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第2/4页)

“一心弄权,中伤忠臣,留其何用!”

赵福见他脸色沉郁,心底一动,看来经过这么多事,左相终是失了圣心,若不是为了靖安侯府,陛下必不会再容忍。

“陛下,老奴已经把她带来了。”赵福小声禀告,嘉宁帝摩挲着扳指,眼底微微一动,扬声道,“让她进来。”

不轻不重的脚步声响起,一道人影走进上书阁,跪在嘉宁帝不远处,“承恩见过陛下。”

嘉宁帝抬首,眼睛一闪,“你原本唤什么?”

数月不见,帝承恩去了一身矫揉造作的娇弱,冷漠安静了许多,眉宇间也多了狠厉怨愤,只不过这一抹阴暗的情绪藏在眼底,不易轻易察觉罢了。

“罪女没有名字,得陛下赐名,就唤承恩。”帝承恩抬首,目光灼灼。

“你可知为何你犯了欺君大罪,朕还是饶了你一命。”

“罪女不知。”

“因为你够狠,皇宫的刺杀案和化缘山帝梓元遇袭都是你和左相的手笔吧。”嘉宁帝望向神色惊讶的帝承恩,缓缓道,“这几月,你以为朕在别苑只是休养不成?”

“承恩大罪,当初罪女一念之差,犯下大错,请陛下恕罪。”

“朕能放过左相,自然也能放过你。帝承恩,朕问你,你如今仍是想做帝家人,还是……”

“罪女誓死效忠陛下。”帝承恩猛地埋首,声声恳切,“陛下,罪女这些年只是以帝家女的身份被困于泰山,对帝梓元之事皆不知情,否则也不会成其弃子。罪女如今得陛下开恩保全性命,只愿报陛下天恩。”

数月前她还是即将嫁入东宫的太子妃,何等尊荣。如今她只是个受尽天下人耻笑的替代品。这些日子她被困在深宫小小的院落里,冷落凄凉,这一切全拜帝梓元所赐。

“朕相信你不知帝家之事,朕饶你一命,给你一次机会,等会你便收拾东西,去东宫吧。”

帝承恩倏地抬头,“陛下?”

“朕把你赐给太子,从今日起,你就是东宫的孺人。”

孺人位份虽低,却也是东宫的主子,帝承恩眼底带着惊喜,“谢陛下洪恩,陛下可要承恩做些什么?”

“做朕在东宫的眼睛。”嘉宁帝淡淡吩咐:“从今以后,你的姓便免了,就唤承恩便是。”“是,陛下。”“下去吧。”嘉宁帝摆手,帝承恩又行了一礼,退了下去。

待上书阁外脚步声走远,赵福才开口道:“陛下,帝承恩毕竟是帝家当年选中代替帝梓元的人,她真的可信?”

“此女之狠、之能忍远超一般人,把她放在东宫,日后定有用处。即便用不上,只要有她在,以帝梓元的心性,必不会再在太子身上多用心,朕也可少些担忧。”嘉宁帝沉声道,突然低低地咳嗽起来。

赵福急忙上前,替嘉宁帝拍打后背,递上药丸让他服下,半晌后上书阁的咳嗽声才止住,赵福望着脸色微白的嘉宁帝,叹了口气。帝家的重新崛起、小皇子的夭折、太后的薨逝,到底让陛下受了打击。而且这几月来,陛下频繁召见当年在军中的老臣,赐下不少恩旨给各地封疆大吏,为的便是稳固人心,免得这些人偏向帝梓元,动荡朝堂。

一顿忙乱下来,虽在别苑调养数月,身子却大不如前。

“陛下,您还是要听御医的,好好养身体,大靖的江山还要靠陛下撑着才行啊。”赵福劝慰。

嘉宁帝摆手,“放心,韩家江山一日不稳,朕绝不敢去见太后。”

嘉宁帝沉冷的声音在上书阁内低低回响,渐不可闻。

冬日渐过,初春来临。

京城内新春融融,安宁睡到晌午,起来后一如既往准备去赌坊里大杀四方,哪知在小院外遇见了踟蹰不进的施诤言。她顿了顿,掩下眸中异色,笑着上前,“你今日怎么来了?”

帝家之事后,施诤言前段时间常入宗人府探望安宁,不过东骞的婚书送到京师后,他便常闭于府,甚少入公主府了。

施诤言看见安宁,瞥见她面上爽朗的笑意,微一沉默,道:“安宁,我准备向陛下递折子回西北。”

安宁顿住,脸上的笑意不经意浅了浅,低头,“是吗?等定下日子了我去送你。”

如果不是要等她一起回西北,施诤言述完职后,早就回去了。

“我们一起回京城,自然也要一起回西北。安宁,我打算上书陛下,求娶于你。”

温厚舒朗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安宁猛地抬眼,直直朝施诤言望去。

年轻的少帅破天荒的有些紧张,不自在地别过眼,“我攒了这些年军功,求娶当朝大公主,陛下应该能看得上眼。”

安宁望他半晌,突然大笑出声,推了推他,一派豪气,“诤言,我知道你怕父皇将我远嫁东骞,才会好意帮忙。放心,如今靖安侯府崛起,父皇可舍不得失了一个骁勇善战的皇家统帅,他不会把我嫁到别国的。”

“安宁,我不是因为……”施诤言神色罕见地急了急,却被安宁打断。

安宁望着他,神情郑重,“诤言,如今东骞递来国书,这个时候你若求娶于我,定让东骞国颜面大失,你必会成为朝臣参诘的对象。施家手握重兵,一直是左相的眼中钉肉中刺。施老将军守了一辈子西北,刚正不阿,你别为了我,毁了施家一门清誉。”

施诤言是施家独子,将来必接老将军的帅旗守护西北。他一直谨言慎行,从不介入朝政之争,这次肯为她做出这个决定,已是极不容易。

见施诤言还要开口,安宁拍了拍他的肩膀,释然地笑了笑,绕过他朝府门走去。

见她走远,施诤言沉默地立在原地,半晌未动。

出了府门,安宁揉了揉笑得僵硬的嘴角,叹了口气。她一个人百无聊赖在街上逛到暮色渐临,突然一辆马车从街道另一头驶来,停在她不远处。

安宁抬首,眉色一敛。握着马鞭的苑书咧着嘴笑,朝她使劲挥着手。安宁凝着的表情无可奈何地松动起来,那么聪慧的一个人怎么就养了这么个傻二缺的丫头。没瞧见她正不爽,也不想见着帝家的人吗?

马车布帘被掀开,帝梓元一身茶白晋服,靠在马车里,朝她望来,“天色正好,不如一起去翎湘楼坐坐?”

自仁德殿后,三个月来,这还是安宁第一次见帝梓元。

她不再是任安乐,陌生的脸,却是熟悉的神色。望着她眉间一如往常的坦荡温煦,安宁哼了一声,一副鬼心肠比谁都狠,居然还装成没事人,邀她逛青楼!

安宁缓缓走到马车前,一跃跳上了马车。

“公主,您慢点。”苑书眯着眼笑,话还没完,布帘已经被人从里面放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