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2/2页)

裴沾是何等心思,瞬间便明白任安乐话里的深意。

这两日寻他的勋贵朝臣定不会少,他官职不高推脱不得,皇帝虽将破案之权交给他,但定会遣暗卫监视,他留在大理寺也可少了闲言碎语,只不过……任安乐的提议太过突然,他还未来得及和左相商讨……

“裴大人可是担心相爷。”任安乐又凑近几分,低声道,“不过两日光景此事便可解决,大人这么做对相爷百利而无一害,相爷不会怪罪大人。再说……陛下若知道大人此举,龙心必定甚悦。”

有什么比讨一国之君的欢心还重要,裴沾连连点头,手一挥:“任大人所言甚是,这是本官的令牌,任大人拿去,我在大理寺等大人的好消息。黄大人,这两日你尽力协助任大人处理好此案,待后日堂审后本官便将结果面呈于圣上。”

裴沾说完,便朝后堂而去,神情一派轻松。

内堂里只剩下黄浦和任安乐两人,堂里安静得瘆人。

良久,才听到黄浦压着怒意的声音:“本官久闻大人在晋南的威名,素来以为大人虽是女,亦可堪比堂堂男儿,今日才知大人确实名不虚传,土匪便是土匪。任大人,你可知清贫学子十年寒窗落榜是何滋味?家中老父殷殷期盼却落得如此结果又是何等悲凉?”

他站起身,未待任安乐回答,拂袖走出了内堂。

任安乐站在堂中,耳边黄浦沉重的脚步声已渐不可闻,她把玩着裴沾留下的大理寺卿令牌,勾了勾嘴角,突然开口:“苑书。”

话音刚落,一身劲服的苑书便出现在内堂角落,皱着眉抱怨:“小姐,这黄大人真不识好歹,您这是在保他,若不是您揽过了这件事,他还指不定怎么倒霉呢。”

“他是个好官,大理寺少不了他。”

任安乐沉声道,眉宇难得肃穆,她把令牌朝身后抛去,苑书一把接住。

“关押的三个考生中有两人身份不高,只是六品小官之子,不需要查。另外一个名唤吴越,其父乃户部右侍郎吴垣,此次户部尚书之子杜庭松也在应考之列,你去查查,这里面肯定有问题。”

“是,小姐。”苑书颔首,消失在内堂中。

当了甩手掌柜,任安乐拍拍屁股离开了大理寺。回任府的马车上,苑琴捧着一本鲁派画集笑吟吟地望着她:“小姐,您不是最爱惜您这条命的,怎么这次尽往浑水里蹚?”

任安乐伸了个懒腰,靠在软枕上,打着哈欠道:“谁叫温朔那小子也掺和进来了,他是韩烨的心头肉,若是有个什么好歹可怎么得了。我这次帮了他,他总会记着我的好不是?”

说完,任安乐一闭眼开始呼呼大睡。

苑琴苦笑着摇头,掀开马车布帘,瞥了一眼热闹的京城大街,复又抱着画集琢磨起来。

左相府内堂。

左相铁青着脸怒视跪在地上的嫡子,手扇到了青年脸边,生生忍了下来:“孽子,我是怎么交代你的?你居然给我惹出这种祸事来!”

青年脸上满是惶恐:“爹,你要救救我,庭松和我素来交好,我见他日夜为科考发愁,一时不忍才会把题目告诉他。我说过让他千万不要把题目告诉别人的,你相信我,我真的说过!”

“你吩咐过有什么用,如今科考试题流散考生之间,不是他露了口还有谁!”

“爹,我真是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姜昊伏倒在地,冷汗直流。

左相到四十来岁才得了这么一个儿子,捧在手心里长大,事事皆顺其心。可惜姜昊自小性子绵软,功课也非拔尖,所以这次秋闱会考他才会替儿子把试题提前弄了出来,却不想他竟因一时心软惹出大祸。

“昊儿,你先起来。”到底是疼得跟命根子一样的儿子,左相叹了口气,拉起青年,沉声问,“你把试题给杜庭松之事,除了你,还有谁知道?”

“没有别人了,儿子是悄悄给他的,绝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你回房里去,这几日不要出府,其他事爹来解决。”左相摆手,神情微沉。

“爹,陛下如此重视此事,若是查了出来……”姜昊仍是面色惴惴。

“怕什么!”左相轻喝,“昊儿,爹不会让你出事,无须担心,回房吧。”

姜昊颔首,低头出了内堂。

左相坐在内堂沉吟片刻,甫一抬首,眼底现出几分狠厉,招手道。

“来人,去把杜大人请过来,就说本相有要事相商。”