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第2/2页)

——因他担心《妄想症》不符合矮脚鸡的出版风格,在写第二版企划时其实做了相应的改动。《妄想症》或许不会上畅销榜,可是《邪恶之花》是有这种潜力啊!其实完全可以用《妄想症》来给后者铺路。

喜欢后者的不一定会喜欢前者,但是喜欢前者的,大概率都不会拒绝《邪恶之花》,两本书都签下,出版社也不用担心哪本书给哪本书做嫁衣,反正利润都是他们的。

同样在宣传《妄想症》方便,他给的方法也很天马行空。

喜欢《妄想症》的属于小众人群,随着网络的兴起,其实越小众,越能在网络上找到他们的聚集地,完全可以在那里进行宣传,反而不需要利用兰登书屋庞大的线下书店宣传。

出版业是传统行业,考虑到他们对网络不太熟悉,他在递交企划的时候,还附录了一些网络调查分析报告。

所以打动他们的不止是书稿,还有这份罕见的联动,还带着网络营销的图书企划。

他们喜欢有天赋才华的作者,同样也十分喜欢这样有想法的年轻人。

随着《妄想症》进去印刷阶段,布莱迪开始了第一步宣传——去那些CUIT电影狂热者聚集的地方用圈内人的口吻告诉他们,有一本风格异常,剑走偏锋的小说要出版了。

布莱迪笃定,在这个圈子里,《妄想症》一定会大受欢迎。

他们就爱这样的类型的书,越小众,越独特,他们越热爱,同样的,因为这样类型的书少,写的出色的作者更少,他们的死忠度很高,只要最终和他们口味,他们完全可能成为这个作者的死忠粉。

他也不得不感慨,是网络让分散在各地爱好独特的人聚集在一起,正是因为这样,才能做到这样的精准宣传,网络真的神奇啊,以后不知道还会有什么变化。

这个想法在他脑中一闪而过,没有细想,继续把重点放在了图书宣传上。

他的第一步宣传很成功。

在他发的帖子下面都在询问。“叫什么名字?”“真的有那么好看吗?”“你是怎么得到的消息?”在回复了《妄想症》的名字后,布莱迪笃定的又回复了一个帖子,“是的,就是有那么好看,看完之后恨不得亲自见到作者,问问他是怎么写出来这样的文字。”

他买来的这个账号在这里发帖了好几年,并没有什么黑历史,看他说的这么信誓旦旦,果然吸引了许多人的好奇。

“《妄想症》对吗?我记住了,等着它上市,买来一本看看。”

“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挺酷的,有点期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