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七十年代知青(06)(第3/3页)

此时,回到家里,除了许媛媛,几位女孩子都去用热水洗澡。

房间里,许媛媛用取下一块腊肉,用热水丝瓜瓤刷的干干净净。

反复清洗,两男知青在两厨房的大灶前再次烧热水。

坐在铁炉子前,许媛媛已经开始做菜。

早早就泡好的干豆角,已经洗好备在一边。

还有土豆,以及大白菜。

炒一个大白菜,再用一部分腊肉炖干豆角,一部分腊肉屯土豆。

三个菜,六人够吃了。

腊肉的香味在四周飘散,不远处的院子也闻到了,那一群人吞咽着口水。

有一位老爷子坐在暖乎乎的炕上,说道,“知青院在做好吃的,腊肉。”

“好久都没有吃到肉喽!” 边上一位穿深蓝色外套的老爷子感叹道。

“还吃肉,能活着就不错了。”一直耷拉着脑袋打瞌睡的老爷子插过来一刀。

“唉,是啊,活着就不错喽。”炕上第四位老爷子也开口说道。

“你们说是谁在做饭?”有人开启美食新话题。

“你闲的吧,猜这个?”某位老爷子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无聊。

“就是闲的啊?你不闲啊?”穿深蓝色外套的老爷子也鄙视刚才翻白眼的老头子,装什么装,你不闲啊。

几人抬杠起来。

就为了争论美食相关的问题 ,谁做的呀,腊肉炖的什么呀,味道咋样啊。

他们也吃不到,但争的一塌糊涂。

远在千里之外的香城,有一家小夫妻俩也做了腊肉。

楼道里香的呢,不只是楼道里香 ,是整栋楼都能香的那个让人嘴馋。

药厂新建的宿舍楼有几栋,每栋都是四层。还是以前的那种样式,横排,一排有整整九户人家,中间三户,两边各一个楼梯口,一边三户。

一共九栋楼,有四栋楼的职工不需要花钱买房子,凭工龄分配,毛坯房自己装修。

还有五栋是自己花钱买的,只要是正式职工,花钱就能买,房屋全部简单装修过。花钱没花钱的都一样的水电暖气进屋。

米建国夫妻俩手中的存款加上借了些钱,买了一套边户(边户大一些),虽然是边户,但价格差不多,多不了多少。

两房两厅一厨一卫,变成了三房两厅一厨一卫,虽然有个房间小点,但也是能睡下一个成年人,也有个窗户,还不挡家里任何一丝阳光。

这是隔出来的一间小房子。

只能放下一张一米五的床,还有在角落里能放下一张小小的书桌,一把椅子。

有了房子,米建国与王萍的心瞬间定了下来。

小妹说的对,咬咬牙,过几年苦日子不怕,有了自己的房子,一切都有了。

外面宽阔走廊上还有几个三个自来水池子,方便大家洗洗手,早上起来刷牙,洗洗拖把。

总之是方便大家的。

别看水电进了家,但是大部分人家都孩子多,早上水龙头忙不过来。

这不,有些人家省水钱,不忙的时候也在外面洗菜啥的。

有人闻到小王家里飘出来的腊肉香味。

几人在一起洗菜,都在议论,“小王命好,遇到一个不错的小姑子,农村那么苦还记得给哥嫂寄腊肉腊鱼来。”

蹲在一边的黄大姐个感慨,“是啊,瞅瞅我家的那个,下个乡,月月来信哭穷,不是要钱就是要票要吃的。真是不能比?”

“那怎么比,小姑娘那么一点点就没有了亲妈。在后妈手底下讨生活,白眼都不知道挨了多少。从小就知道日子苦,学会了体谅学会了自立,你家的孩子不说娇生惯养,至少没有像小姑娘那样吃过苦。

吃过苦的孩子更懂事,孩子太懂事的,大多数都是苦水里泡大的。那都是苦日子捱过来的。

哪能比啊?”

“对,是这么个理儿。你这么一说我心里好受多了。哪怕我家那混小子不懂事,一直嚷嚷着家给寄这样寄那样,但我还是希望他少吃苦。”

几人呵呵乐呵着,坐在门口的男人们,各自唠嗑侃大山。

米建国在客厅忙活着,今儿是妻子王萍的生日,王家人来吃饭。

明天刚好周末休息,小夫妻俩商量就不去外面国营饭店吃饭,就在自家做。

家里有小妹寄回来的腊肉腊肠腊鱼,过年的时候吃了两顿,大年三十一顿,还有招待王家人吃了一顿。

过年前腊月二十三小年才搬进来的新家。

消耗也不多。

年后,夫妻两忍着一直没有把腊肉香肠腊鱼做来吃,就是因为王萍的生日要招待客人。

米建国在忙,外面的门被敲响,是隔壁邻居,去邮局领包裹,顺带帮米建国也领个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