇气,抡锤打铁也是不带含糊的,当然这识字上慢些,但到底都是喜欢这一行,脑子转得也比我这个师傅快,郡主给我们提供的一些想法我们也在逐渐摸索,她们两个反应快,也敢做,是个好苗子。”

费应说完后,另一边教刺绣的女夫子任氏也道:“我这边也一样,这些女学生也都肯下功夫学,针线活儿她们本来就会,只是咱们这刺绣也不止要会缝缝补补,这也要描样,要想绣的好,这丹青也是要会的,不要多精通,但也不能一点都不会,许多姑娘在这方面欠缺,但也都愿意下功夫去学,还算是不错。”

其他几个教授技艺的夫子也都这么说,薛夷光听后点了点头,她看出来了,学院主要的问题还是出现在做学问考科举的那批学生上。

这个时候贺氏皱眉道:“郡主,学院中还有一个问题颇为严重。”

“什么问题?”薛夷光示点头道:“您但说无妨。”

“学院中一些学生看不起另一些学生,比如这做学问的看不起学手艺的学生,甚至一些学生都形成了派系,若是不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以后会越闹越大,影响学院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