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9章 奏折(第2/2页)

高公公揣摩圣意,他不想说这种话,但到了这个时候,这种话总得有人说,他犹豫了一下,道:“陛下,不如……”

“不行!”李世民连连摆手,道:“朕如何能做这种事情,李牧不同于常人,不可,不可!”

高公公长出了口气,道:“陛下圣明。”

李世民又感叹了一会儿,让高公公把东西撤了下去,拿起了桌案上的奏折。奏折这东西,每天批阅完了一堆,第二天保准又是一堆,总也没有个尽头。李世民当了几年的皇帝,就能理解自己的父皇当了皇帝之后便开始骄奢淫逸了。

皇帝这东西,想要当好,是真的累。但是反过来,就非常轻松了。把事情交给旁人做,自然有的是时间玩乐。但这也等于是把权力交了出去,李渊当年是交给了儿子,文官交给李建成,武将交给李世民,最后出了事情,也是自己儿子得江山。李世民可不敢这么干,他的太子才十二岁。他若把权力交出去,也许过不了几年,天下就改姓了。

所以不管情愿不情愿,他还是得每天‘做作业’,不把这些奏折看完,他就什么也别想干。

“这魏征……”李世民拿起一份奏折,眉头拧了起来,道:“怎么哪儿都有他!修路的事情,他也要掺和,真是烦死人了!”

高公公在旁边瞄了一眼,心里也是跟李世民一样的想法。这奏折上写,山东距离长安遥远,道路崎岖不便,正好太原要修一条到长安的路,那不如就此机会,修一条从扬州到太原的路,把两条路接上,这样山东到长安也就近了。

话说得倒是没毛病,但李世民岂会看不出魏征的意思?一定是看到修路有利可图,山东士族坐不住了,也想分一杯羹了。

这种国家大事,高公公一向非常有分寸,从来不多说话。李世民也没指望他,自言自语道:“这一个个的,看着利益就像草原上闻着鲜血的野狼,眼睛都是绿的。辅机如是,魏征也如是。哪有什么贤臣风骨,朕如今算是见识了!”

李世民恨恨地咬了咬牙,拿起羊毫笔,沾满朱砂,直接在魏征的奏折上打了一个叉。

“去,着人送到御史台,告诉魏征,让他断了这个念头!山东士族与朕离心离德,朕断不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